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怎样唤回美好的性回忆

怎样唤回美好的性回忆

最近有一位女性朋友的来信,信中这样说:“我丈夫从年轻时候起就是个老实疙瘩,见个女人没等说话自己就先脸红了。现在他已经是快60多岁的人,可是我发现他最近越来越不正经了。过去他从来不看小说,现在却专挑里边有性描写的段落读。他还买来一本女性人体画册,看得津津有味,最近,他不知从哪里弄来一盘录像带,内容很不健康,他怕我反对,竟然在我背后偷着看。我知道我丈夫这个人作风很正派,绝不会干那种丢人事情,但他这种异常现象却实在让我担心。我想问一问,像他这种情况是不是心理变态,应不应该找医生治疗?”

这封信非常有意思。从生理上说,在这位女性的丈夫身上出现的现象是完全正常的。我们知道,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性能力逐渐下降,但他们对性生活的兴趣却非但不减退,反而会越来越强。这种生理上的“弱”和心理上的“强”恰恰构成一对矛盾,这一矛盾使老年人陷入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困境之中。为了摆脱这种困境,老年人势必要扬强避弱,要更多地通过拥抱和抚摸来体味往昔性生活的甜蜜。观看带有性刺激内容的文字和画面,也能起到同样的作用。

另外,老年人的性欲望需要有很强的刺激才能升腾,但那些纯生理的刺激却对老年人不大起作用。相反,通过一些精神因素来唤醒他们的美好感受,却可以大见功效。当老年人观看带有性刺激的材料时,一般都不是为了满足低级趣味儿,更不会像有些年轻人那样一冲动之下便去性犯罪,他们只想从中得到精神上的享受,进而在不同于中年人和青年人的性生活当中,提高性欲的强度和加速强度的到来。如果不做这个方面的准备,老年人很难使自己比较快地进入性兴奋状态。

但做妻子的会对丈夫的这种行为表示反对。

这里的理由很简单,那就是她做妻子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虽然丈夫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过好他们的性生活,但这位丈夫的行为却足以使妻子感到丈夫已经把性兴趣转到了别处,妻子会认为,这说明了自己的吸引力不够,不能满足丈夫的性要求。从实际情况来看,无论是文字材料还是画面,只要与性有关,其中的女性大多是面目姣好,身材玲珑,性能力突出。与这些女性相比,妻子会感到羞耻,也会感到自卑。如果联想到丈夫有可能拿自己与书中画面上的女人相比,更会认为自己受到侮辱,因而会怒气冲冲。在这样一种心理状态中,做妻子的自然会坚决反对丈夫去做那种尝试。

在现实生活中,有不少男性认为,既然女性的欲望在于激发,那么带性刺激内容的文字和画面肯定对她们作用更大。出于这种想法,他们便把这些东西带回家来,在上床之前拿给妻子看。但效果往往不会太好。

但是,应该说,尽管不会太好,作用是有一些的,只是并不像人们想象得那样大。过了头一两次新鲜劲之后,人们普遍会觉得索然无味。毕竟它离人们正常的性生活太远,是常人不能或不便模仿的。再者说,那种仅仅作用于视觉的刺激虽然强烈,但却是单方面的,根本无法与夫妻间的真实刺激相比。

对于那些性功能出现障碍的人,尝试一下这种视觉刺激倒是有益的。欧美各国的很多性治疗所都备有各种表现性内容的录像带,青岛医学院附院性健康中心也准备了一些这样的录像带,让病人观看,以激发其性欲,达到治病的目的。从目前的观察看,效果还是不错的。但是人们要记住,既然这种方法可以作为一种治疗手段,那就更证明它不是供正常人使用的。对于性生活完美的夫妻来说,用这种方法来激发性欲完全是多此一举。这就像吃药一样,病人吃药有好处,没有病的人胡乱吃药却只有坏处。

猜你喜欢

  • 避瘟用温初探

    张英栋 山西省晋中市第三人民医院唐代大医孙思邈继承了历代医家对温疫的预防经验和诊治思想,提出了“瘴疠”、“温风”、”毒气”等病因,肯定了“毒”是传染病的主要病原,治疗上突出清热解毒。但提到避瘟时却倡用温药。避瘟为防病,“凡能依时摄生者,可居

  • 健脾清肠汤治习惯性便秘

    何钱 贵州省江口县人民医院方药组成:生白术60克,麦冬30克,生地黄18克,炒枳实30克,柴胡30克,元参18克,厚朴30克,熟大黄6克。水煎服,每日一剂,分3次服。此方为贵州名医石恩骏教授治疗习惯性便秘之专用经验方。石氏认为人体气机升降出

  • 急性心肌梗死中医诊疗技术

    急性心肌梗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因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而致心肌坏死。临床表现有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发热,白细胞计数、血清心肌酶增高以及心电图进行性改变,常伴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或休克,是冠

  • 活血化瘀治泄泻

    王金亮 山西平遥中医院王某,女,41岁。2009年9月13日初诊。腹痛泄泻1年余,大便日3~5次,便稀,有时带有黏连之物,伴腹痛,每逢情绪波动则腹痛腹泻加重,胸闷腹胀,嗳气少食。腹部触之,脐上有索条状块物,时有低热。舌质红,有瘀斑,苔薄白,

  • 施仁潮运用丹溪痛风方经验

    沈知行 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人民医院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施仁潮主任中医师,从事中医临床30余年,灵活运用丹溪痛风方治疗痛风,取得显著疗效。现将其运用丹溪痛风方治痛风的经验介绍如下。论发病,重“热血得寒,瘀浊凝涩”元代名医朱丹溪在《格致余论》中就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