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膏方为何能治病调养

膏方为何能治病调养

孙伟 陆芳芳 江苏省中医院肾内科

膏方,有人习惯称其为冬令膏方。顾名思义是在冬令季节里服用的。人体的生命活动和自然气候环境息息相关。冬季气候寒冷,人体精气内藏,蓄积以应付寒冷,并能满足来年生发的需要,故民间流传着“三九补一冬,来年少病痛”,“冬令进补,来春打虎”的说法。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冬天气温低,热量耗散多,胃肠道功能相对较其他季节强,生理机能的旺盛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可以更多地转化为自身物质。人体在冬季新陈代谢速度减慢,此时适当补养,可调解和改善人体各器官的生理功能,增强抵抗力,达到防病治病的作用。冬令进补能更好地发挥补药的作用,可以说是投资少、见效快的最佳时节。

膏方滋补调理,补虚疗疾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是中医养生和治病的基本思想,也是制订膏方的主要原则。膏方具有治病防病的作用,有些人虽然没有病,但怕冷、火气大,膏方正好可以从整体上对其体质进行调理;而慢性病患者,恰好可以利用其保健、预防、治疗和康复。尤其对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造血系统和泌尿系统的疾病有极好的疗效,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冠心病、贫血、消瘦、慢性肾炎、反复尿路感染等,在缓解期服用膏方,可以提高机体免疫能力、延缓疾病的发生发展,从而起病延年益寿的功效。

膏方辨证施治,针对性强

膏方之制定,遵循辨证论治法度,具备理、法、方、药之程序,不仅养生,更能治病。人体体质的减弱,是病邪得以侵袭、疾病得以产生的主要原因,而体质每因年龄、性别、生活境遇、先天禀赋、后天调养等不同而各有差异,故选方用药也因人而异。如老年人脏气衰退,气血运行迟缓,膏方中多佐行气活血之品;妇女以肝为先天,易于肝气郁滞,故宜辅以疏肝解郁之药;小儿为纯阳之体,不能过早使用峻补之品,多以甘淡之品调养;中年人负担堪重,又多七情劳逸所伤,治疗时多需补泻兼施。

膏方全面调理,易于吸收

膏方是有经验的中医师通过对患者详细询问、诊察,将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综合既往病史和身体现状,辨证论治而成,充分体现了中医整体调理的用药特色。膏方组方通补兼施、动静相合、并行不悖,既不一味呆补,又不孟浪攻泄,常整体调理,不失气宜。民间常以驴皮膏加南货制膏进补,时有腹胀便溏等不良反应发生,多因其不符合“通补相兼,动静结合”的原则。补品为“静药”,必须配合辛香走窜之“动药”,动静结合,才能补而不滞。

膏方加工精致,保存方便

膏方的加工制作是采用传统的加工工艺,根据配伍组方中各种药物的特性,科学合理地加以提取和处理,具有药效浓度高、饮服后易于吸收的特点。膏方根据人体体质的不同和不同病情的需要,选择多种药物组成方剂,并将中药饮片经多汁煎熬、去渣,将药汁经微火浓缩,再加入辅料,如蜂蜜、阿胶、鹿角胶等收膏,形成稠厚的糊状补膏,以达到补养身体、调理疾病的疗效。膏方与普通中药汤剂相比,虽然普通汤剂也可以起到滋补、调理的作用,但因为汤剂容易变质,不可能长期保存,服用不方便,且口感不好,服用者很难坚持。膏方服用时只需取适量用温开水冲服,免去了一般中药汤剂的煎煮过程。更关键的是,膏方中加入了蜂蜜、阿胶、鹿角胶等胶质成分后,补养的力量就更加显著了。

膏方适宜老弱妇儿人群

原来患有慢性疾病,冬令季节,可以结合病症,一边施补,一边治病,这样对疾病的治疗和康复,作用更大;老年人,由于其生理特性,人体的各种机能,都将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趋向衰退,而冬令进补,则能增强体质,延缓衰老;现代社会中青年工作生活压力和劳动强度很大(主要为精神紧张,脑力和体力透支),同时众多的应酬,无度的烟酒嗜好,长期不足的睡眠及休息,均可造成人体的各项正常生理机能大幅度变化,抗病能力下降,从而使机体处于亚健康状态,这就非常需要适时进行全面整体的调理,膏方疗法就是最佳的选择;对于女性来说,脾胃主全身元气,脾胃虚弱,元气不足,就容易造成女性的衰老;若脾胃能吸收饮食中的营养,充分滋养全身脏器及皮肤腠理,当脾胃正常运转时,全身的营养不断得到补充,人的抗衰老能力、生命力随之增强,脸部就会红润,皮肤就会充满光泽和弹性;小儿根据生长需要可以适当进补,尤其是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久咳不愈,厌食、贫血等体虚的患儿宜于调补。

猜你喜欢

  • 经方时方合用治愈颈淋巴结结核

    李蒙 湖北中医药大学笔者跟随戴天木教授坐诊,深有感触,现摘录其用经方时方合用成功治愈颈淋巴结结核一例,以飨同道。王某,女,61岁,2010年5月4日初诊。自述右颈至锁骨上肿胀不适一月余。一月前发现右颈至锁骨上有一串珠样肿块,约5cm×3cm

  • 对中医治糖尿病并发症研究的思考

    梁晓春 北京协和医院中医学对糖尿病(消渴病)的认识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消渴”病名及病因病机的理论首见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消渴病的准确定义出自《古今录验方》;辨证论治形成于《金匮要略》;证候分类始于《诸病源候论》;三消分治始于唐宋

  • 乌梅丸治久痢

    王廷治 胥燕 四川省剑阁县中医院龚某,男,43岁,2008年2月25日初诊。自述其近半月来节日加餐,杯盘满桌,鸡鸭鱼肉,毫无口福,时常晨起腹痛腹泻,或溏或如水样,泻后稍舒,每日3~5次,病情时轻时重。服用柳氮磺吡啶或黄连素片、庆大霉素片等药

  • 感染性休克中医诊疗技术

    根据病因不同,休克分为感染性休克、低血容量休克、心源性休克、过敏性休克,神经源性休克等。各种病原微生物导致的感染达到一定程度造成微循环障碍时,可导致感染性休克。休克多属中医“脱证”范畴。病因病机(1)亡血失津:突然内外出血,如吐血、咯血、便

  • 金匮肾气丸治肺心病心衰

    魏文浩 魏斋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县中医医院张某,男,72岁。1987年12月13日初诊。患者有咳喘病史40余年,近8年来咳嗽加重,动则喘甚,畏寒肢冷,面部及下肢浮肿,下肢浮肿为甚,按之没指,兼有心悸发憋。刻诊:气息短促,呼多吸少,面色晦黯,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