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冬病为何要夏治

冬病为何要夏治

本报记者 谭欣

冬病夏治是我国传统中医特色疗法之一,《内经·四气调神大论》中有“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山东省济南市中医医院呼吸科主治医师谭镇岳告诉记者,这种思想成为后世“冬病夏治”的理论依据。

根据“春夏养阳”、“天人相应”的原则,夏季阳气旺盛,人体阳气也达到四季高峰,尤其是三伏天,人体腠理疏松开泄、荣卫通达,这时进行穴位敷贴,即选用辛香、逐痰、温阳、驱寒的中药,研细末用生姜汁等调成糊状做成药饼,用胶布固定在穴位上,可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时,药物最易经由皮肤渗入穴位经络,直达病所,起到驱除伏寒、防止冬季寒邪肆虐机体,鼓舞正气、预防疾病的作用。

谭镇岳向记者解释,冬病是指好发于冬季的疾病,即因正气虚弱,感受风寒而诱发,以现代呼吸系统疾病最为常见,包括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过敏性鼻炎、变异性咳嗽等辨证属阳虚为主,或寒热错杂以寒为主的患者;也适用于怕冷、怕风、平素易感冒或冬季反复感冒的虚寒体质患者,以及风湿、类风湿疾病患者。

谭镇岳介绍,贴敷时操作规范至关重要。一是医师的操作。穴位取肺经及夹脊穴为主,辨证加减。不同疾病,贴敷的具体时间也有所差异。二是药物从加工制作、组方配伍到临床配穴,都必须遵循中医理论指导。药物配伍要灵活运用,他举例:“以呼吸系统疾病来讲,多以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细辛、生姜作为基本方,结合临床经验和地域特点等进行加减。”那么地域不同,药物加减有什么变化呢?他介绍,南北方气候差异较大,同一疾病,不仅贴敷组方有所调整,甚至同一药物用量也要因地制宜。谭镇岳建议,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可参考以下方案,药物以白芥子、延胡索、甘遂和细辛为基本组方,白芥子通过炒制或者调整其配伍比例以控制其对皮肤的刺激程度,其余药物均采用生药。必须提醒的是,患者和有健康需求的人群,应首先了解自己病史和体质,确定属虚寒体质后,方可请中医师制订适合自己的贴敷方案。

当然,许多适宜冬病夏治的疾病并不仅仅局限于在伏天贴敷。例如处于急性发作期的呼吸系统疾病,还应结合中西药物治疗,才能达到最佳疗效。谭镇岳又以风湿类疾病举例:“中医理论认为寒湿三气杂合而为病,除了采取三伏天贴敷,还应配合其他中医疗法。我院将贴敷及穴位注射、冬季膏方等特色疗法相结合,疗效显著,特别受患者欢迎。”

猜你喜欢

  • 经常排气怎么调理

    大家好,有人问他说天天放屁,他说排毒,这个天天放屁呢有很多原因。第一个就是首先从西医讲肠道菌群失调,第二个便秘,但是这俩是相关的,便秘有可能就是肠道菌群失调形成的。然后第三个肠炎或者可能有一些更严重点,可能有肠癌的反应。那么从中医辩证来说是

  • 肝火、心火、肺火、胃火、脏腑有火如何辨别?应怎样调理?

    我们今天呢给大家呢简单的来说一下。那么第一个肺火,肺呢是为娇脏,既怕寒又怕热。受寒之后,寒气入里就会化热。就是我们讲的肺火,有咳嗽呀、痰黄这些表现,感冒加重之后浑身发热,然后灼伤肺经,会出现什么呢?就刚才说的那种肺火,甚至如果重的话,咳痰有

  • 脑梗复发的前兆

    大家好,脑梗呢是我们现在比较多发的一个病,发作之后症状轻的还好,症状重的呢整个的影响都比较大。而且它还有一个什么问题呢?非常容易反复的发作。那么它反复发作呢就是有几个表现常见的啊,一个是四肢麻木。从中医讲它是一个血瘀的表现。当它这个血液运行

  • 气血两虚怎么补

    大家好,我们常说气虚,血虚,气血不足。那么今天呢跟大家说一下,解释一下,气虚和血虚都是什么样的,中间关系是什么。那么气虚是我们非常常见的。因为最开始吧,首先出现的往往是气虚,像劳累受寒之后,那这个气就不足了,就风吹一下特别凉了之后伤气,特别

  • 阴虚阳虚怎么分辨,怎么调理

    大家好,今天呢给大家说一下关于阴虚和阳虚的区别的问题。那么首先从症状区分来讲,阴阳其实它是代表寒热。我们讲说阴虚则热,阳虚则寒。当阳气不足的时候,就会出现形寒肢冷。怕冷的情况。就有人讲说我气虚也冷,阳虚比气虚要重,它也有气虚的这些表现,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