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哪些孩子需要心理医生?

哪些孩子需要心理医生?

有些孩子虽然身体没啥毛病,但行为上却有很多问题,例如学习上的困难、社会交往方面的困难,还有情绪方面的问题等等。这些让家长非常头疼的问题,用传统的教育方法往往不能解决,这就需要请教心理专家。那么,心理学家能帮助孩子们做什么呢?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协和启迪心理咨询中心主任杨霞解释说,心理学家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哪些行为是孩子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哪些是低于发育水平的行为而需要矫正的,哪些行为是需要心理干预的,哪些行为是需要进一步发展提高的。所以,当家长发现孩子的行为与众不同并且不能适应环境时,先不要轻易给孩子下结论,而是需要找心理医生做一些检查、分析和诊断,因为有些孩子的行为是超常的,有些孩子的行为则是有问题的。例如,孩子2岁以内吸吮手指都是正常的,2岁半应该会说话,上一年级注意力能坚持20~30分钟,但是如果孩子一天只专心做一件事则是不正常的。

杨主任说,另外,心理学家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孩子的不正常行为,是心理问题、心理障碍还是心理疾病,像适应不良、胆小紧张、爱哭不合群等都属于心理问题;考试紧张综合征、口吃、计算困难等属于心理障碍;心理发育迟缓、抽动秽语综合征、多动症、孤独症等属于心理疾病。对于心理问题,需要家长和老师改变教育方法,给予孩子良好的生长环境。对于心理障碍,除了家长和老师要改变教育方法外,还需要对孩子进行心理训练和行为矫正。对于心理疾病,需要心理治疗,甚至需要药物治疗。

杨主任指出,孩子的心理问题一般表现在学习、情绪以及严重的行为问题等三个方面。其中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写作业拖拉、粗心大意、学了就忘、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自觉性差、生字记不住、计算时加号看成减号、左右颠倒、抄错数字等都属于学习方面的问题。情绪方面的问题包括紧张、胆小、爱哭、爱打人、粘人、挑食偏食、吃手、学校恐怖症、考试恐怖症、焦虑、怕黑、不能独处、不合群、急躁、爱发脾气等等。严重的行为问题有语言发育障碍、自闭、抽动症、多动症、尿床等。

杨主任强调,孩子出现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要及早看心理医生,在孩子的问题行为没有定型之前进行有效干预。

猜你喜欢

  • 免疫力低,常年小病不断,究竟该如何提高?

    这个免疫力啊,其实不光是西医的名词,在中医《黄帝内经》上说的是叫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也就是说你的免疫力充足,外部有的邪气呢,就不可能干扰或者侵袭你,经常生病呢,归根到底还是体内的正气不足。尤其指的是一些慢性病。因为正气和邪气是一对相对的概念

  • 身体没病,就是浑身没劲,是这三大原因导致

    今天跟大家说一说,那么从中医角度来说,主要就有三大原因,主要就是虚实,我们所说的虚呢,就是气血不足,或者是肝肾不足,那么每个人的体质是不一样的,有些人呢天生可能就是虚弱一些,有些人是因为后天因素,包括房劳过度啊,或者是工作上过于劳累啊,操心

  • 气血不足补好这三点,让我们元气满满

    那么中医来说呢,气和血是人体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看一个人呢,有没有精气神啊,主要是看这个气血是否充足,换句话说,如果我们的气血不足啊,就会导致许多疾病,就会产生许多临床不适的表现,那么我们一般大家都知道的就是这个补气血的枸杞啊,大枣啊。

  • 左归丸,右归丸到底补什么?千万别用错了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跟大家讲一讲出自于《景岳全书》的左归丸和右归丸的异同。那么首先我们来看左归丸这首方子主要解决的是真阴亏虚之证,那这首方子是张景岳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化裁而来的,那么因为此时的患者是一个真阴亏虚,六味地黄丸只是解决了肾阴不足之

  • 丢三落四,健忘四种病机导致,中医对症治疗

    那么健忘与生性迟钝,天资不足还是有不同的。历代医家认为健忘与心,脾,肾三脏密切相关,那么形成健忘的病机有哪些呢?今天我们就跟大家一块儿分享一下健忘常见的几种病机。首先就是我们这儿说的心脾不足了。心脾不足我们常见的就是失眠,健忘,心悸,怔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