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冬季宜食羊肉

冬季宜食羊肉

我国大部分地区的人都喜食羊肉。羊肉是一种价廉物美,我国民间传统冬令进补的佳品。明代大药物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记载,羊肉能补中益气,开胃健力。金元四大名医之一李东垣也指出:“人参能补气,羊肉可补形。”

羊分为绵羊与山羊两类。绵羊毛厚而密,是专供羊毛的品种,肉虽可食,但肥而多膏,膻味甚浓;山羊则专供食用,肉质甘腴,红烧清炖皆宜,而山羊又有黑白之分,民间认为,黑山羊比白山羊更滋补。

羊肉营养丰富,性味甘热,据食品成分分析,每100克羊肉含优质蛋白质11.1%,脂肪28.8%,是猪肉的一半;每100克羊肉含热量306千卡,比牛肉多近1倍。且含无机盐类、磷、铁、钾及维生素A、B族维生素等。具有暖中祛寒、温补气血、开胃健力、益胃气、补阴衰、壮阳肾、增精血的功效,还可通乳治带,有益于产妇。

羊肉在冬季食用对身体更为有益。因为,羊肉所含的热量比牛肉还高,冬天吃羊肉可促进血液循环,可改善因阳气不足而导致的手足不温、畏寒怕冷等症状。羊肉中铁、磷等物质的含量比其他肉类高,适于各类贫血者食用。妇女、老年人气血不足、身体瘦弱、病后体虚等,冬季不妨多吃羊肉,可养气血、补元阳、益肾气、疗虚弱、安心神、健脾胃、御寒气、健体魄。

羊肉是冬季的理想食品。我国北方地区甚至一年四季都喜食羊肉,故大菜、小菜、火锅、比比皆是。而我国南方的广东、海南、广西、港澳地区等,羊肉的烹制多在冬季才稍流行,用作御寒暖胃菜肴。

因为山羊各部位肉质成分不同,所以,冬季制作羊肉美食也应有所区别。例如,羊腿肉厚骨粗,炖食最适宜,以淮杞、虫草同炖,可为滋补汤品。羊脯皮薄肉韧,红烧最为理想,配以豆豉、蒜子、陈皮、姜片、生蒜等一同红烧,香鲜味浓。同时,也可以烹制羊扒,以姜汁腌过,煎熟后调味,以铁板上桌,热气腾腾,脂香四逸,别具一格。山羊头蹄,皮软肉滑,可以制炖品及汤类。羊肉以热食为佳,凉了会有一层羊油凝结。

北风呼呼,手脚冰冷,享用一盅淮杞炖羊肉汤,则祛寒生暖,补气旺血,保你手脚暖和,增强抗寒能力。

猜你喜欢

  • 经期拉肚子是什么原因?怎么缓解?

    就是来月经的时候,出现大便溏稀,大便次数多等这种情况,这个我们中医上讲叫做经前腹泻。这种情况往往是由于脾气虚或者是一个肾阳虚造成的。这个我们可以在月经期用热水或者是暖宝宝来ç进行热敷,热敷的原因呢,第一个可以驱散让我们体内的寒气,温暖我们的

  • 尿泡沫多是什么原因?

    生理性的经常喝喝水量少,大量的出汗,尿液的浓缩,以及某些食物、药物有关系,不需要治疗。病理性的尿泡沫可能因为糖尿病导致尿糖的升高,慢性肾脏疾病导致尿蛋白的增加。另外呢,女性的尿泡沫增加可能和妇科炎症有关系,一些青年男性的尿泡沫大多和前列腺炎

  • 月经不规律怎么回事

    中医认为冲任、气血不调,血海蓄溢失常会导致月经前后无定期。通常肾虚、脾虚或者肝郁型体质的人会出现这种情况。对于肾气不足导致的肾虚的人经量少、色淡质稀、还常伴有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的症状。在调理时需要补益肾气,养血调经。脾虚的人都是由于脾的运化

  • 月经量多是怎么回事

    月经量多舌淡,质稀为气虚,常伴有身疲体倦,气短懒言,面色苍白等症状。调理上需要补气身体,固冲止血。量多,色深红,质粘稠,多出血热,这类人呢,容易口渴,喜欢喝冷饮,还伴有心烦多梦的症状。调理上可以清热凉血,固冲止血。如果是量多,色紫暗,质稠有

  • 气血不足的女人有什么症状

    首先是脸色发黄,由于体内的气血不足,营养物质供应不够,而代谢废物又不能及时排出导致堆积体内,就会出现脸上没有血色,皮肤差,长斑长痘的情况。第二是手脚感觉冰凉。血液是人体热量的一种传播方式,而手脚位于身体最末端,如果气血不足,就会导致气血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