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话说乌梅

话说乌梅

梅子原产于我国,根据成熟的程度和加工的方法不同而有不同的称谓:未成熟果实称为“青梅”,初熟时称为“黄梅”,经草烟熏至黑色时,称为“乌梅”,盐或糖渍的称为“白梅”。

自古以来,乌梅作为一味十分重要的中药,受到临床医家的广泛重视。在古藉中多有记载。张仲景在其《伤寒杂病论》中则载有“乌梅丸”以治疗蛔厥。《本草纲目》则记载乌梅能“敛肺、涩肠,治久咳、疟痢、反胃、噎膈、蛔厥、吐利;消肿、涌痰、杀虫,解鱼毒、马汗毒、硫磺毒”。现代药理研究认为:乌梅含有柠檬酸、苹果酸、琥珀酸、碳水化合物、谷甾醇、齐墩果酸样物质、蜡样物质等。而且其对葡萄球菌、肺炎球菌、大肠、伤寒等均有抑制作用。同时,对癣菌、小芽孢菌等致病真菌也有抑制作用。动物实验证实尚有抗过敏作用。因此,大大扩张了乌梅的应用范围,如因其钾含量较一般水果高,故对于常服利尿药者,可吃一些乌梅来补充钾。现代中药学将其概括为性平、味酸、无毒,入肝、脾、肺、大肠经,有收敛生津、安蛔驱虫的功效,主治久咳、虚热烦渴、久疟、久泻、痢疾、便血、尿血、血崩、蛔厥腹痛、呕吐、钩虫病、牛皮癣等症。近年来其临床应用不断拓展,广泛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过敏性结肠炎、银屑病、子宫脱垂、龋齿、荨麻疹、神经衰弱失眠症、霉菌性阴道炎、失调性子宫出血、足跟痛等病证。

乌梅虽治病甚广,但概括起来,其功效主要有四:一是收敛之功甚强,故大凡汗出津泄、气虚陷下、泻痢滑肠、吐衄崩漏、遗精带下、肺虚久嗽等虚损滑泄之症,均可奏效;二是补养之功甚伟,乌梅能养阴生津而润胃护脾,又滋养肝阴,故精气耗伤之证皆可用之,卓有功效;三是有止痛之能,乌梅可舒筋缓急、利胆安蛔,故凡筋脉拘急、肢体疼痛,以及胆道蛔虫、肠虫挛痛之症皆可用之而收功。四是有腐蚀之功,乌梅可去青黑痣,蚀恶肉,平胬肉,故临床用其治疗胆囊息肉取得良效。

下面是单用乌梅的一些验方,可供临床参考。

1.治急慢性咽喉炎:乌梅1,洗净,含服,将津液慢慢下咽,每日2次。

2.治糖尿病:乌梅15g,煎汤代茶饮,可有很好的生津止渴作用。

3.治鸡眼、疣:乌梅200g,煮烂去核,文火收膏,加适量盐、醋调成稀糊,涂于患处,每日1次。

4.治溃疡:乌梅烧存性,研末,以茶油调敷。

5.治小儿头疮:乌梅烧末,麻油调涂。

6.治尿血:乌梅烧存性,研末,醋糊丸如梧子大,每服40丸,酒下。

7.治白癣风:乌梅(鲜者)捣汁,涂擦。或烧存性,醋和涂抹。

8.治皮肤溃疡:乌梅肉加适量醋研烂,或用乌梅2份,凡士林l份,制成乌梅软膏外敷。每日上药1次。

9.解酒:用乌梅两个,浸于一杯温水中,约5分钟后饮之即可。

猜你喜欢

  • 中医说的春捂秋冻是什么意思

    大家好,我们常讲啊,春捂秋冻,就是春天要多穿点衣服,秋天要凉一点。其实呢,也不完全。过去咱们说呢,秋冻,指的是可以少穿一点,然后为了让身体逐渐适应秋冬的这个寒冷的季节,但是有些部位大家还是要保护好,因为秋天的节气,主要是以凉燥为主,那凉呢,

  • 想知道自己哪里虚,赶快自查一下!

    第一啊,我们就是说常见的是气虚,气虚是什么呢?气呢,是推动人体活动的一种物质,就像我们看到这个火车一样,蒸汽火车它的气少了,它活动就差了,跑不起来了。那人也一样,人的气少了,气虚了,那首先表现的就是乏力,不爱动弹,倦怠,干什么都没精神,想使

  • 头汗多,一吃饭满头大汗,怎么回事?

    我们一般来讲呢,稍微活动之后吃点饭浑身大汗,什么问题呢?往往气虚造成的。这个卫气有固涩汗孔的作用。所以当气虚的时候,固涩不了,稍微活动一下汗就出来了。像更年期那个出汗是潮热发热,上来的快,下去的快。那么还有的呢是晚上睡睡觉,枕头湿了就是盗汗

  • 湿气重不用怕,五味中药健脾祛湿

    那我们看一下第一个,陈皮。陈皮首先呢它有行气健脾和胃的功效,同时呢稍微有点利湿的作用,它和半夏合起来还能够去痰。然后茯苓,茯苓这个药呢健脾,利湿兼固。但是呢在这里面呢利湿的作用更强一点,健脾的作用也有。同时呢还有一定安神的作用。白术,补气健

  • 心绞痛,应该如何辨别?避开三点不发作。

    大家好,心绞痛呢是我们中老年人常发的几个症状。那么心绞痛是怎么出现的呢?我们讲这个心脏,就像我们这个拳头一样,上面有一条血管叫做冠状动脉。那么当这个冠状动脉它的血流不畅的时候,心脏的这个肌肉血就不够了,叫心肌缺血。缺血之后呢,还在跳啊,就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