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怎么样给小孩子喂汤药

怎么样给小孩子喂汤药

中草药汤剂味苦量多,患儿往往拒服或服后即呕吐,影响药物的疗效,因此,掌握正确的喂服方法十分重要。

小儿服中药汤剂比较困难,这就要求尽量将中药汤剂煎得少一些,可分多次服用。3岁以下的婴幼儿一般一剂药煎两次后总计60毫升即可,每服10~20毫升,日服3次。3~7岁的孩子可煎100~150毫升,每服30~50毫升,分3次服。7岁以上的儿童可煎150~200毫升,每服50毫升以上,日服3次。因为煎药是两次,而服药要3次以上,所以小儿吃药就不能像大人那样煎一次服一次,而要将两次煎好的汤药合在一起,再分3份服。

小儿服中药,应根据疾病的性质确定每日服药次数。新病、急病要多服几次,慢性疾病可以少几次。如感冒高热、肺炎喘嗽等,一日内可分4~5次服;而哮喘则根据发病规律,在发作前半小时服一次,另再服两次,如昼夜持续发作,一日内服药次数不得少于3次。

小儿服汤药不能急于求成,尤其乳幼儿,可以先吃几口药,喂少许甜食,慢慢再喂药。对拒服汤药的小儿,可固定头手,用小匙将药液送入口中,使之自然吞下。如药味酸苦,可加入适量白糖、冰糖,一般可以在服药后给孩子吃一些糖。若方中有苦寒中药,如黄连、黄芩、山栀等,也可用增加甘草的办法减轻苦味。小儿服用丸剂、片剂,必须研成细末调服。散剂可调在米汤、饮料内服用。

此外尚需注意三点:

1、服药的时间与温度服药时间一般以饭后2~3小时为宜,不要与进餐时间相近,量多者可分数次间歇给药。凡调理补益的丸药、膏剂,可在清晨空腹或临睡时吞服或温服;驱虫的药物,宜空腹服用;消食导滞的药物,宜饭后服,以健脾和胃,帮助消化。汤剂一般应温服,发表药要趁热服,使之容易起发汗解表作用,有利于邪从汗解。高热、口渴、喜饮冷的患儿,中药可冷服。呕吐者或婴幼儿可分多次喂服,以免把药吐掉。如中西药物同时并用,中药需与西药分开服用。

2、不同年龄患儿的服药要求新生儿吸收能力差,吞咽动作慢,喂药需特别细致、耐心。新生儿胃容量小,于喂奶前1小时左右给药为妥,喂药时可把药物进一步浓缩,用奶瓶喂服,或加少量糖浆,必要时用 滴管慢慢滴入,待吞咽后再滴第二管。乳幼儿服药时可先将患儿抱起,半卧于喂药者身上,头部抬高,颈部垫以纱布或手帕,然后再喂药,必须注意不要强行喂服,以免口腔黏膜或齿龈受损出血,切勿捏鼻,以防呛入气管或引起窒息,服药后应将患儿抱起轻轻拍击背部,使胃内空气排出。婴幼儿患肺炎喘嗽时,因气急,喂药不能太快,如有剧咳出现,则应暂停片刻再喂药。学龄前期及学龄期儿童,由于多半已经懂事,能自动服药,但常有害怕和拒服现象,必须说服鼓励,尽量不采用强行喂药的方法,对这个年龄的儿童,要加强督促,防止他们把药倒掉。

3、重危昏迷病儿的喂药方法重危昏迷患儿反应差,无吞咽动作,可 鼻饲给药。

猜你喜欢

  • 尿泡沫多是什么原因?

    生理性的经常喝喝水量少,大量的出汗,尿液的浓缩,以及某些食物、药物有关系,不需要治疗。病理性的尿泡沫可能因为糖尿病导致尿糖的升高,慢性肾脏疾病导致尿蛋白的增加。另外呢,女性的尿泡沫增加可能和妇科炎症有关系,一些青年男性的尿泡沫大多和前列腺炎

  • 月经不规律怎么回事

    中医认为冲任、气血不调,血海蓄溢失常会导致月经前后无定期。通常肾虚、脾虚或者肝郁型体质的人会出现这种情况。对于肾气不足导致的肾虚的人经量少、色淡质稀、还常伴有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的症状。在调理时需要补益肾气,养血调经。脾虚的人都是由于脾的运化

  • 月经量多是怎么回事

    月经量多舌淡,质稀为气虚,常伴有身疲体倦,气短懒言,面色苍白等症状。调理上需要补气身体,固冲止血。量多,色深红,质粘稠,多出血热,这类人呢,容易口渴,喜欢喝冷饮,还伴有心烦多梦的症状。调理上可以清热凉血,固冲止血。如果是量多,色紫暗,质稠有

  • 气血不足的女人有什么症状

    首先是脸色发黄,由于体内的气血不足,营养物质供应不够,而代谢废物又不能及时排出导致堆积体内,就会出现脸上没有血色,皮肤差,长斑长痘的情况。第二是手脚感觉冰凉。血液是人体热量的一种传播方式,而手脚位于身体最末端,如果气血不足,就会导致气血无法

  • 更年期失眠最好的治疗方法

    更年期的女性大部分都有一个通病,就是失眠,晚上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要么就是整个晚上突然惊醒好几次,心慌、出汗,特别累,是因为肝肾阴虚的人,体内阴阳不衡,肝阳上亢出现的内热,从而导致的虚热内扰,心悸失眠的情况。所以针对这种更年期阴虚导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