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夏季,高温作业者保健

夏季,高温作业者保健

在高温或在高气温合并高气湿或在强烈辐射条件下进行生产劳动称为高温作业。在高温环境下,人的生理功能,尤其是体温调节。水盐代谢、血液循环等功能都会出现异常改变,如大量出汗,心血管负担加重等。若高温超过人体的耐受力,轻则降低工作效力,重则引起中暑所以做好高温工作者的保健十分重要。

水盐补充

由于在高温环境下作业,人体大量出汗,造成体内水分和钾、钠等丢失;可引起水盐代谢紊乱,所以只有通过供给足够的含盐饮料,才能补偿水和盐分的丢失。

补充水盐量的多少要取决于出汗量和食物中的含盐量。一般每日供水量3.5升,盐20g左右,如三餐膳食已供给12-15g的盐,则饮料中只需补充8-10g盐,些食盐可配成0.2-0.3%的盐开水,含盐汽水、盐茶水能补充。茶叶中的鞣酸能促进唾液分泌,解渴效果好。

需要注意的是饮水量太多于身体不利,它可增加人体心脏、胃肠道和肾脏负担,进至引起水中毒。饮水时不可快饮暴饮,要少量多次,每次饮水量最好为150-200ml,水温以15-20℃为宜,大量出汗后暴饮淡水可能会引起胃痉挛。

食物供给

1、蛋白质:由于高温环境下作业,机体过热,蛋白质分解代谢增强而造成负氮平衡。故食物应补充优质蛋白质(占总热量的14%,可吃瘦肉、鸡蛋、牛奶和豆制品)。

2、矿物质:人体大量出汗不仅造成体内水和钠的丢失,同时也造成钙、钾、钠等丢失;当人体缺钾致红细胞内含钾量降低时,在高温环境下易发生中暑,所以食物中应注意多种矿物质补充,可多吃含钾丰富的豆类、水果蔬菜和含钙镁丰富的鸡蛋、虾皮、牛奶等。

3、维生素:大量出汗可引起水溶性维生素的丢失。若人体每日出汗5升,则可流失维生素C50mg,维B0.7g,所以应多吃水果和蔬菜。

防护措施

1、加强医疗预防工作。对高温作业者,应进行就业前和人暑前的体格检查。凡有心血管系统器质性疾病,持续性高血压、溃疡病。活动 性肺结核以及肝、肾、内分泌疾病等,均不宜从事高温作业。

2、改善防护设施。合理设计和改革工艺流程,尽量减少工人接触 高温的机会,采取热绝缘、热屏挡措施可防止热辐射,保持工作环境通风,可防止对流热,也能创造良好的气象条件。3、加强人防护。工作服应以耐热、通气性能良好、导热系数小的织物制成,宜宽大,便于操作。防止 热辐射,用铅反射防热服较白帆布服为优,还应配戴防热面罩、帽、鞋 盖、护腿等个人防护品,特殊情况下可穿冷风衣。

调整休息制度  根据生产特点和具体情况,适当调整夏季高温作业劳动休息制度,尽可能缩短劳动持续时间。此外,还要布置好工间休息地点。并保证高温作业人员有充足的睡眠。

猜你喜欢

  • 长期服 缓起效——提高膏方疗效八步走(8)

    庞国明 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膏方是一种中药剂型,有别于一般“补品”,缓图起效是其特点之一。如果不坚持服用,急于求成,就达不到膏方养生保健、防治慢性疾病的目的。膏方配伍中除了中药饮片外,参类、虫草等补益性中药,阿胶、龟板胶等胶类、糖等在配伍中占

  • 清寒之燥案——王和伯治疗秋燥胜气病医案(1)

    编者按:王和伯(1891-1970年),海盐石泉人。17岁从师于晚清名医金子久先生,是金氏二百多弟子中的佼佼者,1912年在石泉悬壶开业,1918年即名噪乡里,声誉鹊起。1934年,迁硖石行医。1963年3月被浙江省卫生厅评定为海宁最早的“

  • 久病重病当辨奇经

    秦淑芳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奇经八脉学说自古迄今,一直是中医学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内经》以来,历代医家论著虽代有疏发,但多散在而不详,一些医家在临床实践中,往往把奇经理论归属为十二经或脏腑理论的从属部分而存在,把它在理、法、方

  • 四磨汤治胃脘痛

    王金亮 山西平遥中医院四磨汤出自宋代严用和之《剂生方》,方精药专,由人参、槟榔、沉香、乌药四药组成,具有破滞降逆,补气扶正之功,主治正气不虚,肝气横逆,上犯肺胃所致之气逆喘息,胸膈不适,烦闷不食之证。观当今之世人,多精神压力大,或见情绪失调

  • 扶阳复阴治虚痞

    潘树和 河北省承德市中医院《伤寒论》曰:“满而不痛者,此为痞。”痞即闭塞不通,心下(胃脘部)有堵塞不适之感。《景岳全书·痞满》:“痞者,痞塞不开之谓;满者,胀满不行之谓,盖满则近胀,而痞则不必胀也。所以痞满一证,大有疑辨,则在虚实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