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抗心律失常药物在儿科急救中的应用:地高辛

抗心律失常药物在儿科急救中的应用:地高辛

适应症: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非洋地黄中毒所致房颤及房扑。但不能用于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逆传型。临床上对新生儿和婴幼儿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多首选地高辛,尤其对合并心力衰竭者。剂量:静注地高辛饱和量:新生儿0.04mg/kg,婴儿0.05mg/kg,儿童0.03mg/kg,先以半量静注,6-8小时后余量分两次静注,在12-24小时内完成饱和量。地高辛单独或与心得安或于异搏定联合应用可控制80-90%PSVT。对合并心力衰竭者尤为适用。主要缺点为复律时间长,平均为6min。副作用及注意事项:恶心、呕吐、头疼、眩晕、心律失常,严重者可惊厥、休克、昏迷、死亡。心肌炎及低血钾患儿易发生洋地黄中毒。PVST并发心源性休克,已伴有血液动力学变化者,地高辛见效慢,可加用多巴胺。有条件时宜采用同步直流电击复律。地高辛与心得安、心律平、胺碘酮、等合用时,需减少地高辛用量。禁忌症:高度房室传导阻滞、肥厚型心肌病、预激综合征并房颤、房扑和Kent束有效不应期<220ms者忌用。

猜你喜欢

  • 辨证分型不容否定

    皋永利 山东中医药大学关于“辨证分型”,中医界又有争论,反对意见认为,“辨证分型”会固化辨证论治的灵活性,有违辨证论治的根本精神,不利于中医临床思维的发展。笔者以为这是对“辨证分型”的误识。“辨证分型”对中医贡献巨大,不容否定。是对疾病基本

  • 三甲散治肝硬化腹水

    笔者从事中医临床15年来,体会到要学好中医,须多读经典,兼阅中医各家学说,博众家之长,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学古人之法之方很有必要,但师古而不可泥古,古法古方亦可新用。笔者将名医吴又可的“三甲散”用来治疗肝硬化腹水多例,均取得较满意的

  • 膀胱咳验案一则

    冯某,女,43岁,2010年10月13日初诊。患者主诉平素怕冷,遇寒则咳,咳则遗尿,已达五六年之久,秋冬季节加重。数年来,屡次求医,中、西药物服用颇多,然疗效欠佳,因友人介绍,故来就诊。刻诊见舌淡胖,苔白微腻,脉沉迟无力,右尺尤甚。脉症合参

  • 小儿心力衰竭诊疗技术

    充血性心力衰竭或称心功能不全,由于心脏泵功能减退,致静脉瘀血,动脉血液灌注不足,心脏不能充分排出足够的血量满足机体代谢和发育的需要而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多为心肌病变或结构异常使心脏负荷加重而引起,如不及时治疗,往往导致死亡。小儿各年龄期均可发

  • 明辨虚实治寒热

    魏文浩 魏斋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县中医医院“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载于《素问·至真要大论》。“寒之而热者”,指用苦寒泄热法治热证,病不愈反见热者,是指肾阴(真阴)不足之虚热,而非有余之实热;“取之阴”即治宜滋其肾阴(肾之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