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为何山区老人多长寿

为何山区老人多长寿

在一次又一次的人口调查中,人们都可以看出这么一个规律,即居住在山区的老人普遍比较长寿。例如,位于巴基斯坦东部的罕萨,就是一个被崇山峻岭包围、时常云雾缭绕、终日空气新鲜的长寿村,该村2万人中,年逾百岁的有40多人,90岁以上的老人竟达数百人之多。在1992年国际自然医学会的年会上,我国广西的巴马瑶族自治县被确认为第五个“世界长寿之乡”。因为当时的人口普查结果表明,10万个巴马人中,就有30.8个百岁或百岁以上的老人。湖南省的平江县也素有“长寿乡”的美称,有专家曾对该县11名百岁以上寿星进行追踪调查,发现只有一人居住在县城,另外10人均生活在树木葱茏、依山傍水的山村。

为何山区老人多长寿?这首先得益于山区得天独厚的自然和气候条件。

众所周知,山区绿色植物多,植被较好,空气清新;尤其山区多瀑布、喷泉、雷雨和闪电,所以空气中负离子含量高,而负离子具有促进新陈代谢、强健神经系统、提高免疫能力的功效,是一种“长寿素”。此外,山区生态环境较好,没有工业污染,也少有噪声,是鸟语花香和美丽的自然景观。

山区的气候也益于人的长寿和健康。气候也可以按垂直高度来划分,即使在同一个地域,由于海拔高度不同,气温、湿度、光照等气候要素也不同,对人体健康和寿命的影响就有所不同。在一定的高度范围内,“高者其气寿,下者其气夭”(《素问·五常政大论》)。现代气象与保健学研究也表明,地势较高的山区,季节的气温变化小,冷暖适中;云雨多,利于避暑;气压低,可增强人的呼吸功能。不过,也不并是山越高越能长寿(海拔太高,因空气缺氧还会导致高山病)。我国学者研究发现,山区的许多寿星大多不居住在山顶上,而居于山间或山腰低洼处,从居地到山顶,一般都有200多米的距离。

其次,山区老人多长寿还与特定的人文环境、衣食住行及心理因素有关。

山区的人文环境也非常好,民风淳朴,人们勤于并善于劳作,暴力犯罪事件较少,人与人的关系也比较和谐,普遍没有不良的嗜好。受居住环境的限制,生活在山区的人们从小就有劳动的习惯,长年的劳动锻炼,使他们拥有强健的身体,很少生病,以至于进入耄耋之年,还不知老之将至。劳动强度较大,导致山区的人们在粗茶淡饭中也能保持良好的食欲,晚上也有较好的睡眠。山区水质清新,植物性食品丰富,寿星们长年饮用山泉水,爱食野菜野果,也善于采食草药,有着用之不竭的天然的自我保健食源和药源。此外,山区人与世无争、随遇而安的乐观性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也容易使他们成为长寿之星。(霍寿喜)

猜你喜欢

  • 萎缩性胃炎为什么越来越好治了,中医来跟大家说说大实话!

    萎缩性胃炎其实没有那么严重,也不需要那么多担心。之前说过就是萎缩性胃炎,我们把你监测十年, 20年, 30年,你也没有癌变,也不会癌变,在这个过程当中,除了监测呢,身体出现异常症状的时候进行一些调理,那么再一个就是饮食生活方式要做一些共同的

  • 胃息肉就是癌前病变吗?应该怎么调理

    在临床跟患者交流的时候吧,有时候有一些误区,比方说就感觉胃息肉就是癌前病变,一定要把它切掉。其实跟大家说一下,在临床上85%到90%的都属于胃底这个腺体息肉,那么这类胃息肉胃癌的几率是非常低的。那么所谓的胃息肉啊,一般来说是发生在胃壁里面的

  • 萎缩性胃炎中医能调理好吗?

    怎么才能够控制萎缩性胃炎不进一步发展,那么这个话题其实是一个很久远的一个话题,在上个世纪的50年代吧,整个医学啊都在研究这个萎缩性胃炎啊,因为当时发现这个萎缩性胃炎有一定的癌变率,当时的研究方法呢也比较简单,由于萎缩性胃炎当时认为就是缺少胃

  • 肝气郁结,心烦爱上火,这样改善最有效

    大家去看中医经常会听到肝气郁结这个词儿,那么实际上就是我们在目前这个社会,我们这个时代吧,生活一些节奏问题,所以说肝气郁结的人确实比较多,年龄大,年龄小都有,那么肝气郁结呢,其实中医这四个字其实分很多种,比方说肝郁脾虚啊,肝郁肾虚啊,还有肝

  • 大便排出费劲,这四种症型看看你是哪一种

    在临床上会遇到许多这个排便困难的人,尤其是有一些患者大便并不是很干燥,也没有成块成球,甚至大便是条状的,或者是不成型的,但是呢,去了厕所以后呢,却便不净使劲又排不出,那么有时候这样患者会一天去好几次厕所,甚至七八次厕所啊,严重影响了这个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