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名医经验何以传承难?

名医经验何以传承难?

“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是现代医学用来检验治疗方法和药物的经典科学实验方法。这种方法是一种相对比较客观的科研方法,它含有“随机”、“双盲”、“安慰剂”和“对照”等诸多环节,如此严谨和严格。同时还需要每个病人的大样本,才可证明疗效可靠,所以西医把它奉为“圣经”。国内外医学杂志无不以之作为评价论文水平高低的标准,甚至中医界也开始追随。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用它来当作一把“金尺子”来衡量中医,就会把中医的理论方法定为“不科学”,把中医的疗效说成不能重复,常常使中医确切的临床疗效过不了“科学”关。

这套试验方法虽然为西医学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却已些古旧、过时、僵化和片面。因为它是发源和用于流行病学的试验,而现代疾病谱与数十年前的流行病学已有很大的变化。已经有人对“安慰剂是一个谜团”提出类似的质疑。

笔者曾与一位澳大利亚政府医院消化专家合作,于1995年在当地医院做了一个“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用中药治疗丙型肝炎”,第一期40个病例,效果很好,论文发表在《澳洲医学》杂志上。接着做扩大的多中心大样本的350个病例的临床试验,疗效就下来了。当初我在其中一个试点看病人的时候,我就怀疑这种试验是否合适:澳洲丙型肝炎病人本身多数是年轻时注射毒品而感染的,生活方式和习惯都有问题,再加上治疗期间不限制饮酒,饮食因素不考虑,病人中各种因素差异很大,中医辨证更有阴虚、阳虚、湿热、脾虚等之分。后来我还是得出了中医的结论:350个病人用西医的观点来看是感染肝炎病毒的同一种疾病,但用中医的观点来看却是350个不同病的病人。“病无常形,医无常方,药无常品。”怎么能用一种中药来治疗350种不同证型的疾病?

可见这个“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并不符合中医“辨证论治、治疗个体化”的理论,最主要的是不符合疾病本身的客观规律。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理论上是十分科学的、公正的,几乎没人能够提出反对意见。由于中医与西医是两个不同的医学体系,认识和治疗疾病的角度都不一样,其评价方式就应有所不同,单用西医的方法和标准来评价就易出现片面的结果。这一试验方法在实际操作中有以下局限:

1.过度侧重标准化疾病和标准化治疗,忽视疾病的个体化因素

在做治疗消化溃疡的试验中,胃镜检查有的人溃疡面积有0.5cm2,有的人1.5cm2,则平均溃疡面积为1cm2;有的病人20岁,有的人60岁,平均为40岁;有的人常便秘,有的人常腹泻;有的人嗜辛辣,有的人好烟酒,有的人素食;有的人患有抑郁症,有的人属于乐天派。如果这些重要的干预疾病好坏的因素都不考虑,肯定会影响药物的疗效。严格说来,每个个体的病人都是不同的,有个体体质的强弱差异,有对治疗方法和药物反应性的不同,很少有人会按照书本上的疾病标准来患病的,正因为临床疾病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治病的结果最终却要落实到个人。世界上不会有两棵相同的树,也不会有两个相同的人,严格来说不会有两个完全相同的病人,因此对照试验就比较牵强,更不用说要大样本,几千几万人来对照了。但无论如何,疾病有诊断标准和相同的病理基础,这样做可以从西医的“疾病”上得出结论,但落实到千差万别的“病人”身上就勉为其难了。

2.过度侧重疾病的特异性因素(或强调疾病的单因素性),忽视疾病的非特异性因素(或忽视疾病的多因素性)

做肝炎 试验,如果只注重病毒、转氨酶,对于消化系统的疾病、慢性疲劳综合征、饮酒、情绪因素等不考虑。对胃溃疡如果只看溃疡病理,而对于情绪因素、饮食习惯、职业、生活习惯不考虑,对有人情绪紧张、有人正在假期不考虑,对其他因素如胆汁分泌、前列腺素、肠蠕动情况等不考虑。须知,疾病的非特异因素往往在一定的条件下会成为影响疾病的主要因素。肝炎主要因素是病毒,但如果肝炎病人还饮酒,酒就可能变成疾病发展的主要因素了。从临床的角度看,几乎每个疾病都是多因素的,只如果当作单因素来看待、处理和治疗的话,无疑易使结论成为偏见。

3.过度侧重具体疾病,而忽视从整体对人的行为方式进行调整

在治疗胃溃疡时,只注重溃疡的愈合,而不注意病人情绪的调整、饮食习惯的改变、体质的锻炼、职业的更换、居住的环境、身体其他疾病的治疗等。患一种疾病往往还兼有其他疾病是非常常见的,人体内各组织器官的相互影响是很密切的。如果对这些重要的相关因素都不加考虑,那么治疗方法和研制出来的药物往往是作用单一或短期有效的,且药物的副作用大、复发率高,即所谓的“治标不治本”。副作用出现的本身又是降低疗效或引起其他疾病的重要因素,这与治病的目的不符。

4.对“疾病”和“病人”以偏概全

用一个“安慰剂”的概念,强把人体疾病的身心不可分割的因素分开。单纯治疗局限的实质性的器官结构病因病理改变的疾病,而盲目忽视现代疾病中精神心理因素对这类疾病的重大影响,完全违反了中医的“神形合一,阴阳和谐,心身兼治”的符合人类健康和疾病规律的理论。

