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柔者寿长

柔者寿长

春秋时代的老聃,世称“老子”是位伟大的思想家。他的老师常枞,学问极其渊博,对许多问题都有奇特的而独到的见解。一天,常枞病了,老聃前往探望。其间,有一段对话,对后世的影响怎么估量也不会过高:

“你看,我还有牙齿吗?”常枞张开嘴巴让老聃看,之后问道。

“没了!老师,您的牙齿都掉光了。”老聃看了看,摇头地回答。

“那么,还有舌头吗?”常枞吐出舌头问。

“有。老师,您的舌头还在。”老聃据实回答。

“您懂我的意思吗?”常枞进而探问。

“坚硬的已经掉了,而柔弱的却仍存在。”老聃思索了一会,领悟地答道。

“好!好!正是这个意思。”常枞高兴地肯定。

在老师的启发下,老聃悟出了“柔弱可胜刚强”的思想。于是,“柔克刚”的哲学命题问世了。

是的,牙齿是人体最为坚硬的,再硬的食物遇上它都得望风披靡,可它常年累月地与食物“硬碰硬”,有的疼了,渐渐地松动了,有的从中间折断了,最后一个个地掉了;而舌头虽软弱无比,却长存着。这个事实告诉人们:刚强者命短,柔软者寿长。

柔为何能长寿?原来,柔就是心平气和,从容不迫,不焦不躁,因之,气血通畅,各个脏嚣运转自如,较好地协调内在和外在环境的关系,使人体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常处于一种有规律的缓释状态,自身(包括心脏和血管等)的健康也就得到了有效保障。

而“刚”者则正好与之相反,刚愎自用,恣肆随意,喜怒无常,置生理过程于非常状态,影响健康,尤其是发生激烈对抗的时候,欠缺迂回精神,亦欠缺妥协精神,非要拼个死活、争个高低不可,置自身于应激状态,这岂能不折寿?

这就是“柔”为何寿,而“刚”为何夭的奥秘所在。

明代养生学家吕坤,在他的《呻吟语》中告诫人们:“天地万物之理,皆始于从容,而卒于急促。”并说:“事从容则有余味,人以容则有余年。”

著名人口学家、曾任北京大学校长的马寅初先生,一生历尽艰难,可他遇事从容,处世乐观,曾书写一幅对联以自勉:“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他于101岁仙逝,正是一生从容自若的心境,使他虽处境多难而能长寿。

明乎此,我们再看现实生活中的老人群体,凡长寿者,绝大多数性格温和,而性格暴躁者则少之又少。这,也是“柔”而长寿的重要例证。

猜你喜欢

  • 溃疡性结肠炎,中医如何调理?

    我们中医概括为这种叫里急后重,然后,吃东西也不容易消化,总感觉容易打嗝,口里边总是有这种酸腐的气味。舌体胖大,边有齿痕,但是颜色是淡暗的,苔黄白而腻,脉沉缓无力。就是这样一位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这一段时间病情比较重,那么今天我通过这则案

  • 甲状腺结节怎么保守治疗?

    她平时的一些临床表现,整个人体质偏于消瘦,但是体力没有什么问题,脖子这一块,没有什么不舒服的,就是感觉消化功能不好,总感觉胃部胀满不舒服,不爱消化,稍微吃点凉东西,有可能就造成胃脘部的一个疼痛,甚至有一些打嗝,嗳气的这种表现。平时大便秘结,

  • 腺结节 增生,胀痛刺痛,中医教你调理

    这是一位中年的女性患者,他患有这种乳腺的结节已经很多年了,那么在几年前呢,他通过手术的一个办法切除了乳腺的结节,因为这种乳腺结节是多发的,所以说没有办法完全的清除,现在这种乳腺结节又长大了,医生告诉她又该手术了,她就不想手术,她现在的表现倒

  • 胃胀、鼻塞,肺胃湿热之症

    这位患者是一位男性的患者,来的时候告诉我,他有鼻窦炎,鼻塞,流黄浓浊涕,这是鼻窦炎典型的表现,有的时候严重,鼻塞了,严重的时候影响睡眠,甚至说头晕脑胀的。流这种黄色的鼻涕,那平时,他还有胃病,说有慢性非萎缩性的胃炎,平时的表现,就是上腹部的

  • 肝血虚,肝阴虚,肝气郁滞,肝出问题怎么办?

    今天呢,我给大家讲一讲肝的问题,因为在我们治疗过程当中啊,总绕不开肝,因为肝呢主疏泄,所有的脏腑的运行都有赖于肝气的疏通,如果肝气郁滞,肝的功能弱的话,或者是过强的话,都会引起其他脏腑的运行失调。第一呢,我们先讲肝血虚,中医讲的肝藏血,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