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流感诊治的几个误区

流感诊治的几个误区

曹彬

天气渐凉,又到了流行性感冒高发季节。流感的危害较普通感冒大,尤其是对于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来说,如果治疗不及时,流感常会引起非常严重的后果。因此,人们对于流感应有一个正确的认知,以便及早发现,及早治疗。但在临床中我们发现,人们甚至一些医务工作者对流感都有些错误的认识,这些认识误区常导致病情的延误。

误区一 流感是“流行起来”的感冒

普通百姓通常认为流感和感冒是一种病,流感只不过是感冒流行而已,因此对流感不重视。其实,流感(influenza)是流感病毒引起的主要累及上呼吸道的全身性疾病;感冒(common cold)主要是由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腺病毒、冠状病毒和副流感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

通过以下几项内容,我们就可以看出流感和感冒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疾病。流感是丙类传染病,感冒不是传染病;流感有明显季节性(中国北方11月~次年3月为流行期),感冒发生季节性不明显;流感多高热(39°C~40°C),可以伴有寒战,感冒不发热或轻、中度热,无寒战;流感发热持续时间为3天~5天,感冒为1天~2天;流感全身症状重,有头痛、全身肌肉酸痛、乏力,感冒很少或没有全身症状;流感可以出现中耳炎、肺炎甚至脑膜炎或脑炎等并发症,感冒的并发症很罕见;流感病程为5天~10天,感冒为1天~3天;流感病死率较高,死亡多是因为流感引起患者原有疾病(如肺病、心脑血管病等)急性加重所致,而感冒病死率较低。

需要提醒的是,病人到医院就诊,即使症状非常像流感,医生却很难马上下流感的诊断,因为确诊流感需要从呼吸道标本中鉴定出流感病毒,而目前很多医院在诊室里完成不了这样的病原学诊断。通常,如果病人体温(腋下温度)高于38摄氏度,同时伴有至少一项呼吸道症状(比如咽痛、咳嗽等),可以下“流感样病例”的诊断。如果想要进一步确诊,可在病人同意的情况下,由医生或护士采集其鼻咽分泌物,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做流感病毒检测。病人可以留下电话等联系方式,等待检测结果。

误区二 输抗菌药治流感会好得快

许多人认为患流感后,输点液会好得快些。所谓输液治疗,无非是输抗菌药物,但是我们都知道,流感是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而抗菌药对流感病毒根本无效。北京朝阳医院曾调查了将近500例“流感样病例”,分析用抗菌药和不用抗菌药的病人的病程和转归。结果发现:用抗菌药的患者平均退热时间是2.9天,而不用抗菌药的退热时间是2.4天;从呼吸道症状的缓解时间来看,用抗菌药组平均5.4天,不用抗菌药组为4.1天;从费用上说,用抗菌药组的平均花费是193元人民币,不用抗菌药的花费只有107元人民币,有显著性差异。也就是说,因为“流感样病例”就诊的病人如果输抗菌药要多花近1倍的钱,但是并没有得到益处。

为什么明知输抗菌药没有用还要用呢?这有两方面的原因:一个原因来自患者和家属,认为只要是感染,用抗菌药就管用;另外一个原因来自医生,由于目前医患关系比较紧张,医生担心万一病人不是流感,而是普通细菌引起的肺炎或其他细菌感染,不用抗菌药会不会延误病人的病情?因此,在病人的强烈要求下也就半推半就“乐得”开抗菌药。因此,作为一个聪明的病人,应该多问医生几个“为什么”,而不是一上来就要求医生给输抗菌药。

误区三 期望当天就退烧

经济发展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可是人们(尤其是大都市)的生活节奏加快了,生活压力也增加了。不仅仅是职场上的白领们,甚至中小学生的竞争压力也很大。在流感流行季节,一旦患上流感,应该以什么样的心态对待这种疾病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在门诊,经常可以看到焦急的家长带着患流感的孩子来就诊,而且一天内两次、三次到医院,为什么?原因很简单,怕耽误学业,非常希望医生一天内就把病给治好,最好一天的学习都不耽误。还有一些白领患上流感,也是希望当天退烧,晚上再坐飞机出差。很可惜,这种心理预期往往不能满足。因为目前医学上还没有治疗流感病毒的灵丹妙药,流感的康复要靠人体的自我修复。流感病人发热持续3天~5天是正常的,当天退烧反而不好。患上流感,最好的治疗办法就是保证充足的睡眠和营养,患者应该用一个比较平和的心态来对待流感,在家里耐心休息,让流感静静地来,悄悄地走。实际上,我们仔细想一想,患上流感本身就说明我们一段时间以来身体状况不佳,我们应该聆听一下自己身体发出的“声音”。生病了还强迫自己的身体超负荷工作,是一种不不责任的“恶性透支”行为。如果懂得这个道理,就不会出现许多人为求“速战速决”而挤到大医院里输液的情形了。

(作者为北京朝阳医院感染和临床微生物科副主任医师)

猜你喜欢

  • 对中医治糖尿病并发症研究的思考

    梁晓春 北京协和医院中医学对糖尿病(消渴病)的认识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消渴”病名及病因病机的理论首见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消渴病的准确定义出自《古今录验方》;辨证论治形成于《金匮要略》;证候分类始于《诸病源候论》;三消分治始于唐宋

  • 乌梅丸治久痢

    王廷治 胥燕 四川省剑阁县中医院龚某,男,43岁,2008年2月25日初诊。自述其近半月来节日加餐,杯盘满桌,鸡鸭鱼肉,毫无口福,时常晨起腹痛腹泻,或溏或如水样,泻后稍舒,每日3~5次,病情时轻时重。服用柳氮磺吡啶或黄连素片、庆大霉素片等药

  • 感染性休克中医诊疗技术

    根据病因不同,休克分为感染性休克、低血容量休克、心源性休克、过敏性休克,神经源性休克等。各种病原微生物导致的感染达到一定程度造成微循环障碍时,可导致感染性休克。休克多属中医“脱证”范畴。病因病机(1)亡血失津:突然内外出血,如吐血、咯血、便

  • 金匮肾气丸治肺心病心衰

    魏文浩 魏斋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县中医医院张某,男,72岁。1987年12月13日初诊。患者有咳喘病史40余年,近8年来咳嗽加重,动则喘甚,畏寒肢冷,面部及下肢浮肿,下肢浮肿为甚,按之没指,兼有心悸发憋。刻诊:气息短促,呼多吸少,面色晦黯,唇

  • 宣达渗利止吐泻

    王金亮 侯红霞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王某,男,13岁。2007年8月29日初诊,自入秋以来即感胃脘不适,时有吐泻,继之病情加重,现水浆入口即吐,米粒难进。口渴而喜饮,但愈饮愈渴,昼夜嗜睡,脉沉濡,舌红,苔白。此乃暑湿内蕴,胃阳不振,脾气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