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震后两种感染性疾病值得关注

震后两种感染性疾病值得关注

▲小心气性坏疽

据四川省卫生厅透露,截至5月18日6时,四川省已确认58例气性坏疽病体,并称58例均是原发病,均是汶川地震受伤的幸存者因为开放性伤口感染所致,目前已经隔离治疗,没有发现交叉传染的报告。

气性坏疽是由厌氧菌梭状芽孢杆菌(主要是产气荚膜杆菌)所引起的一种严重急性特异性感染。气性坏疽发展迅速,如不及时处理,病人常丧失肢体,甚至死亡。在唐山地震的第三天,一名32岁的幸存者被营救出来,但他的小腿严重破损,而且被倒灌的下水道污水浸泡时间较久。救援人员就地对其进行简单清创包扎后向外地转运,但因交通不顺利,途中他的伤肢肿胀明显加重,并向大腿及腹部蔓延,全身高热超过40摄氏度,神志逐渐模糊。到达某县医院时,医生将其下肢包扎打开时,伤口流出暗红色脓血,并有气泡溢出,伤周组织暗紫,已近坏死。医生意识到他是感染了特殊厌氧菌——产气荚膜杆菌,发生了气性坏疽。虽经全力抢救,这位从地震魔爪下被救出的年轻人,还是很快又被产气荚膜杆菌夺去了生命。

对气性坏疽,首先应紧急手术处理,在抢救严重休克或其他严重并发症的同时,须紧急进行局部手术处理。在病变区做广泛、多处切开(包括伤口及其周围水肿或皮下气肿区),切除已无活力的肌组织,直到具有正常颜色、弹性和能流出新鲜血的肌肉为止。术后保持伤口开放,用过氧化氢液湿敷,每日更换敷料数次。

需要提醒的是,有下列情况者应考虑截肢:伤肢各层组织均已受累且发展迅速;肢体损伤严重,合并粉碎性开放骨折或伴大血管损伤;经清创处理感染仍不能控制,有严重毒血症者。截肢部位应在肌肉未受累的健康组织处。截肢残端不缝合,用过氧化氢液湿敷,待伤口愈合后再修整。

其次,大剂量使用青霉素,可控制化脓性感染,减少伤处因其他细菌繁殖消耗氧气所造成的缺氧环境。待毒血症状和局部情况好转后,即可减少剂量或停用。对青霉素过敏者,可改用红霉素。

再次可使用高压氧疗法。在3个大气压纯氧下,以物理状态溶解在血内的氧比平时增加20倍左右,可提高组织的氧含量,抑制梭状芽孢杆菌的生长繁殖,并使其停止产生α毒素。但此疗法需要有高压氧舱的设备。

彻底清创是预防创伤后发生气性坏疽的最可靠方法,在伤后6小时内清创,几乎可完全防止气性坏疽的发生。即使受伤已超过6小时,在大量抗菌药的使用下,清创术仍能起到良好的预防作用。故对一切开放性创伤,特别是有泥土污染和损伤严重、无生活力的肌肉者,都应及时进行彻底的清创术,在清创后,一般应敞开引流,不做缝合。

病人应隔离,病人用过的一切衣物、敷料、器材均应单独收集,进行消毒。煮沸消毒应在1小时以上,最好用高压蒸气灭菌,换下的敷料应行销毁,以防交叉感染。

严防破伤风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杆菌所引起的一种急性疾病。破伤风杆菌广泛存在于泥土和人畜粪便中,它可通过破损的皮肤和黏膜而侵入人体,并在伤口深部缺氧环境,产生大量破伤风杆菌毒素,作用于神经系统,引起全身特异性感染。地震后的伤者,伤口极易感染破伤风杆菌;如果在受灾环境中分娩,无论产妇还是婴儿也都有感染破伤风的可能。

感染破伤风杆菌后一般在6~10天发病,也有伤后24小时或数周后才发病的,时间越短,症状越严重,病人的危险性也就越大。患者可出现强烈的肌肉收缩,首先是面部肌肉开始,张口困难、牙关紧闭,表情肌痉挛,病人出现“苦笑”面容;背部肌肉痉挛,头后仰出现所谓的“角弓反张”;如发生呼吸肌或喉痉挛,可造成呼吸停止,窒息死亡。

临床上,破伤风的治疗非常困难,死亡率高达20%~40%左右,而预防的效果极佳。所幸的是我国儿童计划免疫中包含有破伤风疫苗(白、百、破三联疫苗),凡接受过计划免疫的年轻一代,体内都有破伤风抗体,对防止破伤风能起到重要作用。

预防破伤风,首先要对伤口进行合理处理。人受外伤后,伤口被破伤风杆菌污染的可能性较高,但真正得病的人并不多。这是因为破伤风杆菌本身并不致病,只有当细菌大量繁殖,其产生的毒素进入血液后才会引起破伤风。破伤风杆菌是一种厌氧菌,细菌大量繁殖的条件是缺氧,这种缺氧环境一般只有在伤口外口较小、伤口内有坏死组织或血块充塞、局部缺血等情况时才会发生。因此,受伤后正确处理伤口、破坏受伤部位的缺氧环境是预防破伤风的关键。轻微外伤可先用冷开水或双氧水清洗伤口,然后用创可贴或消毒纱布包扎。如若伤口较深或有异物或暴露时间较久,一定要由医务人员进行彻底清创处理。

其次注射破伤风类毒素,伤后立即注射一针破伤风类毒素可刺激机体产生破伤风抗体,对于未接种过破伤风疫苗的人,十分必要;对于接受过疫苗的人,可起到强化作用,并无坏处。

第三,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对未接种过破伤风疫苗者非常必要,对确实接种过疫苗的儿童,并不必要。

猜你喜欢

  • 骨质疏松怎么办?可以试下食疗方法!

    骨质疏松,已成为我国名列前茅的常见慢性病,发病率逐年提高。现代医学对骨质疏松一直使用药物治疗和饮食保健的方法。那么如果患上骨质疏松应该吃些什么进行饮食保健?又有哪些食物是不适合平时食用的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骨质疏松发生的原因是什么?骨质

  • 这种当季水果不仅能乌发补肾,还能养颜抗衰!

    春夏之际,桑葚正当时。眼下又是桑葚上市的时节,对热衷于养生的朋友来说,这酸甜可口的果子,可是一味“良药”。早在两千多年前,桑葚就已是我国皇帝御用的补品,历代医家也极其推崇,在民间更是有“人间圣果”、“补血果”之称。中医将药食同源的中药称为“

  • 生活中那些可能加重湿气的坏习惯!

     夏季体内湿气太重,会导致我们身体不适、胃口不振、精神萎靡等症状。想要摆脱湿气,除了用一些中医祛湿方法祛除湿气外,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细节也需要注意。生活中的很多坏习惯,都可能会加重湿气。今天小编就跟大家聊聊,生活中那些可能加重湿气的习惯。会让

  • 中医药膳养生的分类与特点

    药膳养生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医药膳食疗是通过食物与药物的结合,以达到养生防病,滋阴壮阳,促进疾病病人康复等作用。那么中医的药膳养生都有哪些特点呢?药膳又是如何分类的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一、药膳的分类根据药膳的目的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种

  • 什么是紫苏?吃点紫苏对身体有哪些好处?

    紫苏在中国通常被用作传统中药,而日本人则主要将其用于烹饪,特别是在吃生鱼片时和食用刺身时。在我国一些地区,紫苏还被用作蔬菜或茶。紫苏是我国流传千年的名药,一片小小的叶子,就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并且有很多的部位都是可以食用,可以说全身都是宝。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