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夏季药膳

夏季药膳

夏季药膳汤,制法简便,用料加减灵活,符合中医辨证施膳、因人施膳的原则。夏季药膳汤,还有葱枣汤、雪羹汤、月季花汤、葱冰糖黄精汤、莲子六一汤、红枣黑木耳汤。

黄酒核桃泥汤

本品源自《本草纲目》。核桃仁5个、白糖50克,放在蒜罐或瓷碗中,用擀面杖擀碎成泥,再放入锅中,加黄酒50毫克,用小火煎煮10分钟。每日食用两次。本品可治疗神经衰弱、头痛、失眠、健忘、久喘、腰痛,以及习惯性、老年性便秘。

食后述评

汤液,分为药用汤液、食用汤液。药用汤液多煎煮一定时间,取汁留渣,加水再煎煮。最后去渣,合并煎汁,饮用。食用汤液则只煎一次,可去除不好吃的药物,喝汤和食用所煮的食物。夏季药膳汤,制法简便,用料加减灵活,符合中医辨证施膳、因人施膳的原则。夏季药膳汤,还有葱枣汤、雪羹汤、月季花汤、葱冰糖黄精汤、莲子六一汤、红枣黑木耳汤。

归参山药猪腰

本品源自《百一选方》。猪腰500克,切开,剔去筋膜臊腺,洗净,放入锅内,加入当归、党参、山药各10克,加水适量,清炖至猪腰熟透。捞出猪腰,待冷,改刀切成薄片,放在平盘上,浇入含有酱油、醋、香油、姜丝、蒜末的调味汁。本品有养血、益气、补肾的功效。夏季食用,可辅助治疗气血亏损、心悸、气短、腰酸痛、失眠、盗汗等症。

食后述评

药膳菜肴包括各种生熟蔬菜和肉类食品。因其所用原料广泛、烹调工艺复杂,成品种类繁多。药膳菜肴通常是在一般原料中配加一些药品。因为菜肴讲究色、香、味、形,一般药膳菜肴的含药量不大,力求“药膳没有药味”,以增进食欲。夏季药膳菜肴,还有莲子猪肚、玄参炖猪肝、芫荽熘肥肠、归地烧羊肉、冬虫夏草鸭。

莲子糕

本品源自《士材三书》。净干莲肉,去芯,放在普通锅或高压锅内,加水适量,煮熟烂,用洁净屉布包住莲肉,揉碎烂。糯米或稻米500克,淘净,与莲肉渣泥搅拌均匀,放到塘瓷盆里,加水,蒸熟,冷却后,用洁净屉布将其压平,切块,装盘后撒白糖一层。本品有健脾益胃的功效。经常食用,可治疗病后体虚、咽食困难、食后呃气等证。

食后述评

包括糕品在内的各种米面食品,被称为人们饮食中的主食。夏季药膳主食,以稻米、糯米、小麦粉等为基本原料,制作成小吃、点心或佐餐的主食。花样较多,一般分为蒸食、煮食、烙食、炸食、烤食、糕点等,制作方法比较简单。此类食品含有较多补益或性味平和的药物,是药物摄入量较大的药膳品种之一。夏季药膳主食,还有茯苓饼、栗子糕、云豆卷、山药汤圆、参枣米饭。

绿豆粥

本品源自民间验方。绿豆100克,粳米250克。绿豆加水浸泡4小时,除净杂质,放入锅内。粳米淘洗干净,也放入锅内。加入适量水,大火煮沸,小火炖煮。至绿豆、粳米熟透,每日早晚食用。本品具有清热解暑、解毒利水的功效,适用于暑热、烦渴、水肿、腹泻、痢疾、痈肿等病证。

食后述评

夏季药膳粥在我国流传很久,早在先秦时期就有使用“半夏秫米粥”的记载。制作药膳粥,使用可食性原料即可,如枣、粟子、核桃等,也可与粮食同煮。“药膳未必都添加药”,这也正应了“药食同源”之说。药膳粥原料需用药材时,通常采取先煮药材的方法,去掉药渣,用药液与粮食同煮。夏季药膳粥,还有荔枝粥、枸杞粥、八宝粥、黑芝麻粥、芡实茯苓粥。

猜你喜欢

  • 打鼾太大声是什么原因?该如何调理?

    睡觉打鼾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尤其在男性患者中更多见。虽然很多人堆打鼾已经习以为常了,但是确实是一个很不好的习惯,不仅会影响别人,还可能危害自身的健康。那么打鼾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又要怎样才能缓解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一、经常打鼾是什么原

  • 湿气重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湿气又被称为湿毒,体内湿气太重对我们的影响很大,对我们的生活、健康都会造成不良影响。湿气重的人常常会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大便不肠、关节酸痛等症状。既然湿气对我们的身体危害这么大,那么它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一、湿气的产生分为外湿和内湿湿气

  • 八大招有效预防咽喉炎!!!

    咽喉炎主要是由于需要长期说话、唱歌、以及在饮食上特别不规律的人群比较容易患上的一种疾病。咽喉炎患者会感觉到咽喉部位发热、红肿甚至是疼痛,严重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对于精神方面也受到一定的影响,那么患上咽喉炎应该怎么办,下面小至就来跟大家分

  • 骨质疏松怎么办?可以试下食疗方法!

    骨质疏松,已成为我国名列前茅的常见慢性病,发病率逐年提高。现代医学对骨质疏松一直使用药物治疗和饮食保健的方法。那么如果患上骨质疏松应该吃些什么进行饮食保健?又有哪些食物是不适合平时食用的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骨质疏松发生的原因是什么?骨质

  • 这种当季水果不仅能乌发补肾,还能养颜抗衰!

    春夏之际,桑葚正当时。眼下又是桑葚上市的时节,对热衷于养生的朋友来说,这酸甜可口的果子,可是一味“良药”。早在两千多年前,桑葚就已是我国皇帝御用的补品,历代医家也极其推崇,在民间更是有“人间圣果”、“补血果”之称。中医将药食同源的中药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