人类的疾病是四大因素合一的结果:精神心理情绪、体内器官功能紊乱、体质强弱和个体差异器官组织结构病理改变。西医强调将第4个因素作为疾病的惟一因素,完全无视其他3个同样重要的因素,并且只治病而不注意调理人的其他影响健康的因素,并单凭此而衡量诊断、治疗效果,这种以偏概全的科研方法,必然对人类的健康和疾病产生许多不准确的结论。

西医规定了许多“科学法则”,但实际上病人是不会按照“科学”来患病的。西医虽然靠着这些法则取得了成就,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治标不治本的事时有发生。用科学方法研制出来的西药有如下共同特点:副作用较大,使用化学药物单体,治疗针对性局限;治疗后复发率高;长期服西药导致其他疾病的诱发,药物经常被淘汰。

最近又有一种西药出了问题: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中心于2005年7月29日将荷尔蒙药列入致癌物质名单内,指出现时全球无数妇女采用的荷尔蒙补充治疗法,容易导致妇女患癌症。该中心指出:今年的研究有证据显示,需要将妇女更年期常服用的荷尔蒙药有“可能致癌”归入“致癌”的类别内。专家又进一步研究荷尔蒙补充疗法与乳腺癌的关系,发现妇女一生中患乳腺癌的概率是1/7,但如果长期服用荷尔蒙药的话,患乳腺癌的概率会提高为1/6。

该中心以前的研究也指出,如果将雌激素和黄体激素一起服用的话,会导致肺癌。而新近的研究表明,若将雌激素和黄体激素一起服用,还会轻微增加患乳腺癌及子宫颈癌的机会。专家指出,10%的妇女在生育年龄(20岁~40岁)服用的一种避孕药,使妇女患上多种癌症的机会超过原先的估计。

又有报道:科学家们指出,随着各国科学家通力合作,越来越多的疾病相关的基因资料被送入一个名为OMIM的资料库。借助于资料库,医生可以避免以往“经典诊断经典治疗”的模式,而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开展“个性化”的精确治疗。2003年12月,英国的一份报道指出:心脏病专家首次将6种心脏药物(每种都低剂量)放进一个胶囊,并建议所有50岁以上的男性服用。临床研究发现心脏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大大减少。这是现代医学在实践中向中医的预防和复方用药思路靠拢的结果。

综上所述,“科学方法”实践的缺陷,必将导致“科学结论”的缺陷。笔者不是反对这种方法,而是认为这种方法是片面的,人类的健康和疾病问题是同时要靠西医和中医两种方法来操作的,中医的方法研究中医的病(精神+功能+体质+病因病理=病人),西医的方法研究西医的病(主要是病因病理,器官组织的实质改变=局部意义上的病),如果单用一种并以此衡量,就会以偏概全。

当然,即使使用这种方法来检验中医的治法和方药,许多都是仍然通得过的。至于是否一定要经过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这对中医来说意义不大;即使做出无效的结果,中医也不应介意。因为中医理论方法的核心是整体观和个性化的辨证施治,与西医传统的常规标准化大样本研究方法有抵触,相信终将会有更科学的方法出现,来证明具有强大临床疗效的中医药系统的价值。

猜你喜欢

  • 这三类咽喉炎的患者,去耳鼻喉科等于白去

    这个咽喉炎呢,有哪几个表现呢?第一个呢就是咽痒,咳嗽,有些患者就是嗓子特别干,有些就是特别容易受刺激啊,冷空气也好,或者是这个有一些气味也好,你就会刺激得特别咳嗽,而且咳嗽的比较厉害,一般咳嗽厉害呢,痰都特别少。这样的患者有许多呢,就会去做

  • 最近耳鸣患者越来越多,看看你属于哪种!

    大家好,耳鸣呢是我们临床非常常见的一个症状,中医认为耳鸣啊,跟耳聋之间有密切的关系,就是轻的患者我们叫做耳鸣,重的就会出现耳聋,听力减退。耳鸣呢,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尤其在一些老年人,耳鸣这个病呢还是应该引起大家注意。耳鸣呢一般有这样

  • 经常后背疼,千万不要忽视,可能是它引起的!

    不少患者啊,都有这个后背疼的表现,有的患者除了后背疼之外,包括颈部疼,头疼,还有一些腰疼等等。是不是得了冠心病?其实真有这样的病例,后背疼可以是冠心病,但是呢,所以说要做一个心电图排查就可以了,颈椎病可以后背疼吗?也可以,所以说这个后背疼啊

  • 胆汁反流总是反反复复治不好怎么办

    前几天在门诊的时候呢,接诊了一位胆汁反流病的患者,嗯,来找到我的时候呢,说很多医院都去看了,药也吃了挺多啊,就是总是治疗效果不好啊。我觉得这个病人也挺复杂的,我就看了一下他服用的药物啊,结果我一看他的药物呢,主要是这个啊,我们叫拉唑一类药物

  • 阴阳两虚应该怎么补?中医来告诉你!

    所谓的阴阳两虚就是你既有阴虚的症状,同时又有阳虚的症状。前一段时间有一个患者来看诊,他说自己在冬天的时候感觉特别的怕冷,穿的比别人就是特别厚,总是感觉自己后背凉,腰凉,腿凉,脚凉,甚至是屁股都是凉的,就是穿得再多都感觉不到热乎,有一种就是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