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难忘暑夏仙草粿

难忘暑夏仙草粿

林长华 福建省东山县作家协会

每年夏天,我总会思食闽南的解暑清凉小吃——仙草粿。

在闽南城镇,夏日的晨阳刚露,就有肩挑车载着“仙草粿”的小贩走街闯巷,吆喝:“卖仙草粿”、“仙草粿,好吃又退火……”此起彼伏的叫卖声抑扬顿挫,裹着热风,伴着蝉鸣,给暑夏增添了一种特殊的曲调。暑夏的一天上午,从国外回乡省亲的一位侨戚,到我家作客,我本已备好山珍海味要招待他一餐,没想到他听到久违的“卖仙草粿”叫买声,催促我说:“老弟,中午饭不用准备啦!快去给我买两碗仙草粿!”看着海外亲戚吃得津津有味,啧啧称好,我恍然大悟,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乡情乡味”的神奇魅力吧。

其实,风味小吃“仙草粿”没有米的成分,但闽南人喜欢加个“米”在“果”之前,也许是人们把它当作年糕,通过文字表达一种情感。仙草粿呈黛黑色,有着琥珀般剔透的光泽,芳香沁脾,形状颇像龟苓膏。食用时,把整块仙草粿用小刀或勺子划碎,放些红糖或者蜂蜜,食之甘甜清凉,暑热全消,一股“凉人衣襟骨有风”的感觉油然而生。

这种芳香可口,解暑清凉小吃如果亲手制作,需要花点工夫。先是把晒干的仙草洗净,加水与少许碱放锅中猛火熬煮约6小时,然后添加少许面粉浆,冷却后仙草胶质凝结成冻。500克仙草干品加500克淀粉可熬煮20千克仙草粿。仙草并非《白蛇传》中白素贞救许仙所采的仙草,而是一种草本类的小叶绿色植物,又名凉粉草,味甘、淡,性寒。具有消暑、解渴、清肺、利尿、降血压、解热毒等功效,在古今一些医书中有记载。

仙草出胶率高,它的发现十分偶然,民间有这样一段趣闻:一个炎热的三伏天,闽南有个樵夫上山砍柴,又饥又渴,来到一个山间小水潭,发现潭水结着一层薄冰,他甚感奇异:“这大热天因何有冰?”。他看到崖畔一种植物枝叶纷纷脱落,浸出黏液。他吃后,觉得又止饥又解渴。过后他采来一大捆枝叶猛火熬煮成羹,作充饥之物,因疑是神仙施赐,便取名“仙草”。至今在闽南和台湾等南方地区,仙草是人们防暑清凉的秘方,台湾嘉义县水上乡农民大都栽种仙草,当地成为台湾仙草大本营,每年采收一次仙草,每分地可收成1500至2000公斤。

猜你喜欢

  • 千金子与水稻的区别

    一提到中草药,很多人都说自己是“药盲”,往两个看起来十分相似的字或词或者外形可能其意思就相差很多,比如生活中常见的千金子与水稻的区别就让我们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千金子为大戟科植物续随子的种子;又名千两金,有逐水退肿,破血消癥,解毒杀虫的功效;

  • 中药火麻仁功效又是什么样的呢?

    我们中药很多都是草木的根茎等,也有很多是化学合成的物质,但还有一种,就是植物的种子,比如说火麻仁,火麻仁,中药名,桑科植物大麻的干燥成熟种子,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中南等地,本品呈卵圆形,表面灰绿色或灰黄色,有微细的白色或棕色网纹,两边有

  • 了解火麻仁种子是什么

    火麻仁这个可能大多数人都不是特别清楚它,那么应该熟悉它的兄弟叫做人人喊打,容易上瘾的大麻,是不是说的有点可怕,它其实为桑科植物大麻的干燥成熟种子,别名又叫大麻仁、火麻、线麻子,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后为火麻仁,火麻仁味甘,性平,

  • 乌柏根的皮到底是什么呢?

    不同的东西有不同的作用,就像某样东西上的不同部位,它们的作用可能不同,像乌柏根的皮,乌柏苦、微温、有小毒,有杀虫、解毒、利尿、通便的功用,而乌柏根的皮用于水肿胀满,有泻下逐水的功效,对水肿胀满,二便不通,用之有消除腹水功效,所以也有用乌柏根

  • 京大戟和红大戟的区别?

    家里老人几乎都有风湿病,每年都会帮他们买不少可以减少风湿疼痛的药,吃的药丸,贴的膏药几乎囊括了所有的药,每次去中药店选配药材时,中医们往往会加入一种叫红大戟或者京大戟的药草,这2种药材的主治功能相近,只是其配药量上面会有一定的差异,京大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