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巫祯来先生论中医

巫祯来先生论中医

翻开中医始典著作,我们可以看到:

五运六气学说

五行学说

天人相应说

阴阳辨证

八纲辩证

六经辩证

子午流注

灵龟八法

等等。

构筑中医理论殿堂的是宇宙时空学说。

把任何疾病的发生,都归究于"阴阳失和",也就是说,人体在特定的时空无法与宇宙相衔合,就会偏离时空而导致疾病发生。

基于这样的理论,中医治病便在诊断出病症的阴阳偏差后从大自然动植物身上寻找补救偏差的物质,使人体内阴阳平衡,达到健康的标准。在治病过程中,医生非常强调治疗的时间和病人居住的环境把病人调整到最佳的时空位置提高疗效。

在药物的采集制剂上,中医也十分强调时空关系。例如,夏枯草,一定要在炎夏季节采收,使其在夏天完全禀受宇宙丙丁之气(时间);川贝、杭菊、党参、北芪诸药十分注重产地(空间)。熟地炮制要愈久愈佳。

中医治病,掌握了时空关系,对于人的治疗、预后都有十分重要的益处。有些中医理论,用现代医学理论解释不了。有些疑难杂证,用现代医学理论说不清,却可以用中医理论阐释。应用时空学说,把病因、病理、证候、疾病和药物性味功能串起来形成完整的体系,就是中医的强项。

现代科技日新月异,特别是人类对宇宙时空的认识更加完善,从而推动了中医理论的不断完善。相信世界上会有更多人认识中医,信仰中医,发挥中医药防病治病的巨大威力。

易为医本解阴阳,

相互推究不渺茫。

理论之基存古道,

继承发展广弘扬。

巫氏先人提出"医易同源"、"易为医本"的观点。认为,中医的八纲辨证,六纲辨证,三焦辨证和脏腑辨证都脱离不了《周易》的阴阳学说。只有认识了"阴阳"的实质,才能诊治如神,用药如神。

曾祖朝顺公为后学开列的医学入门书籍是《周易》,《黄帝内经》,《老子道德经》和《孙子兵法》。

《周易》是方法论。

《内经》是基本功。

《老子》是智慧观。

《孙子》是计谋说。

四部经典,不仅要熟读,而且要领会精义,灵活运用,自然能"胆欲大而心欲细,智欲圆而行欲方"。

祖父泰裕公认为还在上述基础上应该精读四部医书:《伤寒论》,《金匮要略》,《千金方》,《本草纲目》。

《伤寒论》是方书之祖,《金匮要略》是杂病之祖,医圣张仲景深谙《周易》三昧和《内经》真髓,尤其通晓病证、用药阴阳之变化。

《千金方》是药王孙思邈博采群经和临床实践中完成的一部著作。内容涉及本草方剂,养生,内科,伤寒,外科等方面,富有学术参考价值和临床实用价值。"人命至尊,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巫氏医学许多秘方都是泰裕公从《千金方》中化裁而得。

《本草纲目》是明朝李时珍所著,内容丰富,以《神农本草经》为基础,吸收历代本草研究的成果,纲目祥尽,条例清楚,不读此书,无法真正掌握中药知识和传统医学的用药方法。

孙思邈在《千金方·序列·大医习业第一》中说:

"凡欲为大医,必须谙《素问》,《甲乙》,《黄帝针经》……,又须妙解阴阳禄命,诸家于法,及灼龟五兆,《周易》六全,并须业熟,为此乃得为大医。"

孙思邈还说:

“若不读五经,不知有仁义之道;不读三史,不知有古今之事;不读诸子,睹事则不能点而促之;不读《内经》,则不知有慈悲喜舍之法;不读《庄》,《老》不能任真体运,则吉凶拘忌,触深而生。至于五行休王,七曜全文,并须探赜。若能见而学之,则于医道无所滞碍,尽善尽美矣。”"

泰裕公说:

"以易象阐释医理,以术数参悟医道。"

猜你喜欢

  • 泡脚对失眠有效果吗

    中医认为,人的足部有许多足三阴经和足三阳经的穴位,同时足底也是脏腑的重要反射区,再者脚为精气之根,所以用温热水泡脚,可以疏通经络,活血化瘀,散寒除湿,调理脏腑,平衡阴阳,对于脏腑功能失调所导致的失眠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 痰湿和痰热的区别

    痰湿的人都是肥胖,而且湿气比较重,特别容易出现困倦、疲乏、浮肿的表现,这种体质人都考虑健脾祛湿。痰热是偏于出现热的表现,有的患者会出现咳嗽、咳黄痰、胸闷气喘、大便秘结、小便黄的症状,而且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这种体质人就要考虑清热化痰了。

  • 腿抽筋是缺钙吗?

    其实腿抽筋与缺钙有一定的关系,但不是完全相对等啊,缺钙会导致腿抽筋,但是如果过渡劳累,比如我们平常不爬山,突然爬山了,然后夜晚回来以后就发酸,腿抽筋,肌肉抽筋,肌肉痉挛,这不是缺钙引起,而是肌肉疲劳引起的,所以这个腿抽筋不完全是缺钙引起的,

  • 吃完饭就想大便还拉稀是怎么回事

    吃完饭就要上厕所,大便不成型,跟脾胃虚弱以及肾阳不足有关。中医讲,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胃虚弱就不能收那水谷和运化精微,导致胃肠传导失常,或者因为肾阳不足,脾失温煦,导致运化失常,就会出现消化不良,吃完饭就要上厕所,同时还伴有大便不成形的现

  • 饭后走一走真的有好处吗

    中医认为,脾主四肢,主肌肉,运动四肢就是健运脾胃,所以饭后走一走是可以的。但是如果是刚吃饱饭,胃内食物量增加,胃处于充盈状态,此时走一走会增加胃的负担,对健康反而不利。所以最好吃饱饭后先休息20到30分钟,再出门散步。快转发给你身边还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