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一样中药两样疗效

一样中药两样疗效

几家中医院大夫频遇这样的病例:拿着医院大夫开的处方,在不同医院、药店抓药,效果相差很大

因中药讲究“道地”,货源不一样,疗效便有所不同 患者应通过正规渠道购买,才能对症下药

近日,省城几家中医院大夫频繁遇到这样的病例:拿着医院大夫开的处方,在不同医院、药店抓药,疗效相差很大。目前,省城中药材市场的进货渠道主要有哪些?中药材质量凭什么方式检验?百姓怎样选择?11日,记者就此进行了走访。

小药店的药吃了两周不见好

前一阵,70多岁的老太郁琴因胃病到省中医院就诊,大夫先开了一周用量的处方。一周后,郁老太病情并无好转,医生便再次检查,并为她更换药方。又一周后,药物仍无效。郁老太第三次来到医院,大夫不解之下询问,郁老太道出内情。原来,因小药店的药材比医院便宜,她都是在外面抓药。后来,郁老太在医院抓药并服用一周,病情很快好转。

随后,记者采访省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市中医院等医院后得知,类似的病例,不少大夫都频繁遇到过。

货源不一样疗效有差别

11日,一业内人士在采访时说,中药特别讲究“道地”。比如黄芪,山西生长3年的黄芪口碑最好,市场上卖30元一公斤;河北生长1年的黄芪,也就几元一斤。同是黄芪,货源不一样,疗效肯定也不同。

一张省中医院呼吸科开具的一周用量的处方,医院划价68元;街边小药店划价为49元、51元、54元不等。问及定价依据时,一药店工作人员回答:“价格都经过了物价局批准,但因进货渠道不同,药品价格有差异也正常。”省中医院大夫说:“物价局明确规定,医院药品可在进价基础上自行加价15%以内。医院的药价也是按规定执行。”

进货渠道“五花八门”

目前,省城中药材进货渠道并不统一,大医院是固定的中药企业配送,小药店则是五花八门。加上中药材很难靠肉眼、外观来分辨好坏,导致中药材市场出现监管“盲点”。

对此,省卫生厅中医局只限于为中医医疗机构与药房入库的质量检验情况、出库的质量等把关,食药监局也定期抽检中药饮片的合格情况,以确保市场秩序。业内人士表示,除相关部门加大对这一市场的监管外,群众也应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遇质量有问题的药品要积极举报,才有助于维护大家的合法权益。

药材质量直接影响药效

业内人士介绍,从专业角度讲,辨别中药材质量要从来源、炮制以及调剂等几方面去看。

炮制,通俗地讲,是将药材切片后再统一散装。一种药材切成圆片或方片都是非常讲究的,具有规律性与科学性,不能随便切。

中药材的剂量非常严格,非专业药剂师,无法准确地配好医生所开处方剂量。省城几家中医院药剂师基本保证持证上岗,而小药店抓药的医生,资质就很难保证。

受访业内人士建议,中药材讲究多,患者切不可光对比价格来选择购药地点,一定要到正规医院及药店购买。遇到质量有问题的药品,可去食药监局进行询问或投诉。

猜你喜欢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适宜技术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的一种严重急性并发症。当糖代谢紊乱发展至脂肪分解加速,血浆酮体浓度超过正常时形成酮症,当酮体积聚而发生代谢性酸中毒时临床上称为酮症酸中毒。以严重脱水、呼气有烂苹果味、酮症、血糖明显增高、后期昏迷为特点。多见于2型糖尿

  • 经方治呕案

    蒋玉清 安徽省亳州市华佗中医院闫敏,女,35岁,2011年8月6日初诊。恶心呕吐8月余,饭后即吐,饮水也即吐,夜间从鼻中流水,量多。经中西医治疗无效。刻诊:饭后饮水即恶心呕吐,打嗝即吐,夜间鼻中流清水,消瘦,纳差,大便头干,日4~5次,尿频

  • 治百病皆以固护胃气为要

    牛群 甘肃省庄浪县杨河乡卫生院 孙芳芳 甘肃省庄浪县赵墩乡卫生院胃为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主受纳腐熟水谷,为水谷之仓、气血之海,与脾合称为“后天之本”。胃之受纳腐熟功能正常,表现为食欲如常,舌苔淡白,面色荣润,脉象不浮不沉、从容和缓、节律一致

  • 眩晕案——阎艳丽运用经方治验(1)

    王兵 中国中医科学院编者按:阎艳丽为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教授,河北省第二批中医药学术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出身中医世家,从事中医教学、临床、科研40余年,临床善以经方化裁治疗百病,其学生总结其运用经方治验五则,本版今起陆续介绍。陈某某,女,成年

  • 高热危象中医诊疗技术

    各种原因使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称为发热。中医学认为,凡六淫邪毒、疫疠之气入侵肌腠,正邪相争,或内伤七情,饮食劳倦而致人体脏腑功能紊乱,阴阳失调,表现以发热为主要症状,体温升高在39℃以上者,称为高热。临床可分为外感高热与内伤高热,以外感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