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冬季易引发的五官疾病

冬季易引发的五官疾病

冬季气候寒冷,空气湿度小,且多风雪天气,由于面部五官裸露在外,与种不良天气直接接触的机会最多,所以容易罹患多种疾病,应注意加强预防。

青光眼青光眼是以眼内压力升高、视乳头血流灌注不良、合并视功能障碍的常见致盲眼病。此病分先天性、原发性和继发性三种。除先天性外,后两种均以冬季发病率最高,尤其是在强冷空气过境后24小时内最容易诱发。这是气温降幅过大,使植物神经调节功能发生紊乱而干扰了血压,造成眼压波动所致。特别是65岁以上的老人,一旦发现眼部不适伴头痛头涨,反复出现视力模糊、虹视(看灯周围有彩圈)等症状时,就应及时去医院检查。

雪盲症又称雪光性眼炎,此病形成主要是因为太阳光中的强紫外线经大片雪地反射至人的眼部角膜,导致角膜损伤所致。研究表明,阳光中300微米的中波紫外线照射到雪地上,由其反射的阳光射到眼睛上,便可能引发雪盲症,出现畏光、流泪、红肿疼痛、奇痒及眼内异物感等症状。所以,大雪天若到野外去,一定要戴墨镜,防止雪地反射的强光刺激眼睛。

口角炎秋末以后,空气干燥、寒冷、多风,口唇也因为发干而感到不舒服,这时一些人常会自觉不自觉地用舌头去舔,而唾液暴露于干燥的空气中,就会立刻蒸发,结果是越舔越干,直接导致口唇、口角皮肤的干裂。因而在口角和黏膜的交界处,出现潮红、脱屑、皲裂、出血、疼痛、糜烂等症状,称为口角炎。这时若口腔中的细菌乘机而入口角处,就会引起口角发生炎症。所以,当冬天出现口唇干燥不适时,决不可用舌头去舔,而应用油性护肤品去搽抹,但不宜用甘油。

耳冻伤耳朵之所以最容易发生冻伤,与耳朵的构造有密切关系。因为整耳廓除了耳垂有脂肪组织可以保温外,其余部分只有很薄的皮肤包着软骨,里面的血管非常细微,保温能力极差。特别是冬季,耳朵因受到寒冷气候的刺激,耳部血管的血液供应比其它部位会少,末端血液循环障碍,气血运行不畅,因而容易发生冻伤。所以天冷时,应戴帽子或戴耳封,以加强对耳朵的保护。

鼻出血又叫鼻衄。出血多为一侧。主要是由于鼻腔黏膜内(尤其是鼻中隔前下方)的小血管常呈现扩张、破裂而致,几乎有半数以上的鼻出血皆源于此。冬春季节,由于气候干燥,鼻黏膜容易结痂,因而会产生鼻中不适感,有的人常有意无意地用手指去抠鼻孔,从而导致结痂脱落而出血。此外,冬季还是鼻炎、流感的高发期,因过敏导致的过敏性鼻炎或流感引起的发烧等原因,也容易诱发鼻衄。若能每天坚持用冷水洗鼻子数次,不但能增强鼻黏膜的湿润度,增强鼻黏膜的抗病能力,还可预防流感,避免鼻出血等发生。此外,饮食宜清淡,应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辛辣刺激之物,以免助热生火而诱发鼻出血。

猜你喜欢

  • 痔疮急性发作试试放血疗法

    痔疮的形成多因饮食不节,好食肥甘厚腻或煎炒燥热之物,以致胃肠燥热,伤津耗液,燥屎内结,长期积聚大肠;或因嗜酒成瘾,湿热下注,蕴聚肛门,致使经脉壅阻,筋脉驰纵,从而形成痔疮,反复发作。患者多辨证为实证、热证。刺络放血疗法就是针对实证、热证患者

  • 三脉同诊救危症

    雷鸣 湖南省常德市第二中医院患者邵某,男,63岁,农民。2009年3月21日上午在田间劳作时突发呆滞不语,约十分钟后又似乎清醒,而回家休息,时而烦躁,时而抑郁,渐至神志欠清,先后前往多家中西医院住院治疗,诊为“重症病毒性脑炎”,予抗病毒、抗

  • 小儿惊厥中医诊疗技术

    小儿惊厥是脑功能暂时紊乱导致神经元导常放电所致,为儿科常见症。一般以1~5岁小儿为多见。临床表现现为突然意识丧失,全身痉挛性或强直性、限局性抽搐,发作时间过久,可因缺氧引起脑组织不可逆性损害。中医学称之为“惊风”,由于发病有急有缓,证候表现

  • 决明子治石淋

    王业龙 安徽省岳西县王业龙中医诊所决明子味微苦微甘,性平,微凉。归肝、肾、大肠经。功能清热明目,润肠通便。《神农本草经》将决明子列为上品,谓其“主青盲、目淫、肤赤、白膜、眼赤通、泪。服益精光,轻身”。《日华子本草》言其“助肝气,益精;用水为

  • 倒换法治顽固性鼻衄

    魏文浩 魏斋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县中医医院倒换法,以金元刘河间(《宣明论方》卷十五)的倒换散为代表方。此方治癃闭不通,小腹急痛,无问久新。亦属关格之病。《诸病源候论·关格大小便不通候》指出:“关格者,大小便不通也。大便不通谓之内关,小便不通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