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乳牙健康需要预防奶瓶龋

乳牙健康需要预防奶瓶龋

奶瓶龋又叫哺乳龋,是发生于婴幼儿时期的急性龋。表现为上颌乳切牙(即门牙)的唇侧面,及邻面的大面积龋坏,牙齿患龋病后不能自愈(即不能再长好)。

我们经常会接到一些家长的咨询电话,询问孩子的牙齿在长出不久后逐渐变黄并一块块脱落是什么原因?这种现象在1至3岁的孩子中很常见,我们称作奶瓶龋。由于乳牙的钙化程度低,因此患龋后病情进展迅速,破坏面积广,并且治疗效果差。

奶瓶龋与喂养方式有关

奶瓶龋是怎样形成的呢?顾名思义这种类型龋病的发生与婴儿喂养的方式密切相关,当婴儿吸吮奶头时,来自奶瓶或母亲乳房的乳汁以及其他营养液体与除下颌前牙外所有的乳牙均接触。如当婴儿在睡眠时吸吮奶头,则乳汁等与上门牙的接触最多,上门牙表面的细菌可从乳汁等中得到丰富的乳糖或蔗糖营养而活跃生长,而在睡眠时唾液分泌量减少,流动速度明显变慢,对牙齿的冲刷清洁作用减弱,于是细菌发酵糖而产酸,逐渐在牙面上发生龋蚀。母乳喂养或奶瓶喂养均可导致奶瓶龋,而不良的喂养方式如喂养时间过长、喂奶次数频繁、夜间含奶瓶或奶头睡觉、添加含糖食品等都是奶瓶龋的发病原因。

奶瓶龋影响宝宝牙发育

奶瓶龋初期表现不易引起家长的注意。主要是在上门牙唇面的牙颈部形成一条白垩色脱矿带,随着龋蚀的发展,这条脱矿带的颜色越来越深,范围越来越大,环绕着牙齿,使牙硬组织剥脱,最后变成圆锥状,甚至形成残根。这样,不仅使乳牙的切割功能大大降低,而且随着病变加重,会引起牙髓及牙根尖病变,这时孩子会感到剧烈疼痛或牙龈肿胀、流脓,严重的还会影响恒牙的发育。一旦因龋蚀严重无法治疗,而将乳牙过早拔除,就会扰乱乳恒牙替换的生理规律,引起恒牙萌出秩序错乱,给孩子的牙发育带来不良影响。因此,一旦发现孩子有奶瓶龋的迹象,应及早带孩子去口腔科诊治。

妙招预防奶瓶龋

预防奶瓶龋,首先要讲究科学的喂养方法。在喂奶时不要放太多糖,喂食时应让小儿坐立,而不要躺着喂。喂食后应给孩子清洗口腔,去除食物残渣和乳凝块,喂食时间尽量在孩子睡醒后为好,不要睡前喂食,以免喂食后孩子很快进入睡眠状态无法清洁口腔。另外预防奶瓶龋还应做到以下几点:

1.幼儿长出第一颗乳牙后,家长就应开始为幼儿刷牙。最好是饭后和睡觉前进行,每日至少两次。

2.三岁以下儿童可用清水刷牙,三岁以上儿童可选用儿童含氟牙膏(不要选用成人含氟牙膏)。

3.使用牙线清洁乳牙邻面,每日至少一次。

4.让孩子养成喝白开水的习惯。不要让孩子嘴里含着糖水或奶液睡觉。

5.一岁半以上儿童应不再使用奶瓶喝水或喝奶。

6.从孩子长出第一颗乳牙后开始,应每隔3个月就带孩子去医院检查一次牙齿。

7.根据医生的建议,定期到医院使用氟制剂,以提高乳牙的抗龋力。

乳牙健康是婴幼儿健康成长发育的重要保证。各位家长如能坚持做到,就可以有效地降低奶瓶龋的发病率。

猜你喜欢

  • 晨起喝凉白开好吗

    晨起一杯凉白开是对还是错。很多人有早晨喝一杯凉白开的习惯,认为可以调节内分泌,还能起到润肠通便的作用。其实这种习惯是不正确的。中医认为,晨起正是阳气升发的时候,此时喝杯凉白开,好比正常工作的发动机泼上一盆冷水,这样做会大伤人体下焦阳气,对健

  • 泡脚对失眠有效果吗

    中医认为,人的足部有许多足三阴经和足三阳经的穴位,同时足底也是脏腑的重要反射区,再者脚为精气之根,所以用温热水泡脚,可以疏通经络,活血化瘀,散寒除湿,调理脏腑,平衡阴阳,对于脏腑功能失调所导致的失眠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 痰湿和痰热的区别

    痰湿的人都是肥胖,而且湿气比较重,特别容易出现困倦、疲乏、浮肿的表现,这种体质人都考虑健脾祛湿。痰热是偏于出现热的表现,有的患者会出现咳嗽、咳黄痰、胸闷气喘、大便秘结、小便黄的症状,而且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这种体质人就要考虑清热化痰了。

  • 腿抽筋是缺钙吗?

    其实腿抽筋与缺钙有一定的关系,但不是完全相对等啊,缺钙会导致腿抽筋,但是如果过渡劳累,比如我们平常不爬山,突然爬山了,然后夜晚回来以后就发酸,腿抽筋,肌肉抽筋,肌肉痉挛,这不是缺钙引起,而是肌肉疲劳引起的,所以这个腿抽筋不完全是缺钙引起的,

  • 吃完饭就想大便还拉稀是怎么回事

    吃完饭就要上厕所,大便不成型,跟脾胃虚弱以及肾阳不足有关。中医讲,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胃虚弱就不能收那水谷和运化精微,导致胃肠传导失常,或者因为肾阳不足,脾失温煦,导致运化失常,就会出现消化不良,吃完饭就要上厕所,同时还伴有大便不成形的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