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治疗小儿夏季热的药粥制法防病

治疗小儿夏季热的药粥制法防病

夏季热是婴幼儿时期的特有疾病。主要发生于3岁以下的婴幼儿,发病季节多集中在6-8月份。多以婴幼儿随着夏季气温升高持续发热不退、口渴、多饮、多尿、汗闭或少汗为主要表现。中医认为是因为小儿脏腑娇嫩,阴阳稚弱,机体调节未臻完善,兼之先天秉赋不足或病后虚弱,患儿不能耐受外界酷暑的熏蒸,暑邪乘虚侵袭而发病。本病病程较长,夏季持续发烧不退可导致患儿抵抗力下降,极易并发其他疾病和影响婴幼儿生长发育,故家长必须重视。现介绍几则治疗小儿夏季热的药粥方,不妨一试。

荷叶粥:取鲜荷叶两大张,洗净煎汤500毫升左右,滤取汁加粳米30克,煮成稀粥,添加白糖适量调味,可早晚服食。本方有清热解暑之功,适用于夏季热发烧不退者。

葛根粥:取葛粉20克与粳米50克加水适量煮成粥,早晚服食。本方有祛暑清热,生津止渴之功,适用于夏季热发烧不退、口干烦渴者。

荷叶绿豆粥:取鲜荷叶1大张,鲜竹叶20片,洗净,二者煎水适量,取煎汁先煮绿豆20克至豆开花,再加粳米30克,煮成稀粥,早晚服食。本方有祛暑清热,和中养胃之功,适用于夏季热发烧口渴、食欲不佳者。

清暑益气粥:取西洋参1克,麦冬6克,石斛6克,知母6克,粳米30克,冰糖适量。先将麦冬、石斛、知母用布包加水煎30分钟,去药渣留汁,再将西洋参粉末、粳米加入煮成稀粥,冰糖调味即可,早晚服食。本方有清暑益气,生津止渴之功,适用于夏季热发烧持续不退、无汗或少汗者。

荷叶莲藕粥:取鲜荷叶1大张,鲜莲藕1小节,粳米30克,白糖适量。先将荷叶洗净煎汤500毫升左右,滤取汁,再将莲藕洗净切成小粒,与粳米一起加入汁中煮成稀粥,加白糖调味后服食,每天3次。本方有清热祛暑和胃之功,适用于夏季热,食欲不振者。

蚕茧枣豆粥:取蚕茧10,红枣15个,扁豆10克,粳米30克。先将蚕茧煎取汁500毫升左右,再将红枣去核、扁豆、粳米一起加入煮成稀粥,早晚服食。本方有益气清暑,健脾和中,适用于夏季热、神倦乏力、纳呆便溏者。

此外,家长对患儿应细心呵护,避免孩子中暑或受风热感冒;饮食宜清淡、凉润,宜食藕粉、葛粉、粳米粥之类,及西瓜、黄瓜、青菜等蔬菜瓜果类;长期发烧者应补充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物如鸡蛋、鱼、瘦肉末等;忌食辛辣刺激、肥甘油腻及不易消化的食物。

猜你喜欢

  • 仲景论消渴

    蒋玉清 安徽省亳州市华佗中医院消渴为临床常见症状,它以口渴明显为主,但又不尽同于糖尿病,也就是中医所讲的消渴病,消渴病是以多饮,多食,多尿,消瘦及尿有甜味等临床表现,而《金匮要略》消渴篇,把口渴都归属于消渴,有口渴多饮,也有口渴不欲饮,但无

  • 手足口病病因应为风热疫气

    万柏松 河北省迁安市传染病医院手足口病自2008年开始在我国大范围漫延,并出现了一定数量的死亡病例。引起全国医者的高度重视,而此病在1981年才开始在上海被发现,中医古籍中没有针对性的记载,如何治疗手足口病?特别是中药能否发挥作用?是摆在中

  • 精工艺 细制作 —— 提高膏方疗效八步走(4)

    庞国明 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确立主方、选好药材之后,将要进行膏方的制作。膏方制作的工艺已经流传千年,工序繁复,要求严格,否则难达到“滴水成珠”的基本要求。俗话说,膏方补不补在医生,灵不灵在制作。如果工艺不精、制作欠细,必将直接影响到膏方的品质

  • 急性肾衰中医诊疗技术

    急性肾衰竭是一组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肾功能急骤(数小时或数天)、进行性减退,导致氮质血症、水钠潴留、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等临床综合征。本病属中医学“癃闭”、“关格”范畴。其病因病机包括疫毒犯肾、毒物伤肾、瘀石内阻、湿浊内蕴等。辨证分型热毒炽盛:

  • 精选药 适口感 提高膏方疗效八步走(3)

    庞国明 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在辨证施膏,正确确立主方之后,要合理选用药材。膏方旨在调养防复、缓图起效,与治病救危、务求速效有别,且需较长时间服用。因此,口感必须宜人,否则难以推广久服。选药组方时必须注意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用膏方不要和“治病救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