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老年保健重修养

老年保健重修养

马有度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安度晚年,欢度余生,是老年人的普遍愿望。要达到这个目的,固然需要社会提供保障,家庭给予扶养,而老年人自己也必须慎于修养。

我国古代的医学家一再强调养生必须与养德结合。王文禄提出:“养德、养生无二术”。高濂也强调说:“君子心悟躬行,则养德、养生兼得之矣。”

为什么养生必须结合养德呢?这是因为,良好的品德修养,有益于健康长寿。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就提出“仁者寿”的主张,认为“大德必得其寿”。如果不重视修养德行,只求助于方术药物,要想延年益寿是绝对不可能的。晋代养生家葛洪就说过:“若德行不修,但务方术,皆不得长生也。”唐代“药王”孙思邈也强调指出,不讲究品德修养,即使服食灵丹琼浆,对延年益寿也无济于事。明代名医孙志宏进而指出,如果不讲究道德修养,既不能延寿,也不能得福,所以讲究养生,首先必须讲究修德。

古人强调在养生中要注意养德的主张,确有见地,讲究老年心理卫生,首先就要讲究自我修养,尤其要正确对待“得与失”。

人到老年,青春逝去,感到损失;旺盛的精力,一去不返,也觉损失;身心衰退,离开工作,告别事业,尤感损失;社会交往的冷落,亲人老友的亡故,无一不觉损失……。老人回顾一生,损失的体验是如此明显。产生这种失落感,并不奇怪,如果过于强烈,不能自拔,以致“万事零落,心无聊赖”,甚至“百不如意,怒火易炽”,则会影响身心健康。还有的老人,对名利地位的丧失耿耿于怀,对利益的失去追悔不已,整天忧心忡忡,脑子没有安宁,危害更大。

因此,老年人必须正确对待“损失”,要善于自我疏导,自我排遣。青春逝去,衰老到来,是新陈代谢的必然,何须管它?一生辛劳,做出贡献,年老退休,颐养天年,心安理得,何须犯愁?多年烦杂,难得清静,今朝静养,岂非良机?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亲友既逝,忧伤何益?名位是过眼烟云,钱财是身外浮物,何必贪恋?

进而一思,人生的幸福,全在于奉献。自己的青春、自己的精力、自己的才华,贡献于社会,化作他人的幸福,个人之“失”,不是已经变成大众之“得”了吗?何损之有,何失之有?回顾一生,没有虚度年华,没有碌碌无为,问心无愧,死而无憾,不是人生最大的幸福么?

一个人只要保持崇高的品德,宽广的胸怀,自然不会患得患失,即使到了老年,仍思奉献,这样想来才会自得其乐,益寿延年。朱德同志就堪称典范。诚如在他身边工作多年的同志所说:“朱德同志一生为革命事业奋斗,锲而不舍,就像一位农民那样耕耘劳作,只不过他耕耘的是山河改造,播下的是幸福种子。他有理想,终生追求,无私心,少个人忧患,因此能豁达乐观,健康长寿。”

猜你喜欢

  • 痔疮急性发作试试放血疗法

    痔疮的形成多因饮食不节,好食肥甘厚腻或煎炒燥热之物,以致胃肠燥热,伤津耗液,燥屎内结,长期积聚大肠;或因嗜酒成瘾,湿热下注,蕴聚肛门,致使经脉壅阻,筋脉驰纵,从而形成痔疮,反复发作。患者多辨证为实证、热证。刺络放血疗法就是针对实证、热证患者

  • 三脉同诊救危症

    雷鸣 湖南省常德市第二中医院患者邵某,男,63岁,农民。2009年3月21日上午在田间劳作时突发呆滞不语,约十分钟后又似乎清醒,而回家休息,时而烦躁,时而抑郁,渐至神志欠清,先后前往多家中西医院住院治疗,诊为“重症病毒性脑炎”,予抗病毒、抗

  • 小儿惊厥中医诊疗技术

    小儿惊厥是脑功能暂时紊乱导致神经元导常放电所致,为儿科常见症。一般以1~5岁小儿为多见。临床表现现为突然意识丧失,全身痉挛性或强直性、限局性抽搐,发作时间过久,可因缺氧引起脑组织不可逆性损害。中医学称之为“惊风”,由于发病有急有缓,证候表现

  • 决明子治石淋

    王业龙 安徽省岳西县王业龙中医诊所决明子味微苦微甘,性平,微凉。归肝、肾、大肠经。功能清热明目,润肠通便。《神农本草经》将决明子列为上品,谓其“主青盲、目淫、肤赤、白膜、眼赤通、泪。服益精光,轻身”。《日华子本草》言其“助肝气,益精;用水为

  • 倒换法治顽固性鼻衄

    魏文浩 魏斋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县中医医院倒换法,以金元刘河间(《宣明论方》卷十五)的倒换散为代表方。此方治癃闭不通,小腹急痛,无问久新。亦属关格之病。《诸病源候论·关格大小便不通候》指出:“关格者,大小便不通也。大便不通谓之内关,小便不通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