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药对胃疡散治疗消化性溃疡

药对胃疡散治疗消化性溃疡

福建省漳州市医学科学研究所的游峰医师采用药对胃疡散治疗消化性溃疡35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江苏中医药》2005年第26卷第1期中对此作了报道。

将该病患者65例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内服药对胃疡散进行治疗。药对组合为:桂枝与白芍,黄芪与贝壳,黄连与吴茱萸,川楝子与延胡索,海螵硝与象贝母,瓦楞子与甘草,白芨与三七。以上药物混匀粉碎成细末,过200目筛,经浓缩加工后装入胶囊,每粒0.3g。每次4粒,每日3次,餐前半小时服。1月为1疗程。1个疗程后复查胃镜,对已治愈者,每晚予药对胃疡散内服1次,维持治疗3个月。对照组内服法莫替丁20mg,每日2次,早晚服用。1个月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复查胃镜,对已治愈者,继续服法莫替丁20mg,每日1次,维持治疗3个月。

经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7.2%,对照组总有效率83.3%。经统计学处理,2组间总有效率、复发率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

中医学认为,该病多由于长期饮食不节,劳倦内伤,损伤脾胃,加上七情剌激,导致肝胃不和,气滞血瘀,胃膜不生而成。据此,游峰医师针对该病“虚瘀并存”的病理特点,自拟药对胃疡散施以标本同治,补虚祛瘀,疗效较好。该方以辨证论治理论为基础,以药对组合为特色,依据四气五味、升降浮沉、虚实补泻、脏腑气血等合理配伍。方中共运用了七组药对:黄连(寒)与吴茱萸(热),桂枝(走)与白芍(守),黄芪(升)与贝壳(降),三七(通)与白芨(敛),海螵硝(收)与象贝母(散),瓦楞子(咸)与甘草(甘),川楝子(气)与延胡索(血)。游峰医师认为,药对间通过相互反佐,消除了药证间的格格不合,很好地防止了过寒伤阳、过热伤阴、过升易呕、过降致泄等。以上所作的临床疗效观察结果表明,药对胃疡散治疗消化性溃疡确实有较满意的疗效。

猜你喜欢

  • 丢三落四,健忘四种病机导致,中医对症治疗

    那么健忘与生性迟钝,天资不足还是有不同的。历代医家认为健忘与心,脾,肾三脏密切相关,那么形成健忘的病机有哪些呢?今天我们就跟大家一块儿分享一下健忘常见的几种病机。首先就是我们这儿说的心脾不足了。心脾不足我们常见的就是失眠,健忘,心悸,怔仲,

  • 下肢水肿,水液代谢失常,一方辨证消肿

    首先是肺,我们都知道肺有通调水道,宣发肃降之力,如果肺的通调水道宣发肃降之力降低,就会导致水液代谢功能失常,出现水肿的临床表现,第二个就是我们说的脾,脾有运化水液功能,如果脾的运化功能降低,水湿内停,停于肠中,就会出现腹泻,在这种情况,水湿

  • 五心烦热,盗汗便秘,可能是阴虚火旺

    大家好,那么今天一同跟大家分享一个案例,我们来一块儿看。患者男,23岁,自述长期盗汗,大便闭结。在诊疗的过程当中,我们看到的是患者五心烦热,盗汗的同时面赤心烦,口干口渴,小便黄,大便闭结。舌脉是什么样呢?舌红苔黄,脉细数。从这个临床表现来看

  • 脾虚湿气重,大便不成形,一方健脾祛湿。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一首方剂,出自于《太平惠民和剂局》的参苓白术散。这种方子所主治的病症就是中焦脾胃气虚。因运化水液功能降低,水湿内停太严重而出现的脾虚湿盛之泄泻,对于这样的病症,临床表现会有什么?患者所描述的主要临床表现就是这个病

  • 慢性萎缩性胃炎,这几个临床表现要知道

    说到这个病因,它引起的原因比较多,比如说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还有我们说的酗酒和一些药物的因素,都可以使胃粘膜表面反复的受损,因为这样的反复受损,久而久之导致了以胃黏膜上皮和腺体萎缩,胃酸分泌减少,消化功能减弱出现的一系列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