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不可曲解阴阳的对立统一

不可曲解阴阳的对立统一

王金亮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

近读6月22日《中国中医药报》马予良、石玉山先生所作《阴阳理论不是“对立统一理论”》(以下简称为马文)一文,对其观点不能苟同。阴阳学说作为中医学基础理论,其“对立统一”之基本内容早已为广大中医界同仁所共识,笔者认为,对中医阴阳理论的认识,应重感悟,应动态、全面地看待阴阳学说。

应动态地看待阴阳学说

阴阳是一种哲学概念,是古代用以认识和分析事物的思想方法。阴阳之名最早见于《易经》,指出“一阴一阳之谓道”,道者即道路、道理之意,也可以称之为法则或规律。故古人云:“立天之道,曰阴曰阳”,“一阴一阳之谓道”,换言之,也即说阴阳是自然界中事物变化的根本。自然界一切变化均可以用阴阳加以概括。故阴阳只是一种理论工具而已,故《内经》云:“阴阳者有名而无形。”又云:“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阴阳有名无形说明了阴阳本身并不是指任何固定事物。

阴阳是一对相互对立统一的概念

阴阳概念的形成是人们长期生产和生活实践的体验得来的。所谓:“仰观天,俯察地”,“远取诸物,近取诸身”。其理论有着牢固的实践基础。对中医阴阳理论的学习,应重感悟,转换思维,不可钻牛角尖,认死理。应动态地看待阴阳学说。阴阳学说也绝非能用一种季节病,一片树叶之上下而能说明的。

阴阳对立说明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都有相互矛盾的两个方面,但万事万物的对立仅是相对而言。没有天就无所谓地,没有白天何论黑夜,没有男何谓女,故任何事物都可以用阴阳二个方面加以总结归纳,然其相互为本、互相依存不可分开,阴阳两者,任何一方均不能离开另一方而单独存在,孤阴不生,独阳不长。如果阴阳分离,那么一切事物运动也随之停止。因此,阴阳是相互对立统一的。

马文割裂阴阳对立统一理论,只是静止片面地看待事物的阴阳两面,忽视了阴阳的动态变化,及人与自然界“天人合一”的理论,故而得出“秋冬寒为阴之环境之阴可‘侵伤’人体之阳,人体之阳绝无可能‘侵伤’环境之阴”,而“秋冬寒为阴之环境之阴与人体之阳,此一对阴阳不在同一个统一体中”的结论。岂不知“人与天地相应”,自然界有春夏秋冬四时之变化,即所谓“四时阴阳”。善于养生者要使人体中的阴阳与四时阴阳变化相适应,《素问·四气调神论》说:“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整体观念是中医的特点,若静止孤立地看待事物就会曲解中医理论。

《伤寒论》《温病条辨》绝非秋冬寒

与春夏热伤阳伤阴所能概括

马文云:“一部《伤寒论》讲的是秋冬寒为阴之环境之阴与人体之阳的‘侵伤’与‘被侵伤’道理”,而“《温病条辨》讲的是春夏热为阳之环境之阳与人体之阴的‘侵伤’与‘被侵伤’道理。”此论笔者不敢苟同,《伤寒论》、《温病条辨》作为中医经典有着牢固的临床实用价值,首先需要说明的是,伤寒温病并非季节性时病,患伤寒温病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古人云:“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伤寒论》是论述外感热性病之专著,其以六经辨证为纲,以六经传变展示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阐述三阳经、三阴经的病情传变规律,辨证立法,为中医临床辨证施治之楷模。而温病学,倡导卫气营血传变、三焦辨证,为治疗温热病提供了良好的临床指导。《伤寒论》、《温病条辨》绝非秋冬寒与春夏热,伤阳伤阴能说明、概括的。

中医学博大精深,阴阳学说作为中医的重要基础理论、重要辨证纲领,我们一定要全面地认识,方可使中医学能很好地发扬光大。

猜你喜欢

  • 月经期洗头好吗

    月经是每个女人每个月都要经历的生理现象,一部分女性朋友到了经期,身体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不适,殊不知,女性月经期间的生活习惯还是有很多禁忌的哦,老一辈人经常会跟我们说,经期不要洗头。很多女性朋友特别是年轻肯定受不了一周不能洗头,都会问月经期洗

  • “三九天”穴位按摩巧养生

    习武之人都知道,人的穴位也是需要经常按摩的,经常按摩穴位,对身体健康有一定的帮助,尤其是三九天,天寒地冻,人很少活动,经络不通,血液循环也比较差,人的免疫力比较低。因此,营养养生专家建议,“三九”天穴位按摩巧养生。那么,需要按摩哪些穴位呢?

  • 捏脊治病的穴位,小儿捏脊可以治什么病

    捏脊治病其实主要针对的是小儿,小儿不好带,总是爱哭闹,吃饭不香,其实都是身体抵抗力不好,免疫力地下引起的,而通过捏脊的方式,则能改变这些现状,让小儿变得越来越强壮,但是也有很多家长不了解捏脊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方法,到底应该怎样捏脊,捏脊治病

  • 艾叶泡脚的功效与作用

    在我国,艾叶是一种历史悠久,使用非常广泛的中草药材。在民间,人们用艾叶来治疗疾病,填饱肚子。还有的地方用艾叶皮驱邪辟毒。而在现代社会,艾叶仍然发挥着它的功效,用艾叶泡脚对身体非常有好处,用艾叶泡脚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呢?艾叶的主要药理成分为挥

  • 菱角的功效与作用

    菱角是一年生草本水生植物菱的果实,菱角皮脆肉美,蒸煮后剥壳食用,亦可熬粥食。菱角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及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具有利尿通乳,止渴,解酒毒的功效。1、补脾益气菱角生食有清暑解热作用,熟食则有益气健脾功效。2、抗癌菱角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