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流行性感冒用药

流行性感冒用药

常见症状

1.起病急,病程短,有接触史。常有发热,体温有时高达39-40℃,一般持续2-3天后渐退,发热常伴畏寒。

2.乏力、头痛、全身酸痛。

3.不同程度的鼻塞、流涕、喷嚏、咽痛、干咳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可与高热畏寒同时出现,部分轻型流感可仅有上感症状。

4.胃肠型流感以恶心、腹痛、腹泻、呕吐等胃肠道症状为主要表现。

常用中成药

1.风寒型

恶寒发热,头痛,肢体酸痛,无汗或少汗,鼻塞喷嚏,流清涕,咳痰稀白,苔薄白,脉浮紧或浮数。治宜:辛温解表。宣肺散寒。可服用:风寒表实感冒冲剂、川芎茶调口服液、柴胡饮冲剂、杏苏二陈丸、杏苏止咳冲剂等。

2.风热型

发热,微恶风寒,汗出,头痛咽痛,口干欲饮,鼻塞涕浊,咳痰黄稠,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或滑数。治宜:清热解表,化痰止咳。口服用:风热感冒冲剂,感冒退热冲剂、银翘解毒丸、桑菊感冒片、羚翘解毒丸、银黄口服液、清金止嗽丸、羚羊清肺丸、板蓝根冲剂、菊蓝抗流感片等。

3.湿困脾胃型

多发生于夏秋之季,症见恶寒发热,头痛身重,口淡无味,胸闷纳呆,或见恶心呕吐,腹泻或大便干,苔腻。脉濡数。治宜:解表清暑退热。可服用:暑湿感冒冲剂、藿香正气丸、藿香正气水、暑热感冒冲剂、清凉冲剂、千金茶、甘合茶、万应甘和茶等。

4.虚证感冒

发热但热势不甚,阵阵恶寒,甚至蜷缩寒战,四肢不温,全身乏力,语音低怯,自汗,苔白,脉浮无力或沉细无力。治宜:扶正解表。可服用:防感片、参苏防感片、参苏理肺丸、屏凤丸、荆防败毒丸、复芪止汗冲剂等。

常用西药

发烧者,可服阿斯匹林0.3克,每日1-3次服,或扑热息痛、安乃近等均可。

有流涕、打喷嚏等症状,可服用扑尔敏4毫克,每日3次,或苯海拉明25毫克,每日3次、或息斯敏10毫克,每日3次。

若属重型流感,出现高热,谵妄,抽搐,或气急、呼吸困难等表现,当及时送医院就诊。

猜你喜欢

  • 健脾祛湿解毒治脓疱性细菌疹

    马建国 山东曲阜第二人民医院蒋某,女,51岁。2010年12月3日初诊。述其2010年3月以来,在无明显诱因情况下,双手掌指、足底开始起粟粒至高梁粒大小水疱,密集或散在分布,不久即变成黄绿色脓疱,有痒热感,反复而发9个月。其间曾去几家医院检

  • 浅说风为百病之长

    王兵 中国中医科学院“风为百病之长”源自《黄帝内经》,《素问·风论》曰:“风者,百病之长也,至其变化乃生他病也。”王冰注曰:“长,先也,先百病而有也。”《素问·骨空论》亦曰:“风者,百病之始也。”外感六淫,风淫为始,风邪为外感疾病初起的主要

  • 五苓散治秋泄

    何钱 贵州省江口县人民医院五苓散出《伤寒论》,原书将泽泻、猪苓、茯苓、白术、桂枝捣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如法将息。现代多做散剂吞服,每服3~6克,或作汤剂水煎服。小儿可根据体重、病情等控制剂量,但一般不宜过轻。贵

  • 清上镇下治耳鸣耳聋

    孙国印 孙君山 湖北省十堰市郑家沟社区卫生服务站李某某,男,36岁。2010年5月20日初诊。耳鸣,耳聋2周,伴头晕目糊,口苦咽干,五心烦热,易怒,舌苔黄腻,脉细数。此乃肝肾阴虚,肝胆火盛,热扰清窍所致,治疗宜清少阳郁热,滋阴镇下并用。处方

  • 经方时方合用治愈颈淋巴结结核

    李蒙 湖北中医药大学笔者跟随戴天木教授坐诊,深有感触,现摘录其用经方时方合用成功治愈颈淋巴结结核一例,以飨同道。王某,女,61岁,2010年5月4日初诊。自述右颈至锁骨上肿胀不适一月余。一月前发现右颈至锁骨上有一串珠样肿块,约5cm×3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