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秋季健身“养”为重

秋季健身“养”为重

秋季养生,必须注意保养内守之阴气,凡起居、饮食、精神、运动、防病等方面的调摄,皆不能离开“养”收一原则,方能安全度过“多事之秋”。

起居重“调养” 秋季,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于收敛、闭藏,起居作息要相应调整。《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早卧,以顺应阳精的收藏,以养“收”气;早起,以顺应阳气的舒张,使肺气得以舒展。秋燥常会使人的皮肤和口角干裂、皱缩增多、口干咽燥、毛发脱落、大便干结。这时应注意保持室内一定的温、湿度;要多吃水果、多饮生津养阴的饮料,以补充体内水分。秋天气温多变,即使在同一地区也会出现“一天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情况。因此需多备几件秋装,及时增、减衣服,防止感冒致病。

饮食重“摄养” 秋属肺金,主收。《素问·藏气法时论》说:“肺主秋……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酸味收敛补肺,辛味发散泻肺,秋天宜收不宜散。所以,要尽可能少食葱、姜等辛味之物,适当多食一些酸味甘润的果蔬,如百合、银耳、秋梨、柿子、甘蔗、藕、蜂蜜、乳品等,以润肺生津、养阴清燥。秋季饮食除了用酸、润为主外,还必须注意不要过于进补,以免“饮食自倍,肠胃乃伤”。

精神重“修养” 秋季虽天高云淡,但日照减少,气温渐低,气候渐渐干燥。深秋之时,草叶枯落、花木凋零,常在一些人,尤其是老年人心中引起凄凉、垂暮之感,产生忧郁、焦虑、烦躁等情绪的变化,故有“秋风秋雨愁煞人”之说。这时应注意保持心理平静,神态安宁,减缓秋季肃杀之气对人体的影响;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我国素有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登高赏景的习俗,登高远眺,胸怀顿开,心旷神怡,可使一些忧郁、伤感顿消。祖国医学认为,登山是治疗忧郁症之良方。根据秋季情绪不稳定、睡眠欠佳的特点,可选择一些自己感兴趣的娱乐活动,如书画、养鸟、赏花、打牌、下棋等,以达到宁神定志,心理豁达,调节精神,强壮体魄的效果。

运动重“护养” 金秋季节,天高气爽,是开展各种体育锻炼的好时机。在运动时要针对季节和自身的特点进行锻炼。“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凡运动、导引也应遵循这一规律,运动量不宜太大,不宜剧烈;气功可多做一些“静功”,如内养功、意守功、保健功和太极拳等,常练可振奋精神,强体健魄。

防病重“保养” 秋季是疟疾、痢疾、肠炎、“乙脑”等病的多发季节。做好预防就要注意环境卫生和饮食卫生,不喝生、冷水,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防止“病从口入”;按时接种“乙脑”疫苗。秋季燥邪容易伤人,除应适当补充一些维生素外,还应服食一些滋养阴津、宣肺化痰的中药,以利于缓解秋燥,达到防病治病、保健养生的效果。

猜你喜欢

  • 女性也会肾虚吗?出现这五种表现,千万不要忽视!

    大家会经常的提到肾虚,一般呢,就是说男的肾虚比较多啊,女性会有肾虚吗?女性的肾虚表现有哪些呢?首先跟大家说女性也有肾虚,但是女性肾虚有什么表现呢?那肯定跟男性不一样,首先看一下就是造成女性肾虚的有哪些原因呢?第一点就是久病耗伤啊,也就是得了

  • 这三类咽喉炎的患者,去耳鼻喉科等于白去

    这个咽喉炎呢,有哪几个表现呢?第一个呢就是咽痒,咳嗽,有些患者就是嗓子特别干,有些就是特别容易受刺激啊,冷空气也好,或者是这个有一些气味也好,你就会刺激得特别咳嗽,而且咳嗽的比较厉害,一般咳嗽厉害呢,痰都特别少。这样的患者有许多呢,就会去做

  • 最近耳鸣患者越来越多,看看你属于哪种!

    大家好,耳鸣呢是我们临床非常常见的一个症状,中医认为耳鸣啊,跟耳聋之间有密切的关系,就是轻的患者我们叫做耳鸣,重的就会出现耳聋,听力减退。耳鸣呢,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尤其在一些老年人,耳鸣这个病呢还是应该引起大家注意。耳鸣呢一般有这样

  • 经常后背疼,千万不要忽视,可能是它引起的!

    不少患者啊,都有这个后背疼的表现,有的患者除了后背疼之外,包括颈部疼,头疼,还有一些腰疼等等。是不是得了冠心病?其实真有这样的病例,后背疼可以是冠心病,但是呢,所以说要做一个心电图排查就可以了,颈椎病可以后背疼吗?也可以,所以说这个后背疼啊

  • 胆汁反流总是反反复复治不好怎么办

    前几天在门诊的时候呢,接诊了一位胆汁反流病的患者,嗯,来找到我的时候呢,说很多医院都去看了,药也吃了挺多啊,就是总是治疗效果不好啊。我觉得这个病人也挺复杂的,我就看了一下他服用的药物啊,结果我一看他的药物呢,主要是这个啊,我们叫拉唑一类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