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秋天我们应该怎么吃

秋天我们应该怎么吃

“秋季气候干燥,常常使人感到鼻、咽干燥不适。时如果能吃一些生津止渴、润喉去燥的水果,会使人顿觉清爽舒适。尽管懂得这道理,但又不知道如何做合理的饮食安排。健康周刊是否考虑为读者做一期关于秋季饮食的健康设计……”一周前,读者季先生就发来了这封言辞恳切的邮件。其实,秋季不光是有秋燥症,还是胃肠道疾病高发的季节。饮食稍微不慎,就会带来健康隐患。编者特请教了营养学会和本市医院相关专家,呈现给大家一个综合性的秋季营养食谱。

饮食重润燥益气

秋季养生保健必须遵循“养收”的原则,其中饮食保健当以润燥益气为中心,以健脾补肝清肺为主要内容,以清润甘酸为大法,寒凉调配为要。

平时要多饮水,以维持水代谢平衡,防止皮肤干裂、邪火上侵;多吃蔬菜、水果,以补充体内维生素和矿物质,中和体内多余的酸性代谢物,起到清火解毒之效;多吃豆类等高蛋白植物性食物,少吃油腻厚味。饮食上要尽可能少食用葱、姜、蒜、韭、椒等辛味之品,不宜多吃烧烤,以防加重秋燥症状。应贯彻“少辛多酸”的原则,肺主辛味,肝主酸味,辛味能胜酸,故秋季要减辛以平肺气,增酸以助肝气,以防肺气太过胜肝,使肝气郁结。可多食用芝麻、糯米、蜂蜜、荸荠、葡萄、萝卜、梨、柿、莲子、百合、甘蔗、菠萝、香蕉、银耳、乳品等柔润食物,也可食用人参、沙参、麦冬、川贝、杏仁、胖大海、冬虫夏草等益气滋阴、养肺化痰的保健中药制作的药膳。

在秋季,宜多食温食,少食寒凉之物,以保护颐养胃气。如过食寒凉之品或生冷、不洁瓜果,会导致温热内蕴,毒滞体内,引起腹泻、痢疾等,故有“秋瓜坏肚”之民谚,老人、儿童及体弱者尤要注意。

多吃梨子和甘蔗

在秋季里,带有保健医疗性质的水果,要数梨和甘蔗了。

中医认为,梨有生津止渴、止咳化痰、清热降火、养血生肌、润肺去燥等功能,最适宜于冬春季节发热和有内热的病人食用。尤其对肺热咳嗽、小儿风热、咽干喉痛、大便燥结症较为适宜。现代医学研究认为,梨还有降低血压、清热镇静的作用。高血压,如果有头晕目眩、心悸耳鸣,经常吃梨,可减轻症状。对于肝炎,肝硬化患者来说,梨子作为医疗食品经常食用也很有好处。但是,因为梨性寒冷,那些脾胃虚寒,消化不良及产后血虚的人,不可多食。

甘蔗有滋补清热的作用,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作为清凉的补剂,对于低血糖、大便干结、小便不利、反胃呕吐、虚热咳嗽和高热烦渴等病症有一定的疗效。劳累过度或饥饿头晕的人,只要吃上两节甘蔗就会使精神重新振作起来。但是,由于甘蔗性寒,脾胃虚寒和胃腹疼痛的人不宜多食。此外,适于秋冬季吃的水果还有苹果、香蕉、橘子、山楂等。

平补润补相结合

在进补过程中平补,这是根据秋季气候凉爽,阴阳相对平衡而提出的进补法则。所谓平补,就是选用寒温之性不明显的平性滋补品。另外,秋季阴阳虽相对平衡,但燥是秋季的主气,肺易被燥所伤,进补时还应当注意润补,即养阴、生津、润肺,采取平补、润补相结合的方法,以达养阴润肺的目的。

补肺润燥,要多用芝麻、蜂蜜、水果等柔软、含水分较多的甘润食物。一方面,可以直接补充人体的水分,以防止嘴唇开裂等气候干燥对人所产生的直接伤害;另一方面,通过这些食物或药物补养肺阴,防止因机体在肺阴虚的基础上再受燥邪影响,产生疾病。晨饮淡盐水,晚饮蜂蜜水,既是补水分、防便秘的好方法,又是养生抗衰的重要内容。

