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我国中药萃取技术获重大突破

我国中药萃取技术获重大突破

本报讯(记者项铮)记者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获悉:经多年努力,世界尖端的超临界流体萃取在薏苡仁脂性肮瘤有效成分提取项目上试验成功,使中药现代化向前前进了一大步,并展示出巨大的产业化前景,每年还可节约数万吨的石油资源。

超临界流体萃取是世界范围内近30年新兴的研究热点,超临界流体具有较高萃取分离能力,可以提取分离有效成分。在能源危机紧迫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情况下,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在化工、能源、燃料、医药、食品等领域的应用广泛,引起持续关注。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超临界流体技术的开发和研究,在食品等领域进行了初级应用,但都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近年来我国实施中药现代化进程,该技术被列为中药高效提取分离现代化的关键技术,其开发与产业化形成了“热点中的热点”。以非极性二氧化碳为萃取剂,由于不燃、无毒、无化学惰性、价格低廉、使用安全、无溶剂残留、无环境污染、易于回收等特点,且临界温度接近室温,压力中等,抗氧灭菌,对脂性物质(成分)具有较高的萃取能力,非常适用于中药脂溶性有效成分的萃取分离。

注射用薏苡仁油是国家新药“康莱特注射液”的原料药,原工艺采用有机溶剂提取,得率低,纯度低,每年还要消耗数百吨的丙酮,石油醚,需要上万吨的石油能源支持,对环境有一定污染。浙江中医学院李大鹏研究员带领的课题组,十年前就开始将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应用到中药产业的实验室研究,1997年被列为浙江省高校重大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在取得实验可行性基础数据后,1999年列为浙江省科委“首批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2000年又成为科技部“中小型科技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两年前,课题组最终确定了萃取釜、分离柱和解析釜的压力、温度、二氧化碳流量及萃取时间的工艺参数,创造性地采用了萃取和分馏相结合的工艺流程,实现了萃取分离一步到位。产品得率提高到13.3%,成本降低22%,并节约5万吨石油资源,产能可达到每年36.5吨。

这一成功标志着临界萃取在中药领域开启了产业化应用,2003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投入正式生产,至今产品合格率100%。在确保工艺技术稳定的基础上,超临界萃取技术今年1月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技术发明专利,在上半年进行的专家鉴定中,专家们一致认定这项技术“在国内、国际的中药工业化应用中处于领先地位”,“在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中具有示范作用”。

猜你喜欢

  • 眼部水肿案——阎艳丽运用经方治验(2)

    王兵 中国中医科学院谭某某,女,62岁。2007年12月9日初诊。患者自述眼部水肿已有半年,偶有下肢肿,西医检查肝肾功能均为正常,眼睛经常流泪,夜间睡眠不实,梦多,白天嗜睡,睡醒则汗出,喜饮,素来脾气急躁。食可,大便偏干,小便正常。舌胖大而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适宜技术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的一种严重急性并发症。当糖代谢紊乱发展至脂肪分解加速,血浆酮体浓度超过正常时形成酮症,当酮体积聚而发生代谢性酸中毒时临床上称为酮症酸中毒。以严重脱水、呼气有烂苹果味、酮症、血糖明显增高、后期昏迷为特点。多见于2型糖尿

  • 经方治呕案

    蒋玉清 安徽省亳州市华佗中医院闫敏,女,35岁,2011年8月6日初诊。恶心呕吐8月余,饭后即吐,饮水也即吐,夜间从鼻中流水,量多。经中西医治疗无效。刻诊:饭后饮水即恶心呕吐,打嗝即吐,夜间鼻中流清水,消瘦,纳差,大便头干,日4~5次,尿频

  • 治百病皆以固护胃气为要

    牛群 甘肃省庄浪县杨河乡卫生院 孙芳芳 甘肃省庄浪县赵墩乡卫生院胃为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主受纳腐熟水谷,为水谷之仓、气血之海,与脾合称为“后天之本”。胃之受纳腐熟功能正常,表现为食欲如常,舌苔淡白,面色荣润,脉象不浮不沉、从容和缓、节律一致

  • 眩晕案——阎艳丽运用经方治验(1)

    王兵 中国中医科学院编者按:阎艳丽为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教授,河北省第二批中医药学术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出身中医世家,从事中医教学、临床、科研40余年,临床善以经方化裁治疗百病,其学生总结其运用经方治验五则,本版今起陆续介绍。陈某某,女,成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