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小儿腹泻中药方剂

小儿腹泻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

【辨证】湿热。

【治法】淡渗利水,清利湿热,健脾燥湿。

【方名】止泻汤。

【组成】匾蓄7.5克,瞿麦7.5克,车前子7.5克,木通5克,滑石7.5克,通草7.5克,党参7.5克,赤苓7.5克,白术7.5克,生甘草5克,莲肉7.5克,扁豆7.5克,薏苡仁7.5克,木香2克,黄连5克,罂粟壳3克,白头翁7.5克。

【用法】水煎服,6个月以下患儿分6日服,1岁以内分4日服,1岁以上分2日服,日服3次。

【出处】宋从有方。

中药处方(二)

【辨证】脾虚热,胃失和降。

【治法】健脾和胃,清热利湿。

【方名】止泄灵。

【组成】车前子(微炒)32克,泽泻(炒炭存性)64克,木瓜24克,胡黄连24克,焦白术24克,炒扁豆24克,生山药24克,党参16克,广木香16克,葛根16克,桔梗9克。

【用法】共研细末过筛,瓶装备用,开水调服,日服3次,3-6个月者每次1.2-1.5克,6个月-1岁服1.5-2克,1岁1个月-1岁8个月服2-3克,1岁8个月-2岁服3-4.5克。

【出处】胡安黧方。

中药处方(三)

【辨证】湿热泄泻。

【治法】清热除湿,敛阴固肠。

【方名】龙牡三石汤。

【组成】煅龙骨30克,煅牡蛎30克,生石膏30克,,寒水石30克,滑石30克。

【用法】煎汤化水,频频进服,日服1-2剂。

【出处】李志山方。

中药处方(四)

【辨证】脾胃虚弱。

【治法】补中益气,健脾止泻。

【方名】健脾粉。

【组成】党参120克,甘草30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面,筛为散。2岁以下每次1-2克,日服2次,2岁以上加量,6岁以上者,每次3克,日服2次。

【出处】郑振华方。

中药处方(五)

【辨证】喂养失节,饥饱无时,损伤脾胃,健运失司。

【治法】消导止泻。

【方名】消导止泻汤。

【组成】佛手5-10克,山楂5-10克,麦芽5-10克,连翘5-10克,白术5-10克,陈皮3-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出处】朱永厚方。

中药处方(六)

【辨证】脾胃嫩弱,喂养不当,损伤脾胃。

【治法】消食和中,燥湿健脾。

【方名】建食和中汤。

【组成】建曲6克,山楂6克,苍术6克,麦芽9克,茯苓9克,陈皮5克,法夏5克,厚朴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上方系1岁左右小儿用量)。

【出处】汪鑫涛方。

中药处方(七)

【辨证】饮食不节,脾郁不舒,运化失司,湿邪内停。

【治法】醒脾和胃,渗湿利水。

【方名】新加胃苓汤。

【组成】苍术10克,白术10克,茯苓15克,猪苓15克,泽泻15克,车前子15克,桂枝7.5克,厚朴7.5克,陈皮7.5克,炙甘草7.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出处】柴国剑方

猜你喜欢

  • 气机不调这四种表现,看看你中招了吗!

    百病生于气,这四种气机失调,中医帮你改善。老百姓有一句话叫人活一口气,这最近呢,我对这个中医的气啊,也有不少体会啊,从自身也好,从患者的角度来讲,中医的气,其实首先跟大家说的,要讲究一个平衡,什么平衡呢?叫升降出入,简单说就得有出气,有进气

  • 脾胃虚弱远离这五点,让你的脾胃恢复

    第一点就是运动,缺少运动的人会脾虚,这一类病人呢,我跟大家说的是什么特点呢?比方说你吃得非常好,三餐规律,但是我就是不运动,为什么会脾虚呢?这个就是中医讲的气血是需要运行的,也就是气不是死气血要活血,你这个运动呢,会改善这个气血,如果你不运

  • 萎缩性胃炎在临床频发,中医这样调理

    今天跟大家再聊一聊这个慢性萎缩性胃炎,这个我在临床上是经常见到的啊,这个疾病啊,它的病因和病机啊,用中医来说呢,可能会更好一些,目前西医在这方面萎缩性胃炎的治疗啊,有一些黏膜保护剂,还有一些微量元素啊,对治疗可能有一定的作用,但是也不是效果

  • 上热下寒还是寒热错杂?中医帮你辨证调理!

    首先说一下这个寒热错杂症啊,这是中医一个症型名词,这个大家比较容易理解,就是身上既有寒症,又有热症,有哪几种情形呢?其实在临床我们常见的类型,一种就是湿热证,这个湿热证呢,我们说中医体内有湿热之邪,患者就问,我湿热为什么我还怕冷,这个就是取

  • 脾虚这四大症型

    脾虚呢,大家在临床都比较熟悉了,患者去看病的时候,大夫都会说脾虚,脾虚包括气血不足,包括脾气虚,包括胃阴虚,包括脾气虚是不是夹有湿盛,这个呢,在临床上大家要多了解一些,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脾虚就补脾,就补气血,平常日吃点黄芪,是不是气血就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