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孔子的养生之道

孔子的养生之道

常言道:“人生七十古来稀”。生活在距今2500年前的孔圣人的寿命为72岁。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今山东曲阜东南)人,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孔子的养生之道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自强不息 他的这一见解,在《易经》、《礼经》中已有体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至诚不息,不息则久”。孔子认为,只要诚心诚意,积极进取,不懈努力,不断奋斗,不仅事业上会有所成就,而且寿命也会长久。这个观点,在今天也是应该提倡的。

仁者寿 孔子很重视德性的修养,他认为“大德必得其寿”。他提出:“仁者,爱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观点,以此修德,做到心无私欲,胸怀坦荡,心情舒畅,延年益寿。

劳则寿 孔子非常强调运动健身,他非常喜欢射箭、弹琴、舞拜、驾车等运动。据有关资料记载:孔子还利用大自然来进行锻炼身体的活动,经常和他的弟子们一起进行郊游和登山,泰山和鲁南的景山,都留有他的足迹,至今泰山天门的石碑上,还有“孔子登临处”的古迹。

注重衣食住行 在衣着上,孔子在炎热夏季穿的是葛布单衣,既透汗又凉快。他睡觉时一定要穿睡衣,很舒适。在饮食上,孔子非常注意饮食卫生,他有几个“不吃”:霉粮馊饭、烂鱼败肉不吃;颜色变的不吃;发臭的不吃;不合时令的不吃;胡乱砍割的不吃;在闹市上买的酒或熟肉不吃。而且,他在饮食上还注意“食无求饱”、“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斋必变食”。也就是吃饭不过饱、精细搭配、经常变换花样等。在住的方面,孔子的住所简单,他“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在行的方面,孔子善于走路锻炼,《论语·乡党》中记载,他“趋进,翼如也”。形容他“快步往前走,像鸟儿展开双翅一样”。

摘自:《中国中医药宝》文/张洪军

猜你喜欢

  • 胃癌辅助治疗的食谱

    胃癌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消化道肿瘤,据相关资料统计,在全球范围内胃癌的发病率列居第四,而我国更是全球胃癌的高发区,胃癌致死率在全球排列第一。胃癌目前仍是因肿瘤死亡的第二大原因。迄今为止,手术切除仍然是治疗胃癌的最重要手段,但多数病人确诊时已处于

  • 老年人容易发生癌症的原因有哪些

    任何年龄的人都可能患癌症,只是随着人年龄增长愈易患癌。一般40岁以上最容易患癌。专家指出这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其一,发生癌症之前存在一个时间较大的潜伏期。致癌因素作用于人体后,并不是马上就会发病,往往要经过15-30年的致癌潜伏期。一般为2

  • 胃癌术后饮食注意事项

    大部份胃癌病人手术切除后仍可继续享受正常生活,一般来说,饮食上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胃癌切除术后,使部分病人不能保持原有体重,由于创伤或不能正常进食,使体内蛋白质,脂肪等消耗,致使体重下降,还可发生一些维生素缺乏病及胃切除术后的并发症。在胃癌

  • 中医辨证治疗胃癌

    中医辨证治疗胃癌的方法是什么,我国是胃癌大国,所以每年都会有数万人因为不同的因素而患上胃癌,又有数万人因治疗方法不当或者是治疗不及时走向死亡。专家说:因为患者年龄、病情、症状等各方面都有不同,所以患者患者不要盲目的用药治疗,一定要辩证施治。

  • 胃癌预防常识

    胃癌是全球范围内恶性肿瘤的第二位死因,每年约80万人新发胃癌、75万人死于胃癌。亚洲地区的中国、日本、韩国发病人数最多,约占全球胃癌人数的3/4。胃癌是我国恶性肿瘤致死的首要原因,北方地区的发病率要高于南方。那么,胃癌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