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浅谈中药材信息工作在产业开发中的作用

浅谈中药材信息工作在产业开发中的作用

自去年生地涨价风波以来,中药材信息在产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中药材信息工作是伴随着中药材产业的发展而派生出来的一分支行业,确切的说,它是伴随着中药材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而逐渐形成的职业,其产生的最初目的,就是服务市场流通,搞活产品销售,千百年来,为繁荣药业经济,促进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和人类健康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受经济利益的驱动,中药材信息业常常被作为商机运作和恶意炒作、牟取暴利的工具,在为部分经营者带来巨额利润的同时,也直接或间接的导致了药材生产的盲目扩大和药材大量囤积造成巨大损失,使中药材生产长期停留在价格忽高忽低、生产大上大下的不稳定发展状态之中,不利于中药材产业的健康发展。在新的历史时期,中药材信息工作应该牢固树立“服务三农,服务药材产业发展”的意识,在以下三个方面发挥作用。

合理保护和利用资源

中药材产业是传统而古老的产业,是中华民族几千年认识世界、改造自然、战胜疾病的经验积累,其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源于自然、出于实践,中药治病疗疾的原料,都源于自然界的野生资源。些资源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有很多品种已经实现了人工种植和驯养,已经能够满足人类用药和科研生产的需要。但还有很多品种由于生长的自然条件非常特殊,种植和家养的难度很大,还没有实现大规模的人工生产,随着需求量的迅速扩大和野生资源的盲目开采,濒临灭绝或已经灭绝,如:红豆杉、羚羊角、鹿茸、人参、猪苓、羌活、旱半夏、九节菖蒲等。面对这些问题,中药材信息工作者首先要如实反映资源状况,呼吁有关部门和群众珍惜资源、保护环境;其次要积极研究和掌握科技动态,引导用药厂商和消费者使用替代产品,缓解需求急剧膨胀给资源和环境造成掠夺式的采挖和破坏,促进资源和环境的长远发展和永续利用;再次,要积极宣传人工种养技术的新动向和新成就,对市场潜力大、技术有突破的品种积极进行野生变家种,实现规模生产,满足市场需求,获取好的收益,而不是火上浇油,用毁灭性采挖造成资源枯竭而牟取短期利益。

有效调节药材种植和生产

中药材信息工作是一个具有总结性和前瞻性的工作,通过对历史上、一定时期内药材生产和市场供求形势的详细总结和准确把握,有预见性的分析预测出各个品种的供求和走势,适时地予以发布和宣传,引导药农进行有准备的生产,可以大量地降低和减少药农盲目种植、分散生产造成的药材过剩、产品卖难、药贱伤农现象。因此,药材主产区有关部门要加强对中药材信息工作的研究和支持,培养和扶持一批有丰富经验的中药材信息工作者和药市分析师,加强对中药材产地和市场的调研,建立基础数据库,准确把握市场需求和走势,及时进行药材面积、品种的宏观调控和微观指导,与药材龙头企业结成利益共同体,进行订单生产,有效规避市场风险,把握种植的主动性,打好经营的主动仗,赢得好的效益,避免药农由于信息不灵、经验不足而形成的盲目跟风重复生产,高成本投入、低收益产出的悲剧。这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十分深刻,如前几年每公斤80元~120元的土贝母种子,种出来之后每公斤只卖2元~3元,每公斤200元~300元的浙贝母,种出来每公斤只售20元~30元,还有天麻、黄连、黄芪等,可以说是不胜枚举。中药材信息工作者一定要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把目光放的长远一些,多做为民、利民之举,多为药农提供真实、可靠、准确、及时的种植信息,在服务产业、助增收中实现双赢或多赢。

搞活市场流通、促进产品销售

中药材生产的目的是为了销售,并获取较好的经济效益,如果药农生产的产品销售不出去,或效益很差,就会打击药农的积极性,不利于药材产业的健康发展。近年来,全国各地的中药材信息工作者在这方面作了很多尝试和探索,并取得了很好的作用和效果,如前几年的三七、黄连、浙贝、白芍、川芎等品种的运作,有效地拉升了药材价格,保护了药农和药商的利益,稳定和恢复了药材的生产。去年的生地从4元~5元回升到14元~20元,今年的当归从3.5元~4.5元上升到6.5元~7.5元,为低迷的药市注入了新的活力,搞活了市场流通,有效地增加了药农和药商的收入,也为保障今后药材的供应打下了较好的基础,这其中都凝聚着中药材信息工作者的耕耘和智慧,是他们经过对这些品种的市场运行规律和供求状况的认真分析之后进行准确及时预测的结果,对药农和产业的作用不言而喻。同时,中药材信息工作者在品种分析和预测过程中也要注意把握好“度”,要以科学求实的精神、实事求是地报道尽可能真实的信息,合理引导市场需求和药材种植,避免药材种植的过度发展造成新一轮的产品过剩和药材店的过分囤积影响药厂正常生产或被高价“套牢”的结局,保证药农、药商、药厂各得其利,和谐发展。

中药材信息工作者在保护资源、指导种植、搞活市场方面发挥了有益的作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面对新的世纪、新的形势和中药材产业的现代化发展,仍然任重道远,在国家大力实施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有效加强市场监管,加强野生资源保护,强化“三农”工作,增加农民收入的大背景下,还有许多工作需要做。让我们共同努力,为药业经济的健康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做出新的贡献。

(本文作者单位:甘肃陇西县中药材产业局)

猜你喜欢

  • 手足口病病因应为风热疫气

    万柏松 河北省迁安市传染病医院手足口病自2008年开始在我国大范围漫延,并出现了一定数量的死亡病例。引起全国医者的高度重视,而此病在1981年才开始在上海被发现,中医古籍中没有针对性的记载,如何治疗手足口病?特别是中药能否发挥作用?是摆在中

  • 精工艺 细制作 —— 提高膏方疗效八步走(4)

    庞国明 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确立主方、选好药材之后,将要进行膏方的制作。膏方制作的工艺已经流传千年,工序繁复,要求严格,否则难达到“滴水成珠”的基本要求。俗话说,膏方补不补在医生,灵不灵在制作。如果工艺不精、制作欠细,必将直接影响到膏方的品质

  • 急性肾衰中医诊疗技术

    急性肾衰竭是一组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肾功能急骤(数小时或数天)、进行性减退,导致氮质血症、水钠潴留、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等临床综合征。本病属中医学“癃闭”、“关格”范畴。其病因病机包括疫毒犯肾、毒物伤肾、瘀石内阻、湿浊内蕴等。辨证分型热毒炽盛:

  • 精选药 适口感 提高膏方疗效八步走(3)

    庞国明 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在辨证施膏,正确确立主方之后,要合理选用药材。膏方旨在调养防复、缓图起效,与治病救危、务求速效有别,且需较长时间服用。因此,口感必须宜人,否则难以推广久服。选药组方时必须注意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用膏方不要和“治病救危

  • 中医防治慢阻肺三法

    高峰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呈缓慢起病、反复发作、逐渐进展的过程,最终导致死亡,其气道病变的不可逆性和治疗手段的局限性造成了本病不可避免的高病死率。因此预防COPD的发生和进展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