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药用蒲公英的加工

药用蒲公英的加工

蒲公英又名黄花地丁、婆婆丁、黄花苗等,属菊科,为多年生草本植物,营养丰富,药用价值高,既可作为蔬菜食用,又可全草入药,是珍贵的药食兼用型植物。

一、采收

野生蒲公英一般在5~7月份采挖。采挖时用铁锨或尖刀深插地下,连根系挖出,抖挣泥土,晒干后贮存于通风处,以供药用。人工栽培蒲公英的主要目的是作高档蔬菜,一般在当作特蔬供应多年、生长发育开始衰败时,才于秋末一次采挖晒干供药用,其采挖和贮存方法同上。

二、加工

1.蒲公英素的提取:取蒲公英1千克(干品),拣净杂质,洗净,切碎,置于大锅中,加清水10千克,煮1.5小时,滤出汁液,再加清水7千克,煮1小时再滤出汁液。将两次汁液混合,静置24小时,抽取上清液,用石灰水处理。方法是生石灰块100~200克,加水浸没,放出热量后再加水,不断搅动,使石灰成乳状,稍停,待石灰小颗粒下沉后,取上层石灰乳慢慢倒入蒲公英汁液中,边倒边搅,调节pH值达11~12时,停止加石灰乳,继续搅拌20分钟,汁液中即析出大量黄绿色沉淀物。再静置24小时,待沉淀物沉到缸底后,抽去上清液,将沉淀物取出过滤、干燥、粉碎、过80目筛,即得蒲公英素粉(约50~60克)。可装入胶囊或散剂服用,成年人每次服用量为0.5~1克,1日3次。可用于治疗乳腺炎、淋巴腺炎、支气管炎、扁桃体炎、感冒发烧等多种疾病。

2.蒲公英块的配制:蒲公英(干品)、防风、荆介、面粉各1千克,板蓝根3千克,桔梗500克,清制草300克。将防风、荆介、桔梗、清制草一起研成细粉,过40目筛后与面粉混合。取蒲公英、板蓝根加水至与药面平,煎煮过滤,药渣加水复煮,取液、挤压、过滤,两次滤液混合,放锅内再煎,浓缩到4千克左右,冷却后与以上粉末拌匀。然后,用茶模压成方块,晒干或烘干(宜在60℃以下)即成。可用于治疗感冒发烧、头痛畏寒、咽喉肿痛以及咳嗽等症。日服2次,每次1块,水煎代茶饮。

3.蒲公英散的制作:蒲公英(炒)、血余(洗净)、青盐(研)各200克。瓷罐1只,放入一层蒲公英、一层血余、一层青盐,用盐泥封固,夏腌3日,春秋5日,冬7日,桑柴火煅烧,以烟净为度,冷却后取出碾成末即可。用于乌须生发,每次5克,清晨用酒调服。

4.蒲公英酒的加工:干蒲公英全草600克(拣去杂质,清洗,切碎,再晒去水分),米酒或烧酒1800毫升,白砂糖100克,同放于大瓶中,密闭保存于阴暗处1年以上,去渣取酒,即可饮用。可治疗气喘,有利尿、健胃、整肠、退火、化痰等功效。胃病应注意用量,每日1~2杯即可。

猜你喜欢

  • 煎好的中药能放几天呢?

    很多的朋友平时由于工作繁忙,在喝中药的时候喜欢一次性煮出好多来,然后用专业的塑封袋进行包装以后储存,然后平时在喝的时候,取出一份进行加热,这样会节约很多的时间,但是中药材长时间的存放以后,它的药效可能会有所下降,并且还可能会出现有霉变的可能

  • 铁苋菜价格与食疗功效

    铁苋菜,是乡下田间地头常出现的一种植物,很多农村人常把它当做下饭的菜吃,但是普通人却不知道铁苋菜也是一种很好的药物,铁苋菜:别名人苋、血见愁、海蚌含珠、撮斗装珍珠等,属大戟科铁苋菜属植物铁苋菜Acalypha australis L,以全草

  • 麻黄素是毒品吗?

    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黄麻素,人们对它褒贬不一 ,很多人对它产生抗拒和厌恶,其实只是因为我们对它认识不够全面,麻黄素是麻黄(Ephedra)中所含的生物碱,在古代中国医学的《伤寒论》中巳作为生草药用于治疗,1887年由长井长义进行了结晶分离,本

  • 一起了解下麻黄桂枝汤

    我们常说的中药其中有些是由很多不一样的药材组合在一起形成的,药材虽不同,但组合在一起却对治疗疾病有着更好的疗效,麻黄桂枝汤就是由不同成份组成的一种中药,它对人的身体具有神奇的保健功效,被广大的朋友们所信赖和推崇,麻黄桂枝汤在医学上也同样发挥

  • 知道麻黄根和麻黄的区别在哪吗?

    大家一看名字,麻黄根和麻黄根本就是一种东西嘛,名字相像的物种有许多,然而他们有时并不是同一种植物,就像麻黄根和麻黄两者的功效截然不同;我们来看一下麻黄根和麻黄的区别,麻黄,发汗散寒,宣肺平喘,能利水消肿;麻黄根,治阳虚自汗和阴虚盗汗;两者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