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药膳烹调方法及特点

药膳烹调方法及特点

药膳食品的烹调方法:

1.炖:有隔水炖和不隔水炖之分。隔水炖是加好汤和料封口,把容器放入锅中,武火炖3小时即可;不隔水炖为直接武火煮沸,撇去浮沫,再用文火炖至酥烂。

2.熬:先在锅内加底油烧热后,放入主料稍炒,再加汤及调味品,后用文火煮烂。

3.烩:将多种原料用汤和调料混合烹制成的一种汤汁菜。

4.汆:将汤和水用武火煮沸,投下药料及食料,加以调味即可。

5.焖:先在锅内放油,将食物和药物同时放入,炒成半成品,加姜、葱、花椒、汤及调味品,盖锅盖,用文火焖烂。

6.烧:将原料放入有少量油的锅中加调料煸炒,进行调味调色,待颜色转深放入调味品及汤(或水),用文火烧酥烂后,武火收汤稍加明油即可。

7.蒸:就是将食物与药物拌好调料后,放入碗中,利用水蒸气加热烹熟的方法。

8.煮:将原料放入锅内,加适量汤或水,先用武火烧开,改文火烧熟即可。

9.卤:先调好白卤或红卤,然后将原料加工,放入卤汁中,用文火煮烂,使渗透卤汁至酥烂。

10.炸:将油用武火烧至七八成熟,再将原料下锅,注意翻动,防过热烧焦,通常炸至橘黄色即可。

药膳食品是一种以药物和食物相结合而制成的,具有滋补强身,调养人体器官的功能,达到健康长寿为目的地特殊食品。因而它的烹调制作,也具有自己的特点和风味。药膳的烹调制作,除以饮食烹调应具有的色味形之外,还应特别注意保持和发挥药膳的有效营养成分和在治病强身方面的独特功效,收到“食助药力,药助食威”的效果。饮食烹调中的京、川、苏、粤、闽、湘、鲁、浙虽然各具特色,但都偏重于味觉口感的范畴。如川莱的调味,特点是麻、辣、酸、咸,加工方法多用烧、炒;京菜的口味,重于香鲜,加工方式炸、熘、爆、烤等,都是偏重于人们在味觉口感方面的要求。而从药膳则把食物与药物都视为一味中药,它都具有一定的性味,同样可以引起临床治疗方面的作用。如果烹调中破坏了其原有的性味,就会削弱甚至丧失了药食的原有疗效,所以,药膳烹调制作,是不同于一般饮食烹调制作的。(

猜你喜欢

  • 了解火麻仁种子是什么

    火麻仁这个可能大多数人都不是特别清楚它,那么应该熟悉它的兄弟叫做人人喊打,容易上瘾的大麻,是不是说的有点可怕,它其实为桑科植物大麻的干燥成熟种子,别名又叫大麻仁、火麻、线麻子,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后为火麻仁,火麻仁味甘,性平,

  • 乌柏根的皮到底是什么呢?

    不同的东西有不同的作用,就像某样东西上的不同部位,它们的作用可能不同,像乌柏根的皮,乌柏苦、微温、有小毒,有杀虫、解毒、利尿、通便的功用,而乌柏根的皮用于水肿胀满,有泻下逐水的功效,对水肿胀满,二便不通,用之有消除腹水功效,所以也有用乌柏根

  • 京大戟和红大戟的区别?

    家里老人几乎都有风湿病,每年都会帮他们买不少可以减少风湿疼痛的药,吃的药丸,贴的膏药几乎囊括了所有的药,每次去中药店选配药材时,中医们往往会加入一种叫红大戟或者京大戟的药草,这2种药材的主治功能相近,只是其配药量上面会有一定的差异,京大戟有

  • 红大戟的别名又叫什么?

    看中医药书的时候看到了这样一个词,红大戟;本是无异,却逐渐被这图文并茂的野草野花吸引,其中,有一种植物,红色茎,绿色的叶片,深绿的老叶上拖着浅绿的新芽,颜色过渡的倒是别致,它是红大戟,不仅外表红色,折断的茎里也是红褐色,又因为根部长得像红薯

  • 芫花根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芫花跟薰衣草花很相似,芫花的花开的比薰衣草的要稍大些,况且芫花不仅仅是好看而且芫花根还可以用作中药,很多人都不知道吧,都以为芫花只是用来欣赏的,好吧好吧,既然这样我就向大家答疑,说说芫花根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芫花根的功效,逐水,解毒,散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