总之,秋季进补要甘润温养,既不可过热,又不能太凉,要以不伤阳不耗阴为度。另外,秋天每餐进食宜简不宜繁,这是由于人体阳气衰弱,胃气亦弱,每餐吃品种繁多的食物,不易消化,容易导致胃病。

秋令燥咳食疗方

秋天易患感冒而引起燥咳之症,其表现为干咳不止,无痰或痰少,痰中带血丝,并伴有口干、咽痛、喉痒、声音嘶哑、舌红少津等症状。以下几则食疗便方,对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百日咳等见燥之症的患者也颇为适宜,可以选用。

杏仁炖雪梨取杏仁10克,去皮打碎,雪梨一只去皮切片,同放碗内,加冰糖20克,开水适量,然后置锅内,加盖炖煮1小时即可服用,早、晚各1次。

银耳炖冰糖取银耳5克,漂洗后用冷开水浸泡1小时,撕碎,加入冰糖30克,炖煮至熟,每晚睡前食用。

川贝炖雪梨取梨1只洗净,横断切开,挖去核后纳入川贝末10克,然后将两块梨并拢用竹签固定,放碗中加冰糖20克,水适量,隔水炖煮1小时即可。吃梨喝汤,每晚1次。

蜂蜜萝卜汁白皮萝卜适量,洗净去皮,切碎,以洁净纱布绞榨取汁,每取50毫升,加蜂蜜20毫升调匀炖服,1日3次。

百合杏仁粥鲜百合50克(干品30克),杏仁10克去皮,打烂,粳米50克,同煮为稀粥,调蜂蜜适量温食,一日1次。

猜你喜欢

  • 脾胃不好,中医常用这三种方剂,看看适不适合你!

    那么首先第一个呢,就是四君子汤,我们叫四君子汤,四君子汤是中医补气虚的啊,在方剂学当中,补气虚的第一方就是生猪、茯苓、甘草四味药,那么这个可以补人体气虚,这里边呢,我要跟大家说一个是中医这个补气呀和祛湿的关系,一般来说,气虚容易生成湿气,湿

  • 肝郁脾虚反反复复,用药没效果,看看老中医怎么调理!

    这个患者呢,是一个50多岁的一个女性,她来的时候跟我说,就是这个体质状况,就是怕冷,乏力,有时候打嗝嗳气,有时候呢还有胸闷,总爱跟这个女儿生气,这母女俩也总吵架,晚上呢失眠,她这个。情况啊,他之前呢,到那个诊所去看过中医,也吃过一段时间中药

  • 手脚冰凉,肚子总咕噜噜响怎么回事?

    今天我继续跟大家分享临床案例,这是一个女性患者, 59岁,她的主要症状呢就是口粘腻,口渴口干,颈肩腰痛,还有那个大便粘呢,肠子咕咕响,怕冷,移动的呢就汗出,入睡困难,多梦啊,有时候经常做噩梦,眼前还有飞蚊症,容易眼睛流泪,还有手指麻,手指和

  • 春季肝火旺盛,这五大症状,可千万别不当回事!

    大家好,春天呢,中医认为属木,是一个万物复苏的季节,一些树木啊,草木啊都开始生长发芽了,那么这个时候呢,人体呢,也会出现这个木气偏旺的情况,人体的木呢,中医认为对应着我们的肝,肝属木,这个时候肝木偏旺,郁而化火的情况比较多见了,那么最近呢,

  • 口干,口苦,口臭,伴有大便干结,中医帮你祛除胃热

    这个患者是一个小患者,21岁,马女士,她是一个学生,她来的主要就是口臭,牙龈愿意出血,早晨起来口内出血比较明显,自己刷牙呀,漱口就觉得口里边儿有腥味儿,平素呢她吃饭是喜欢吃冷饮,大便还常常干燥,有点面红目赤,那么看她的舌象呢?就是舌红苔薄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