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慢性支气管炎秋季需防旧病复发

慢性支气管炎秋季需防旧病复发

本报讯 (记者 邱曙东)眼下,天气逐渐由热转凉,昼夜温差变大。记者昨日走访沪上一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现就诊明显增多。专家提醒,一季节最容易发生4种与气象相关的疾病,需要谨慎预防。

据杨浦区延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贡东卫介绍,4种“气象病”是———

感冒:以14岁以下儿童、老年人、体质虚弱者为好发。应多休息、多饮白开水、多吃易消化的食物。切不可滥用抗生素,只有当感冒并发咽炎、支气管炎、肺炎时,才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加用抗生素。注意随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服,也可在季节变化前注射流感疫苗,体质较差或有基础疾病者应积极预防接种,让自身产生抗体。在感冒流行时可用陈醋熏蒸居室,经常使用冷水洗脸洗鼻,也有助于感冒预防。

胃病:胃肠道对寒冷刺激非常敏感。这一季节如不注意饮食冷暖,就会引发胃肠道疾病而出现反酸、腹胀、腹泻、腹痛等症。要特别注意胃部保暖,多参加一些锻炼活动,以改善肠胃道血液循环。注意少吃多餐,定时定量,戒烟禁酒,以增强胃肠的适应力。避免吃过热、过冷、过硬、过辣食物。

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这类疾病受气候季节温差影响,容易再次发作。对某些物质如花粉类过敏,也容易引起哮喘发作等。市民要做到常开门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加强户外活动,增强机体抵抗力;避免与过敏因素接触;良好情绪能增强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保持心理、情绪的良好状态也很重要。

心脑血管病:天气变凉,会引起血管收缩,使血压升高,还会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塞。脑力劳动者还会出现突然眩晕、剧烈头痛、视物不清、肢体麻木等症状,这都是脑血管疾病的表现。市民要保持科学的起居饮食和适量的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提高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

猜你喜欢

  • 胆道蛔虫症需要与上腹部其他急腹症相鉴别

    胆道蛔虫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以30岁以下的青少年较多。胆道蛔虫需要与上腹部其他急腹症进行鉴别,如胃痉挛、急性胃炎、胰腺炎、胆石症、胆道蛔虫和胆石症并存,有时很难识别。因此,当诊断不明确时,西医镇痛解痉,掩盖症状,延误诊断;中药因煎药费时,呕

  • 养神补心安眠类对药

    现代名医施金墨先生从医60多年,博览医籍。他在古今中外都在寻找。他学习严谨,医理透彻,临床经验丰富,疗效显著,尤其是善用对药。现总结施老治疗失眠的经验,介绍如下:辨证施治分九法。施老将临床上看到的失眠分为四种情况:睡眠不能;睡眠时间短,醒来

  • 肝胆同治,重点是疏肝

    胆石症是一种由胆汁沉积、胆道感染、胆道蛔虫病或胆固醇代谢紊乱引起的疾病。它是消化道的常见病和常见病。其发病率逐年上升,中国胆石症的自然人口发病率约为7.8%。据报道,胆结石与胆癌的发生有很强的相关性。随着胆结石数量的增加,胆结石的风险也在增

  • 复元活血汤

    组成 柴胡10克,瓜蒌根12克,当归9克,红花6克,甘草6克,穿山甲(炮)10克,大黄(酒浸)3克,桃仁(酒浸,去皮尖,研如泥)10克。功效 活血祛瘀,通络散结。主治 跌仆损伤,瘀血留于胁下,痛不可忍者,亦可用治肋间神经痛、肋软骨炎等

  • 论中医之肾

    肾脏之识众所周知,中医学的脏腑并非一个单纯的解剖学概念,而是一个器官和功能的集合群,相关概念也因而呈现虚实相兼、过于抽象,且只有放在传统文化的语境下才能准确理解。在脏腑学说中,肾具有四个功能:一是藏精,主生殖、生长、发育;二是主水;三是主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