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油盐酱醋亦影响药效

油盐酱醋亦影响药效

日常生活中,人们离不开油盐酱醋等调味品。最近英国赫特福德郡药物学研究中心发现,许多调味品也会影响药物的疗效。

有些植物类食油,如橄榄油等可增强降脂药物的效果;动物油,如猪油、羊油、鸡油等可增强体内脂肪储存,而降低某些治疗药物及降脂药物的功效。食物中的油脂能降低某些抗生素的药效,如能使四环素、强力霉素降低药效分别为50%和20%。

吃盐过多可导致高血压,因此食盐可降低降压药、利尿药、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药物的疗效。所以在服用降压药、利尿药、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药物时,病人应尽量少吃盐。

酱含有大量的钙、镁离子,若在服用四环素族抗生素药物时,大量食用了酱,酱中的金属离子将与四环素族抗生素络合,形成的络合物不易被胃肠道吸收,会降低其抗菌效果。此外,在服用优降宁等药物治疗心血管疾病时,不要吃酱油,否则会引起恶心、呕吐等副作用,不仅降低药物效果,还会加重患者痛苦。

醋的pH值在7.0以下,呈酸性,若与碳酸氢钠、氢氧化铝、胰酶素、胃舒平等碱性药物同服,可因酸碱中和而降低药效。此外,在服磺胺类药物时应忌食醋,因为磺胺类药物在酸性条件下溶解度降低,可在尿路中形成磺胺结晶,产生尿闭和血尿等损害。

有些人吃中药汤剂怕苦,常加糖调味。其实,吃中药不能滥加糖,因为糖会抑制某些退热药的疗效,干扰维生素在人体内的吸收。如中药的化学成分很复杂,其中的蛋白质可与含铁、钙等元素和其他杂质较多的红糖起化学反应,使药剂中的某些有效成分凝固、变性。这样不但会影响药效,而且还可能危害健康。

酒料

酒是生活中常用的作料之一。酒能引起血管扩张,与降血压药,如利血平、心痛定等同用易出现低血压,严重时可危及生命。酒能增强降血糖药物的作用,引起低血糖。酒还会增加机体对地高辛等药物的敏感性,导致洋地黄中毒。酒可加重水杨酸类解热镇痛药的副作用,引起胃肠道不良反应,如诱发溃疡或引起急性出血性胃炎等。因此,在服用上述药物时,尽量少用料酒,更不能饮酒。

食用碱是厨房中常用的作料之一,呈碱性。因酸碱中和作用,会使酸性药物药效降低,故不能和酸性药物(如胃蛋白酶、稀盐酸等)合用。

猜你喜欢

  • 久病重病当辨奇经

    秦淑芳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奇经八脉学说自古迄今,一直是中医学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内经》以来,历代医家论著虽代有疏发,但多散在而不详,一些医家在临床实践中,往往把奇经理论归属为十二经或脏腑理论的从属部分而存在,把它在理、法、方

  • 四磨汤治胃脘痛

    王金亮 山西平遥中医院四磨汤出自宋代严用和之《剂生方》,方精药专,由人参、槟榔、沉香、乌药四药组成,具有破滞降逆,补气扶正之功,主治正气不虚,肝气横逆,上犯肺胃所致之气逆喘息,胸膈不适,烦闷不食之证。观当今之世人,多精神压力大,或见情绪失调

  • 扶阳复阴治虚痞

    潘树和 河北省承德市中医院《伤寒论》曰:“满而不痛者,此为痞。”痞即闭塞不通,心下(胃脘部)有堵塞不适之感。《景岳全书·痞满》:“痞者,痞塞不开之谓;满者,胀满不行之谓,盖满则近胀,而痞则不必胀也。所以痞满一证,大有疑辨,则在虚实二字。”“

  • 贮存好 防霉变——提高膏方疗效八步走(7)

    庞国明 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膏方要长期服用,膏方的包装储存直接影响膏方的疗效。如果膏方贮存不当,服膏时就会存在安全隐患问题。为了使膏方在服用期间保质而充分发挥药力以达到调补的目的,膏方的存放方法至关重要。在膏方制作后,首先让其充分冷却,才可加

  • “邪不可干”亦须避之有时

    刘刚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011年10月21日《中国中医药报》载“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一文,笔者认为,从养生学角度,强调扶正气的重要性是可以的,但是从《内经》原意来看,“正气存内”仅是“邪不可干”的基础之一。我们应当以《内经》天人合一的思想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