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清热解毒滋阴降火治口疮

清热解毒滋阴降火治口疮

张奇文 山东省卫生厅

小儿口疮以齿龈、舌体、两颊、上腭等处出现黄白色溃疡,疼痛流涎,或伴发热为特征。若溃疡面积较大,上覆糜腐,称为口糜;溃疡只发生在口唇两侧,称为燕口疮。本病可单独发生,也可伴发于其他疾病之中。婴幼儿较为多见,预后良好。若体质虚弱,则口疮反复出现,迁延难愈。

本病在辨证上,一要辨虚实。起病急,病程短,口腔溃烂及疼痛较重,局部有灼热感,或伴发热者,多为实证;起病缓,病程长,口腔溃烂及疼痛较轻者,多为虚证。二要辨脏腑。舌上、舌边溃烂者,多属心;口颊部、上腭、齿龈口角溃烂为主者,多属脾胃。在治疗上,实证治以清热解毒;虚证治以滋阴降火,引火归原。

风热乘脾

症见口颊、上腭、齿龈、口角溃烂,甚则满口糜烂,周围焮红,口臭涎多,因疼痛而拒食,烦躁不安,或伴发热,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红、苔薄黄,脉象浮弦数。此为外感风热邪毒,内应脾胃,上熏口舌所致。治法:疏风清热解毒。方用凉膈散:黄芩9克,连翘12克,栀子7克,大黄5克,芒硝5克,竹叶6克,薄荷7克,甘草3克。若大便不实者,可用泻白散:藿香7克,栀子6克,石膏10克,防风6克,甘草3克。

若为口疮实证伴发热者,也可用以下验方:大青叶、鲜生地黄、生石膏、芦根各15~30克,玄参、赤芍、丹皮各6~10克,甘草3克。

本证可用锡类散少许,涂敷患处,1日2~3次。

心火上炎

症见舌上、舌边溃烂,色赤疼痛,心烦不安,口干欲饮,小便短黄,舌尖红、苔薄黄,脉数。此为心火炽盛,邪热循经上炎所致。本证以口腔局部症状为主,一般无发热等全身症状。治法:清心泄热。方用泻心导赤汤:黄连5克,生地9克,竹叶9克,木通3克,甘草3克。若口渴甚者,可加生石膏12克,天花粉9克以清热生津。若尿少者可加车前子9克,滑石9克以利尿泻热。外涂青梅散(见鹅口疮),1日3~4次。也可用冰硼散少许,涂敷患处,1日2~3次。

虚火上炎

症见口腔溃烂、周围色不红或微红,疼痛不甚,反复发作或迁延不愈,神疲,颧红,或潮热盗汗,手足心热,口干不渴,舌红、苔少或花剥,脉象细数。治法:滋阴降火,引火归原。方用甘露饮(见鹅口疮)加肉桂1克。外涂口疮散(见鹅口疮)。若久泻或吐泻之后患口疮,治宜气阴双补,方用七味白术散加味:人参5克,茯苓6克,白术9克,藿香叶6克,木香4克,葛根12克,甘草3克,乌梅5克,儿茶0.5克。

猜你喜欢

  • 阳气不足百病生,阳气不足有哪些症状

    首先呢,一个就是唇舌无力,可能临床上很多人都不会注意,怎么知道这个舌头和嘴唇儿没有力量呢?其实在这点上,中医我们常说的懒言少语,不愿多说话,这也是唇舌无力的一个表现。还有一点呢就是。舌头有齿痕,包括嘴唇的干裂,嘴唇的颜色的改变,这些都可以说

  • 患者排便困难无力,中医一招帮你打通

    这个患者是一个王女士, 28岁,她的主诉便秘症状有十余年,这个患者是大便呢,平常是三五天一次,最近这患者发现呢,就是她有便意,但到厕所的时候就没有力气排出,爱出汗,气短,大便其实不是很干硬,成条形的,有时候会有黏滞不爽,有胃胀,有腹胀的一些

  • 胃糜烂不吃药能自愈吗?做到这三点好得快

    这个是临床上消化系统一个比较常见的疾病,很多原因都可以造成糜烂性胃炎,比如说我们的常见的是胆汁反流啊,对我们的胃黏膜造成损害,可以造成这个糜烂性胃炎,具体来说,在胃镜下为什么称为?糜烂为什么有时候称为浅表,简单跟大家说一下,就是浅表吧,他这

  • 晨起口臭伴有反酸烧心,中医帮你祛除病根

    这个患者是一个严女士, 43岁,主诉啊就是这个口臭伴胃脘疼痛有三个月,这个患者三个月前,就自己感觉这个口臭是不可接受的,常常这个贪食辛辣食物,所以说口臭又会加重。伴有这个胃脘的有一个隐痛,还有胀闷不适,平时脾气比较大,容易急躁易怒,还有感觉

  • 嗓子有异物感还在当咽炎治?千万别再陷入误区!

    在临床上经常见到这一类患者,就是感觉嗓子里有东西,咳嗽咳不出来,一般呢都当咽炎治了好多年。比方说临床见到一些患者是老师用嗓子讲话比较多,呃,讲得多的时候会感觉声音嘶哑,然后嗓子也比较累啊,气力也不足。到耳鼻喉科去看,那么这个咽部啊,有这个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