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王国三治疗心律失常经验

王国三治疗心律失常经验

赵立新 河北省唐山市中医医院

王国三主任医师是首批全国500名老中医之一,早年师从岳美中先生,业医50余载,在治疗心律失常上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疗效显著,现总结如下。

重视辨证论治

王国三在治心律失常时强调分清病因,根据症状、舌脉辨为心气虚、心阴虚、心阳虚及兼有瘀血、痰湿、气滞、气郁等情况,既解决主要矛盾,又随症选药,标本同治。临床上强调心气虚损为其根本病机,心阴血不足、心失所养导致心律失常多见,故常以益气养阴法为主治疗,使心主血脉功能得以恢复,而脉搏搏动正常。

基本方:太子参18克,当归10克,白芍15克,酸枣仁30克,柏子仁10克,远志10克,龙眼肉10克,龙骨、牡蛎各30克,紫贝齿40克。气虚甚西洋参易太子参,加黄芪24克;脾虚明显加茯苓15克,白术10克;阳虚明显加巴戟天、桑寄生、补骨脂。痰浊加瓜蒌10克,薤白10克,清半夏10克;胸闷憋气加枳壳6克;闷痛加元胡10克,郁金10克,川楝子15克。

其在临床上遇到心律失常的病人常常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常用炙甘草30克,仙鹤草30克~60克,以抗心律失常,效果不明显者加女贞子30克,土茯苓18克~30克。

注重调理气机

王国三在治疗心律失常的过程中,强调气为一身之主,升降失常势必导致百病丛生。有肝气不舒,肝气郁滞的常加郁金、川楝子、枳壳;有脾胃气滞的常加香附、木香、砂仁、鸡内金、焦三仙等;有腹胀常加大腹皮、厚朴;大便秘结者加瓜蒌、郁李仁、麻仁;嗳气者常加旋覆花、代赭石;心烦加栀子。

重视养心安神及重镇安神

心主神志,在王国三抗心律失常方当中安神是必用之法,他常用到枣仁、柏子仁、元肉等养心安神及龙骨、牡蛎、紫贝齿、龙齿、珍珠母等重镇安药,好急躁之人常加合欢皮、夜交藤等以安神,神安则悸止。

病案举例

亢某,男性,75岁。患者主因胸闷痛、心悸气短反复发作1年,加重伴气憋1个月就诊。患者1年前因劳累后出现胸闷痛、心悸气短反复发作,曾住院治疗,诊断为冠心病心律失常,平素常服扩冠药及抗心律失常西药,症状时轻时重。1月前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胸闷痛、心悸气短症状加重,查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频发室早(三联律),ST-T段改变。现最为痛苦就是感觉气上不来,也下不去。查舌淡胖,苔白腻,脉结代。辨证:气阴亏虚,痰浊壅塞。

处方:瓜蒌10克,薤白10克,清夏10克,太子参18克,当归10克,白芍15克,酸枣仁30克,远志10克,元肉10克,柏子仁10克,砂仁10克,枳壳6克,焦三仙27克,炙生草30克,女贞子30克,仙鹤草60克,龙骨、牡蛎各30克,紫贝齿40克。

二诊:患者诉胸闷痛明显减轻,气能接续,但诉晚上仍有憋醒的情况,王老在原方基础上加合欢皮30克,夜交藤30克,加强安神之力,使心神安定,诸症减轻。7剂后症状明显缓解。

猜你喜欢

  • 仲景论消渴

    蒋玉清 安徽省亳州市华佗中医院消渴为临床常见症状,它以口渴明显为主,但又不尽同于糖尿病,也就是中医所讲的消渴病,消渴病是以多饮,多食,多尿,消瘦及尿有甜味等临床表现,而《金匮要略》消渴篇,把口渴都归属于消渴,有口渴多饮,也有口渴不欲饮,但无

  • 手足口病病因应为风热疫气

    万柏松 河北省迁安市传染病医院手足口病自2008年开始在我国大范围漫延,并出现了一定数量的死亡病例。引起全国医者的高度重视,而此病在1981年才开始在上海被发现,中医古籍中没有针对性的记载,如何治疗手足口病?特别是中药能否发挥作用?是摆在中

  • 精工艺 细制作 —— 提高膏方疗效八步走(4)

    庞国明 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确立主方、选好药材之后,将要进行膏方的制作。膏方制作的工艺已经流传千年,工序繁复,要求严格,否则难达到“滴水成珠”的基本要求。俗话说,膏方补不补在医生,灵不灵在制作。如果工艺不精、制作欠细,必将直接影响到膏方的品质

  • 急性肾衰中医诊疗技术

    急性肾衰竭是一组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肾功能急骤(数小时或数天)、进行性减退,导致氮质血症、水钠潴留、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等临床综合征。本病属中医学“癃闭”、“关格”范畴。其病因病机包括疫毒犯肾、毒物伤肾、瘀石内阻、湿浊内蕴等。辨证分型热毒炽盛:

  • 精选药 适口感 提高膏方疗效八步走(3)

    庞国明 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在辨证施膏,正确确立主方之后,要合理选用药材。膏方旨在调养防复、缓图起效,与治病救危、务求速效有别,且需较长时间服用。因此,口感必须宜人,否则难以推广久服。选药组方时必须注意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用膏方不要和“治病救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