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急性支气管炎用药

急性支气管炎用药

常见症状

1.先有鼻塞、流涕、咽痛、声嘶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全身症状较轻微,仅有头痛、畏寒、发热、肌肉酸痛等。

2.以咳嗽为主要症状,开始为干咳,伴有胸骨下刺痒闷痛,痰少。1-2天后咳嗽松动,痰由粘液转为粘液脓性。在晨起、晚睡体位变化时,或吸入冷空气及体力活动后,有阵发性咳嗽。

常用中成药

急性支气管炎属中医咳嗽的范畴,可分三型辨治。

1.风寒咳嗽

咳嗽,痰稀色白,咽痒,伴鼻塞、流清涕、喷嚏、恶寒、无汗、头身疼痛,舌苔白,脉浮。治宜:宜肺散寒止咳。可选用:风寒表实感冒冲剂、半夏露冲剂、止嗽丸、川贝止咳露、杏苏二陈丸、杏苏止咳冲剂、杏仁止咳冲剂等。

2.风热咳嗽

咳嗽,咯痰不爽,痰色黄稠,口干咽痛,鼻流黄涕或伴发热、汗出、头痛、恶风,苔薄黄,脉浮数。治宜:宜肺清热止咳。可选用:羚羊清肺丸、风热感冒冲剂、三号蛇胆陈皮末、蛇胆川贝散、蛇胆陈皮末、止嗽定喘丸、桑菊银翘散、银柴冲剂、川贝枇把冲剂等。

3.痰热郁肺

咳嗽,痰色黄稠而难排出,甚或痰中带血、胸闷口苦,口干咽痛,舌苔黄腻或黄白相兼,脉滑数。治宜:清热化痰止咳。可选用:橘红丸、千金化痰丸、清肺抑火丸、凉膈散、炎热清胶囊、牛黄蛇胆川贝散、除痰止嗽丸、蛇胆川贝液、三蛇胆南星末、贝羚丸、急支糖浆等。

常用西药

1.有细菌感染,白细胞增高,服抗生素,如头孢氨苄O.5克,每天3次。

2.若发热,全身酸痛。服阿斯匹林0.5克,每日3次,或必要时服用。

3.若有剧烈的刺激性咳嗽,服咳必清25毫克。每日3次。若有支气管痉挛,哮鸣气急,可服氨茶碱0.1克,每日3次或必要时服。

猜你喜欢

  • 补阳还五汤合八珍汤加减治中风后遗症

    张红光 张微微 河南省汤阴县伏道乡西水磨湾村张国兴诊所“脑血管疾病”在中医上属“中风病”范畴,其本病发生的病因主要以内因为主,内虚为本,加以七情、饮食、劳倦等因素,以致肝风、肝火內动,或痰湿、瘀血内阻而发病。对于症见“半身不遂,言语不利,口

  • 新生儿败血症诊疗技术

    新生儿败血症是指病原体侵入婴儿血液循环,并在其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造成全身感染性疾病,本病病死率高,合并症多,是严重危害新生儿健康的疾病。早产儿、男孩、胎膜早破>24小时、母产时发热、羊水有腐败恶臭味的婴儿发病率高。病因病机内因多与新生婴

  • 阴囊潮湿治验一则

    吕波 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张某,男,47岁。阴囊潮湿反复数年,春夏较重,秋冬较轻,内裤每日一换,但阴囊潮湿依旧,食纳不佳,体胖腹大,平素喜饮酒,舌体胖大,苔黄白,舌根腻,脉滑。中医辨证:湿热下注。处方:萆薢20克,黄柏15克,苍术15克,石菖

  • 应用经方须注意药量配比

    毛进军 河南省驻马店市第四人民医院中医自古流传一句话:“中医的不传之秘在于药量”,就是说中医治病,在辨证准确的前提下,必须药量轻重适宜,才能取得良好的疗效。笔者认为,这里所说的“药量”,不仅仅是指方剂中药物的剂量,更重要的是指药量间的配伍比

  • 芍药汤加减治痤疮

    李军 四川省巴中市中医院痤疮,俗称青春痘、粉刺、暗疮,是青春期常见的皮肤病,痤疮是一种发生于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皮肤病。中医学称之为“粉刺”、“面粉渣”、“酒刺”、“风刺”等,并认为素体阳热偏盛是痤疮发病的根本;饮食不节,外邪侵袭是致病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