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广州中医药大学研究发现:化瘀生脉法防治术后血管危象疗效肯定

广州中医药大学研究发现:化瘀生脉法防治术后血管危象疗效肯定

显微骨科技术在组织缺损及手指完全离断的应用目前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术后吻合口血栓形成是组织移植/再植较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最近,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二骨科晋大祥等研究人员运用化瘀生脉法防治术后血管危象(术后吻合口血栓形成),疗效肯定,且未发现毒副作用。

研究人员收集该院住院需行小血管吻合术的病例41例,采用双盲法并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化瘀生脉组(中药化瘀生脉组)22例,男16例,女6例,年龄在14~56岁之间,其中断指再植10例,游离皮瓣移植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12例。阿司匹林组(西药组)19例,男15例,女4例,年龄在7~61岁之间,其中断指再植9例(共11指);游离皮瓣移植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10例。两组性别、年龄、诊断分类、病程等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两组均由同一手术小组完成整个治疗过程。于术后当天起,均行相同的支持疗法,维持有效循环血容量、抗感染等治疗。中药化瘀生脉组患者罂粟碱30毫克肌注,每8小时1次。化瘀生脉组用川芎嗪注射液160毫克静脉滴注,每8小时1次,连用6天;患者同时口服生脉成骨片,每次6片,每天3次。阿司匹林组口服肠溶阿司匹林,每次50毫克,每天3次,连续7天。两组均不再用其他活血化瘀中药和抗凝溶栓西药。

研究结果显示,化瘀生脉组发生血管危象4例(发生率18.2%),其中1例动脉危象,3例静脉危象,手术探查(证实吻合处血栓形成后切除栓塞吻合口重建组织血供)成功两例,坏死两例(坏死率9.1%);阿司匹林组发生血管危象6例(发生率31.6%),其中两例动脉危象,4例静脉危象,手术探查成功两例,坏死4例(坏死率21.1%)。两组血管危象发生率及组织坏死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化瘀生脉组效果优于阿司匹林组。化瘀生脉组未发现药物不良反应,阿司匹林组3例出现胃肠道刺激症状如食欲不振、恶心等。

术后血管危象在祖国医学中属于“血瘀”范畴。认为其发生是由于血脉运行不畅或停滞凝聚所致,治疗宜活血化瘀通脉。中药川芎性味辛、温,具有活血祛瘀、行气止痛和祛风之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川芎含有川芎嗪(四甲基吡嗪)、川芎内酯、阿魏酸、挥发油、挥发性油状生物碱及酚性物质等化学成分;其主要有效活性成分川芎嗪在体外对诱导剂ADP(二磷酸腺苷)、胶原、凝血酶所诱导的家兔血小板聚集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对已聚集的血小板有解聚作用;有研究证实,川芎嗪抑制血小板功能及血栓形成是通过调节TXA2/PGl2之间的平衡而发挥作用的。川芎嗪的作用机理可能有以下两个方面: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在纤维素支架上延伸;改善内皮细胞营养,促进内皮细胞分泌更多NO及PGI2等抗凝物质。而以川芎为主要成分的生脉成骨片具有活血化瘀、促进骨质生成和消肿止痛等功效,临床上用于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疗效确切,故也可用于术后血管危象。

猜你喜欢

  • 这种当季水果不仅能乌发补肾,还能养颜抗衰!

    春夏之际,桑葚正当时。眼下又是桑葚上市的时节,对热衷于养生的朋友来说,这酸甜可口的果子,可是一味“良药”。早在两千多年前,桑葚就已是我国皇帝御用的补品,历代医家也极其推崇,在民间更是有“人间圣果”、“补血果”之称。中医将药食同源的中药称为“

  • 生活中那些可能加重湿气的坏习惯!

     夏季体内湿气太重,会导致我们身体不适、胃口不振、精神萎靡等症状。想要摆脱湿气,除了用一些中医祛湿方法祛除湿气外,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细节也需要注意。生活中的很多坏习惯,都可能会加重湿气。今天小编就跟大家聊聊,生活中那些可能加重湿气的习惯。会让

  • 中医药膳养生的分类与特点

    药膳养生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医药膳食疗是通过食物与药物的结合,以达到养生防病,滋阴壮阳,促进疾病病人康复等作用。那么中医的药膳养生都有哪些特点呢?药膳又是如何分类的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一、药膳的分类根据药膳的目的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种

  • 什么是紫苏?吃点紫苏对身体有哪些好处?

    紫苏在中国通常被用作传统中药,而日本人则主要将其用于烹饪,特别是在吃生鱼片时和食用刺身时。在我国一些地区,紫苏还被用作蔬菜或茶。紫苏是我国流传千年的名药,一片小小的叶子,就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并且有很多的部位都是可以食用,可以说全身都是宝。什

  • “车前草”是个宝,用它来煮水喝,身体会收获哪些益处

    在农村长大的小伙伴,对于车前草这种植物并不陌生,在很多的资料当中都有记载,这可是药食同源的一种植物。车前草又叫猪耳朵草,它的药用价值是比较高的,而且生命力比较完全顽强,分布范围特别广,小时候经常会看到它的身影。很多人都知道车前草是可以入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