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丹溪学派创新说

丹溪学派创新说

朱丹溪,名震亨,字彦修,因居丹溪尊称为“丹溪翁”。生于元代至元辛巳年,卒于至正戊戍年(公元1281—1358年),享年78岁,婺州(今金华市)乌伤(今义乌市)人。元代著名医家,通儒精医,著有《格致余论》、《局方发挥》、《本草衍义补遗》等。其中《格致余论》是丹溪代表作,倡言“王道医学”,提出“相火论”、“阳有余阴不足论”等,临床上主张滋阴降火,善用滋阴降火药,故后世称其学为“养阴派”。由于朱氏医术精湛,国内医家誉之为“集医之大成者”、“金元四大家之一”等,其学术观点亦蜚声海外,15世纪时,日本成立“丹溪学社”,研究并提倡丹溪学说。

丹溪是典型的大器晚成者。30岁时,为救治母病,自学医学,除《素问》等经典外,主要是当时盛行的《局方》之学;36岁时,赴东阳从许谦攻儒学,不仅是道德修养的转折,也是思想方法的进步,为丹溪援理入医,阐述医学理论的思想基础;43岁时,往武林,师从罗知悌,乃得“学医之要,必本于《素问》、《难经》,而湿热相火为病最多,人罕知其秘者。兼之长沙之书详于外感,东垣之书详于内伤,必两尽之,治疾方无所憾。区区陈、裴之学,泥之且杀人!”47岁,学成而归故里,以其精湛的医技,开拓了新局面,从学弟子甚众,学而有成、有名姓可查考者,即有二十余人,加之其后的私淑弟子,自然形成别开生面的“丹溪学派”,传颂千秋,丹溪当然是一代大师。

赵良本,字立道,号太初子,元代大德—明代洪武(公元1304—1373年),享年70岁。自淳安迁浦江,遂入籍。自幼聪敏,其父爱之,命从丹溪游,受教医学,并深得养生之道,某御医荐至朝,授医学正,良本不受,独僻一室居,研究养生,至老须发不少白。娶妻乃原礼之姑。有《丹溪药要》行世。弟良付仁,亦通医学。赵氏发扬了丹溪有关养生之学说。

猜你喜欢

  • 急性脊髓炎中医适宜技术

    急性脊髓炎又称急性横贯性脊髓炎,是非特异性炎症引起脊髓白质脱髓鞘病变或坏死,导致急性横贯性脊髓损害。多发生在感染之后,炎症常累及几个脊髓节段的灰白质及其周围的脊膜,并以胸髓最易受侵。本病有三大临床特点:病损水平以下的肢体瘫痪;传导束性感觉障

  • 温中降逆治干呕

    王金亮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刘某,女,32岁。2009年7月9日初诊。半月来,经常恶心,吐涎沫,经医院诊断为神经性呕吐,服中西药未果。观其精神萎顿,面黄,就诊中干呕连连。舌淡,苔白,六脉沉细。治以温中和胃,降逆止呕。立方半夏干姜散:半夏10克

  • 详医嘱 服法当——提高膏方疗效八步走(6)

    庞国明 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膏方制备,“开路药”已服,脾胃功能得调,即可服用膏方。服膏调养当要遵医服用,如果医嘱不详、服法不当,膏方的疗效也会大打折扣。服用膏方时要注意以下几点。服膏季节 一般来说,服用膏方多在冬至即“一九”开始,至“九九”结

  • 邹润安论柴胡

    “邹润安论柴胡”作者为四川自贡怡康中医诊所王昆文。《本经》谓柴胡“味苦,平,主心腹,去肠胃中积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出新”。在《伤寒杂病论》中,组成含柴胡的经方共9个,而且至今仍是临床常用方,其中最著名的有大、小柴胡汤,四逆散,鳖甲煎

  • 急性肝功能衰竭中医适宜技术

    急性肝功能衰竭系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急性大量肝细胞坏死,或肝细胞内细胞器严重功能障碍,致短期内进展至肝性脑病的一种综合征。病情凶险,发病后12~24小时发生黄疸,2~4天后昏迷,并有出血倾向,见于暴发性病毒性肝炎、对乙酰氨基酚中毒、氟烷麻醉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