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毒不死”的例外与砒霜的药用价值

“毒不死”的例外与砒霜的药用价值

男子连吃5次砒霜自杀不死 医生估计产生耐药性

数月内5次服毒自杀,医生估计可能砒霜纯度不够或男子已产生耐药性

早报讯(记者李伟铭 实习生张媛媛)昨(14)日上午,一辆120急救车将一名服下剧毒砒霜的男子送往成都市九医院急救。医生护士跟该男子一打照面惊奇万分,这已经是该男子第5次服毒自杀被送进九医院,大家都是熟人了!该男子目前已无性命之忧,其超量服毒而大难不死的原因,医生称“不排除其对砒霜产生耐药性的可能”。

5次服毒都被救活

据一名参与抢救的护士介绍,该男子张某在短短三四个月内,已有5次服毒自杀的经历,每次都因及时被家人发现而被救活,其中几次都是吃的砒霜。九医院重症监护室的曾医生说,仅他一人就救过张某两次命。4月30日晚,张某吞下100片名为阿普唑仑的镇静药后被年迈的父母送到医院,5月3日才脱险出院,没想到这么快又进来了。

昨日上午,家人发现张某躺在床上昏迷不醒,床边放着一些不明胶囊,里面装着一些药粉。家人赶紧将张某送往医院抢救。经化验,证实他吃的是砒霜。

感情受挫一心求死

目前,张某经抢救已暂时脱离生命危险,但医生担心这并不是最后一次。在为张某身体治病的同时,医生还要为其治“心病”。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该男子一心求死?由于张某一直在重症监护室中,记者只从医生处简单了解到,张某自称在感情上受到巨大打击,再婚的妻子突然不辞而别还卷走了所有的钱财,让他万念俱灰。怕他再次轻生,父母几乎把他软禁起来,谁知他竟找来了砒霜,混在感冒药的胶囊里吞下肚。

不死奇迹原因未明

据医生介绍,普通人只要服下5毫克的砒霜就会出现中毒症状,38毫克就足以致人于死地。如果按照张某自称的数量,早就不知死多少回了。华西医院附四院中毒科医生专门会诊,发现张某整个消化道已被砒霜“烧伤”,并出现烧灼样疼痛,小便中也发现了排出体外的砒霜。

医生认为,张某能逃过这一劫,不排除其买回的砒霜纯度不够的可能。此外,因每个人的个体差异不一样,张某在多次服毒后,体内可能已经产生了高耐药性。

虽然砒霜一直以来与死亡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成了死神手中催魂夺命的重要利器。在19世纪的法国及一些欧洲国家,许多人选择了这种无臭无味的毒药来毒杀亲人,从而获得遗产。因此,砒霜又被叫做“继承粉末”。然而就是这种臭名昭著、令人谈之色变的剧毒药物,在20世纪末却摇身一变,成为了人类克服很多不治顽疾—癌症的希望。

时至今日,砒霜再次成为了世人关注焦点的原因令人惊奇不已。据路透社报道,美国《血液病学》发表的一项最新成果表明,砒霜制剂(三氧化二砷)作为单药治疗新近诊断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十分有效。砒霜制剂可诱导走上癌变“邪路”的细胞“改邪归正”,重新返回正确的发育轨道。另一方面,砒霜制剂能引导癌细胞“自杀身亡”,让正常细胞去清理其多余、有害、发育不正常的部分,从而使病人获救。

我国医学科学家根据民间验方,用砒霜提取亚砷酸,成功地治疗了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近年,砒霜已经在肝,肺、胰、胃、骨、淋巴、等器官实体肿瘤的治疗发挥作用越来越积极的作用。而且在全世界范围内,砒霜治疗肿瘤的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正在不断深入,相信不远的将来,砒霜将造福于全人类。

猜你喜欢

  • 夏天防风湿,生活小细节

    脾胃护理。中医认为,脾胃是后天的基础,是气血生化的源泉。脾胃主要运输水液。水分的产生不仅与脾胃密切相关,而且最容易对脾胃功能造成损害。因此,风湿病患者必须照顾好自己的脾胃,平时要避免暴饮暴食、嗜酒、吃辛辣、油腻、刺激等食物,尤其是贪凉喜冷。

  • 立夏养心,观花饮茶

    夏天属于火,与心相对应,所以夏天要注意心灵的调理。《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指出:“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意思是夏天要心平气和,保持快乐快乐的心情,让胸怀宽广,精神饱满。对待外界的东西要像含苞待

  • 把脉最佳时间

    第一个提倡早上脉搏的是《黄帝内经》中的“脉要精微”篇,其曰:“诊法常以平旦,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经脉未盛,络脉调匀,气血未乱,故乃可诊有过之脉。”这段话的翻译是:脉搏通常是在早上,此时人们没有工作,阴气没有干扰,阳气没有消散,饮食

  • 自汗、盗汗,调理汗证

    如果白天经常出汗,稍有活动就会加重,称为自汗,主要是由脾肺气虚引起的。常表现为气短乏力、身体疲劳、易感冒、面白少华,或伴有畏寒等症状。如果你在睡觉时出汗,醒来后停止,甚至弄湿衣服和被子,这被称为盗汗,主要是由阴虚引起的。常伴有手脚热、口干咽

  • 夜尿多,真的是肾不行了吗?

    68岁的老李患有大量夜尿症。他平均每晚起床5-6次,严重影响了他的夜间睡眠,白天没有精神。即使他白天去公园,他也只敢在公共厕所周围活动,严重影响了他的生活质量。和大多数病人一样,老李一开始只认为这是由于老年肾缺乏症,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