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中成药在褥疮治疗中的应用

中成药在褥疮治疗中的应用

中成药是祖国医学的一大奇葩,它们多依照上千年的古方制成应用方便的丸、散、膏、丹。这些中成药组方合理,疗效经历代医家验证,在褥疮的治疗方面亦积累了丰富经验,许多方剂效如桴鼓,兹举数例:

1.七厘散:由血竭、麝香、冰片、乳香、没药、红花、朱砂、儿茶等组成,具有活血祛瘀、消肿止痛功效。对褥疮可在清洁创面后撒有适量,外用无菌敷料包被,每日换药1次,II度以内褥疮10天左右可愈。

2.双料喉风散:由牛黄、珍珠、梅片、黄连、青黛等中药精制而成,具清热解毒、收敛止痛作用。对I度、II度褥疮局部用酒精、双氧水消毒后,喷撒本品,每日两次,两周内见效,I度褥疮1周内即可痊愈。

3.如意金黄敬散:由天花粉、姜黄、大黄、黄柏、白芷、天南星、陈皮、苍术等药物组成,具有消肿、解毒、止痛诸功效。对重度褥疮每次用10克,加入猪胆汁100毫升中调成糊状,清创后外敷(厚度0.4毫米左右),每日1次。

4.黄连解毒汤:由黄连、黄芩、黄柏、栀子组成,内服治疗实热火毒,外用可解痈疽疔毒。对久治不愈的慢性褥疮可予本剂加入冰片粉适量外敷,一般两周可奏效,4周左右可痊愈。

5.麝香回阳膏:又名麝香虎骨育,由麝香、虎骨、豹骨、生草乌、苍术、茴香、吴茱萸、麻黄、山柰、当归、冰片、樟脑、薄荷、水杨酸甲醋、硫酸软骨素、苯海拉明等组成,可活血、镇痛、消炎。I度褥疮未破溃者每日1次敷贴,可促进红肿炎症消散,加速痊愈。

6.束万红烫伤膏:由地榆、栀子、大黄、山甲、冰片等组成,具活血止痛、去腐解毒、排脓生肌之功效。它能改善患者的微循环,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和皮肤新生。方法为:清创后局部涂抹,外覆无菌纱布,每日1次。

7.西瓜霜喷剂:由黄连、黄芩、黄柏、贝母、广豆根等精制而成,含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有消炎消肿去腐作用,对褥疮能清洁创面,促进肉芽生长及止痛。方法为:消毒创面后局部喷洒适量,纱布覆盖,每4小时换1次。II度褥疮3-5天可痊愈,II度者2-3周可痊愈。

猜你喜欢

  • 胆道蛔虫症需要与上腹部其他急腹症相鉴别

    胆道蛔虫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以30岁以下的青少年较多。胆道蛔虫需要与上腹部其他急腹症进行鉴别,如胃痉挛、急性胃炎、胰腺炎、胆石症、胆道蛔虫和胆石症并存,有时很难识别。因此,当诊断不明确时,西医镇痛解痉,掩盖症状,延误诊断;中药因煎药费时,呕

  • 养神补心安眠类对药

    现代名医施金墨先生从医60多年,博览医籍。他在古今中外都在寻找。他学习严谨,医理透彻,临床经验丰富,疗效显著,尤其是善用对药。现总结施老治疗失眠的经验,介绍如下:辨证施治分九法。施老将临床上看到的失眠分为四种情况:睡眠不能;睡眠时间短,醒来

  • 肝胆同治,重点是疏肝

    胆石症是一种由胆汁沉积、胆道感染、胆道蛔虫病或胆固醇代谢紊乱引起的疾病。它是消化道的常见病和常见病。其发病率逐年上升,中国胆石症的自然人口发病率约为7.8%。据报道,胆结石与胆癌的发生有很强的相关性。随着胆结石数量的增加,胆结石的风险也在增

  • 复元活血汤

    组成 柴胡10克,瓜蒌根12克,当归9克,红花6克,甘草6克,穿山甲(炮)10克,大黄(酒浸)3克,桃仁(酒浸,去皮尖,研如泥)10克。功效 活血祛瘀,通络散结。主治 跌仆损伤,瘀血留于胁下,痛不可忍者,亦可用治肋间神经痛、肋软骨炎等

  • 论中医之肾

    肾脏之识众所周知,中医学的脏腑并非一个单纯的解剖学概念,而是一个器官和功能的集合群,相关概念也因而呈现虚实相兼、过于抽象,且只有放在传统文化的语境下才能准确理解。在脏腑学说中,肾具有四个功能:一是藏精,主生殖、生长、发育;二是主水;三是主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