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多事之秋”重“养护收藏”

“多事之秋”重“养护收藏”

孙淑蓉 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第二医院

立秋后,自然界阳气渐收,阴气渐长,气候也由热转凉,进入“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应特别注意“养护收藏”保养原则,调养秋燥症状,预防小感冒,也要注意情绪放松、小心忧郁。

虽然初秋湿热,但中秋后雨水渐少,天气干燥,通常是白天热,入夜凉,身体有不适症状,很容易伤风感冒,旧病也容易复发,即所谓的“多事之秋”。

因此秋季养生要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注意保养内守之阴气,以“养护收藏”为原则调养身心,“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秋为转换时期,即将进入冬寒,应养精蓄锐,以应付来年春夏生长发育时期。

秋为“金”当令,而“金秋之时,燥气当令”,此时燥邪之气易侵犯人体,伤津耗液,而产生眼干、眼涩、口渴、口干、鼻燥、皮肤干燥等症状,也就是所谓的秋燥证,故秋季饮食应以润燥为原则。

许多食物具有滋阴润燥的功能,例如芝麻、莲藕、蜂蜜、梨、柑橘、柿子、枇杷、杏仁等,也可以适辛多酸,酸味能收能涩,有健脾生津、收敛固涩的作用,如山楂、乌梅等。辛味能散能行,具有宣开发散、行气活血的作用,如所谓的五辛──葱、姜、蒜、韭、辣椒,以及胡椒、酒类等。

秋天瓜果多产,虽然有生津润燥功效,但瓜果性味偏寒凉,还是少吃为妙,以免损伤脾胃阳气。

秋风起,秋叶落,容易引起心中凄怆之感,特别是有忧郁倾向者,随着气候转凉而伤感、情绪不稳,可通过静坐、冥想、散步来放松心情、安神定志;而秋高气爽时节,也非常适合运动锻炼,随着天气渐凉,也可适当增加运动量,但全身出汗后,不要急于脱掉衣物,以避免感冒。也可登山游览,既可锻炼心肺功能,也可登高远眺,抛开忧愁。

在此介绍一款百合银耳莲子粥,有兴趣者不妨一试:百合20克,银耳40克,莲子15克,粳米80克,冰糖适量。将银耳洗净,用清水泡发。先煮莲子,再放入百合、银耳、粳米,煮沸后加入冰糖即成。百合性味甘微苦平,可润肺止咳、清心安神;银耳性味甘淡平,具润肺生津、提神养胃等功效,可改善干咳或咳嗽痰中带血。莲子性味甘涩平,可养心安神、健脾止泻。粳米性味甘平,功能补中益气、健脾益胃、止烦止渴。

猜你喜欢

  • 咽喉疼痛吞咽口水疼,怎么办?

    嗓子疼在生活中很常见,很多人嗓子一疼就以为是发炎了,其实原因有很多种,需要辩证对待。比如嗓子疼常见的表现一般是咽喉肿痛,有异物感,这种症状中医称之为风热喉痹,西医叫急性咽炎,主要是风热邪毒导致。还有一种除咽部疼痛以外,伴有扁桃体红肿,或者是

  • 夏季养生-艾灸“足三里”

    【外台秘要】中提到,凡人年30以上,若不灸三里,令人气上 眼暗,意思就是说,30岁以上的人,阳气逐渐衰弱,灸三里可以补气壮阳,不然会出现气短,两眼昏花等衰老现象。足三里的位置呢,在外膝眼下三寸,胫骨旁开一横指,是人体当中非常重要的养生保健血

  • 为什么把脉能知道身体状况

    中医看病说三个小指头,一个小枕头,再看一个小舌头,病就看出来了。这三个小指头说把脉,左手这三个指头是心、肝、肾、右手三个指头是肺、脾、命。一把脉基本上内脏的问题就出来了,因为我们看病是望、闻、问、切,这个切就是切脉,又叫把脉。电影里面说,弄

  • 听老中医说失眠

    人生平均寿命75,25年都在床上,人群里边包括我们自己有多少人失眠呢?实际上这个数字挺很可很可怕的,几乎每三个成年人,两个人都失眠,所以睡眠是一个大问题,我们每天24小时睡觉是八个小时,就1/3在睡觉,所以睡眠太重要了,所以睡眠很重要,但是

  • 中药刮油茶

    中医认为,肥胖的原因是由湿、痰、水滞等形成的。因此,轻食以健脾胃、利湿、利水为最佳,茶的作用就在于此。它清热利水,化痰消食,温脾胃,乌龙茶。铁观音是一种很受欢迎的茶。大鱼大肉后,人们习惯于冲一杯香茶,因为喝一杯香茶会让胃更舒服,使用它来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