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解毒祛瘀滋阴法可防治SLE类固醇性骨质疏松症

解毒祛瘀滋阴法可防治SLE类固醇性骨质疏松症

浙江省中医学院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一院科研人员利用解毒祛瘀滋阴法防治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类固醇性骨质疏松症,不但在临床上取得满意疗效,并发现了此法的作用机制。

SLE是一种典型的难治性风湿病,目前临床治疗仍是以糖皮质激素为主,长期或大剂量应用易产生骨质疏松、股骨头坏死、高血压、高血脂和继发感染等一系列副作用和并发症。研究人员将147例女性SLE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组(79例)和西药组(68例)。西药组以口服强的松为主治疗,中西医结合组在西药组治疗基础上,结合解毒祛瘀滋阴药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6个月,并对西药组16例、中西医结合组25例随访观察两年。对比观察正常人与SLE初诊患者及中西医结合组和西药组血钙(Ca)、血磷(P)、血碱性磷酸酶(ALP)及尿Ca、尿P、血清骨钙素(BGP)、甲状旁腺素(IPTH)、25-(OH)D3及骨密度(BMD)水平。

结果显示,血P、25-(0H)D3、ALP、BGP和BMD水平比较,正常人、初诊患者、中西医结合组均显著高于西药组(P<0.05);尿Ca比较,正常人、初诊患者、中西医结合组均显著低于西药组(P<0.05);IPTH水平比较,初诊患者、中西医结合组均显著低于正常人或西药组(P<0.05)。

临床观察发现,SLE初诊患者骨代谢生化指标基本正常,提示SLE本身对骨代谢影响并不明显;SLE患者IPTH水平偏低,与临床上不少SLE患者伴发甲状腺功能降低有关。服用激素治疗后,患者25-(OH)D3、ALP、BGP、BMD水平显著低于正常人和初诊患者,说明长期服用激素可导致SLE患者骨质疏松的发生。研究人员指出,SLE在活动期、慢性缓解期的大部分病程阶段均表现为一种以肝肾阴虚为本,毒、热、瘀为标的虚实兼夹之证。经激素长期或大剂量治疗后,肝肾精血进一步损耗,血脉痹阻、筋骨失于濡养,最终导致骨痹发生。以解毒祛瘀滋阴为法组成的方药生地黄、赤芍、丹皮、升麻、鳖甲等,可使患者尿Ca、IPTH显著低于西药组,血P、25-(OH)D3、ALP及BGP、BMD水平显著高于西药组,说明解毒祛瘀滋阴法结合激素治疗SLE能有效防治类固醇性骨质疏松症。其作用原理可能与抑制尿钙的排泄和IPTH分泌,从而抑制骨吸收,增加血中维生素D含量,提高钙运转,促进骨形成,增加骨矿物质密度等。

猜你喜欢

  • 经方时方合用治愈颈淋巴结结核

    李蒙 湖北中医药大学笔者跟随戴天木教授坐诊,深有感触,现摘录其用经方时方合用成功治愈颈淋巴结结核一例,以飨同道。王某,女,61岁,2010年5月4日初诊。自述右颈至锁骨上肿胀不适一月余。一月前发现右颈至锁骨上有一串珠样肿块,约5cm×3cm

  • 对中医治糖尿病并发症研究的思考

    梁晓春 北京协和医院中医学对糖尿病(消渴病)的认识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消渴”病名及病因病机的理论首见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消渴病的准确定义出自《古今录验方》;辨证论治形成于《金匮要略》;证候分类始于《诸病源候论》;三消分治始于唐宋

  • 乌梅丸治久痢

    王廷治 胥燕 四川省剑阁县中医院龚某,男,43岁,2008年2月25日初诊。自述其近半月来节日加餐,杯盘满桌,鸡鸭鱼肉,毫无口福,时常晨起腹痛腹泻,或溏或如水样,泻后稍舒,每日3~5次,病情时轻时重。服用柳氮磺吡啶或黄连素片、庆大霉素片等药

  • 感染性休克中医诊疗技术

    根据病因不同,休克分为感染性休克、低血容量休克、心源性休克、过敏性休克,神经源性休克等。各种病原微生物导致的感染达到一定程度造成微循环障碍时,可导致感染性休克。休克多属中医“脱证”范畴。病因病机(1)亡血失津:突然内外出血,如吐血、咯血、便

  • 金匮肾气丸治肺心病心衰

    魏文浩 魏斋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县中医医院张某,男,72岁。1987年12月13日初诊。患者有咳喘病史40余年,近8年来咳嗽加重,动则喘甚,畏寒肢冷,面部及下肢浮肿,下肢浮肿为甚,按之没指,兼有心悸发憋。刻诊:气息短促,呼多吸少,面色晦黯,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