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冷静看待治未病

冷静看待治未病

李帅 安徽省金寨县中医院

中医“治未病”未雨绸缪、防微杜渐的预防思想在后世一直有着深远的影响,也是中医学的理论基础之一。而其真正广受重视,当以2007年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上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吴仪提出开展中医“治未病”工作和完善中医保健服务体系的要求为起点。至此,“治未病”工程开始在全国启动并迅速发展。但轰轰烈烈的“治未病”工程是否真正体现了中医特色优势,并给百姓带来保健服务?还是仅仅流于形式?在具体操作方面还有待于商榷。

确诊“未病”是首要

中医“治未病”的思想古来有之,从《黄帝内经》到医圣张仲景,从孙思邈到后世医家如张景岳、朱丹溪、叶天士等都对治未病有专门的认识和论述。何为“未病”?首先,“未病”为“无病”,即机体尚未产生病理信息的健康人,也就是没有任何疾病的健康状态。其次,“未病”为病而未发,即健康到疾病发生的中间状态。此时机体内已有潜在的病理信息,但尚未有任何临床表现,也就是说病理信息的发展仍处于“潜伏”时期,还没有达到“显化”程度。再有,“未病”可理解为已病而未传。根据疾病传变规律及器官相关法则,身体某一器官有病,会影响到其他器官并使之生病,中医的典型例子就是“肝可传脾,当先实脾”以防之。如何对“未病”进行分类和确诊?该怎样制定诊断及鉴别诊断标准?不同中医因为辨证方法、流派经验等对“未病”诊断和治疗的差异性该如何分析?这些标准还有待通过更多实践来得出结论并制定。

“治未病”勿忘“治已病”

近年来,“治未病”成为中医界的热门话题,从专题学术会议到“治未病”专科,甚至还在筹划设置“治未病”专业。然而,这并非是说中医学的宗旨就是“治未病”,而非“治已病”。中医阵地虽遭蚕食而犹能坚守不倒,就是因为在许多疾病方面有卓然的疗效。通常,百姓能明显看到的也是治“已病”方面表现的明显疗效,却很难感受和理解“治未病”中潜移默化的调理。中医经典提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也易让人误解为中医本就不是治“已病”。中医的生命在临床,中医的根本还是在“已病”。如果放弃“已病”阵地转向主攻“未病”领域,其未来堪忧。

“治未病”中心要有中医特色

如今,随着人们预防保健意识的增强,全国各级综合性医院都相应设有健康体检门诊。中医院如何建立“治未病”中心呢?由于中医“治未病”从提出到实施,前后不到两年时间,各地都在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自身情况摸索前进,虽然具体操作略有不同,基本模式还是西医的健康体检+中医辨证分析。即在西医学的生化仪器检查结合中医辨证理论指导下的,以体质辨识、中医健康干预为核心的个性化诊疗。而这种中西医配合的模式对于以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预防保健方面的特色与优势,积极探索构建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体系为目标的“治未病”工程来说,是真正的“中医‘治未病’”吗?

目前,现代医学(西医)对于预防传染病、遗传病、职业病等多种疾病,已有一定规模的临床和社会实践,对许多慢性疾病的预防和延缓也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研究,并制定了许多循证性防治指南。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中医可以借鉴这些经验,形成有自身特色优势的“治未病”中心。

取精华去糟粕

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及卓越的疗效是在实践中形成的。然而,科学的发展是“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过程,秉着严谨认真的精神,才能“实迷途之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在继承和发展过程中,中医学由于自身理论的缺陷和历史认识水平的局限,养生预防方面不可避免存在一些糟粕。目前还没有专门的学术研究去梳理摒弃,去芜存菁。在“治未病”的过程中,中医从业者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保证所提供的专业建议和治疗的正确性。

从业人员资格问题

有治未病的科室,就应有治未病的医生。“上工治未病”,可见治“未病”对医生的水平要求之高。如何在疾病的潜伏阶段及传变阶段就对其有准确的认识,并通过有效手段消除其发病因素和阻断传变途径,是考验“治未病”医师的试金石。应明确:什么级别的医师能从事“治未病”工作?如何评定其“治未病”能力?是否需要专门的培训和考核?需要设定什么样的从业门槛?这是关系“治未病”工程生死攸关的问题。由于中医“治未病”的内容界定过于宽泛和模糊,包含有饮食、运动、药物、心理、推拿、按摩、针灸,甚至导引、吐纳、住宅等。“治未病”应与相关其他行业的人员甚至足疗保健等有所区分。

标准有待确定

此外,“未病”的治疗指标及反映“治未病”效果的标准都有待确定。怎样认定某种“未病”是某种“已病”的危险因子?如果靠接诊的各中医师的经验来治疗,如何规范医师的诊疗行为和保证治疗效果?因此,笔者建议,最好统一标准,设立中医“治未病”治疗指南,可通过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试验结果,结合少数中医大家的经验总结,让“治未病”科学冷静地开展,真正为百姓健康服务。

猜你喜欢

  • 感冒喝冷水会更严重吗

    当我们身体得了风寒感冒的时候,千万别再喝冷水!《灵枢》记载,“形寒,寒饮则伤肺”,就是说呢,身体受了风寒,再喝凉水,两韩共同侵袭,就会损伤肺脏。

  • 夏季感冒怎么治最有效

    夏季感冒与其他季节不同,夏季呢,天气湿热,我们又喜欢在空调房里面吃西瓜、冰棍,这个时候容易形成外感风寒夹湿证。有个治疗暑湿感冒的方剂叫香薷散,出自《温病条辨》香薷九克,白扁豆、厚朴各六克煎煮。此方呢,在治疗暑热的同时,还能兼顾脾胃,祛脾胃之

  • 戊肝病毒没有特效药可以治疗,需提前进行预防

    所谓病从口入,戊肝病毒会通过被污染的饮用水、肉类、海鲜、蔬菜、水果等直接或间接的经消化道传播。大多数人呢,被感染后会出现恶心、疲劳、胃口不好、黄疸等症状。不干呢是传染性疾病,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其次它还会通过接触母婴血液等进行传播。而戊肝目

  • 黑白颠倒睡觉的危害

    近期多地疫情高发,很多人呢都在家居家隔离两周,甚至更长时间,这个有些人就开始睡眠逐渐不规律了,白天睡,晚上呢熬夜,要么追剧,要么打游戏,有些朋友问我呢,这算不算熬夜啊,这个睡眠时间也够啊,我也没有整天都不睡,我要告诉大家,这也是熬夜的一种。

  • 头上爱出汗是怎么回事

    今天我就分别给大家讲一讲,每个人他的病因不同,体质不同。第一种是湿热性出汗,这个患者体内湿气比较重,加上蕴久生热,这个热邪蒸腾这个湿气到达面部产生了出汗,那这样的病人可能没有明显的诱因,因为湿气比较重,可能总感觉头面部或者这个头发上湿湿乎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