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如何给小儿正确的喂药

如何给小儿正确的喂药

正确的方法是:

1、先诱导或分散小儿的注意力,并使小儿的情绪处于较稳定的状态。

2、喂药前,不宜给小儿喂奶及饮水,这样既可以防止发生呕吐,又可使小儿处于一种饥饿状态,便于药物咽下,对于熟睡的小儿喂药前应唤醒。

3、给新生儿及幼儿喂药时,应将小儿抱于胸前,用手臂支起头部,以防因其后仰动作药物被吸入气管中。

4、在小儿拒服药时,应用拇指与食指按压双颊,迫其张口,然后再将药物慢慢倒进嘴里,注意不宜将药物直接倒入咽部,以免引起呛咳而使药物被吸入肺中。

5、5岁以下的小儿可将药片研碎,溶于糖浆或某些食品种。

6、当用塑料滴管等喂药时,管口端要指向口颊内侧面,以避免吸入或引起呛咳。

7、喂药后,应继续喂温开水20~30毫升以利于残存在口腔与食管的药物进入胃。但注意不宜马上喂奶,以免引起呕吐。

8、刚喂过药的小儿不宜马上躺下,应该让其直立或坐几分钟,以利于药物迅速进入小肠而被吸收。

9、小儿用药必须严格掌握剂量,按说明或医嘱定时定量服用。

猜你喜欢

  • 小儿心力衰竭诊疗技术

    充血性心力衰竭或称心功能不全,由于心脏泵功能减退,致静脉瘀血,动脉血液灌注不足,心脏不能充分排出足够的血量满足机体代谢和发育的需要而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多为心肌病变或结构异常使心脏负荷加重而引起,如不及时治疗,往往导致死亡。小儿各年龄期均可发

  • 明辨虚实治寒热

    魏文浩 魏斋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县中医医院“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载于《素问·至真要大论》。“寒之而热者”,指用苦寒泄热法治热证,病不愈反见热者,是指肾阴(真阴)不足之虚热,而非有余之实热;“取之阴”即治宜滋其肾阴(肾之真水

  • 血府逐瘀汤治夜间烦热

    杜昕 河北省中医院 袁红霞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黄文政教授,从事中医内科临床50年,尤擅长内科杂病。今总结其治疗一夜间烦热案如下。患者于某,年逾花甲。夜间烦热,不能成寐2月余。因丈夫新丧,昼夜悲闷,心

  • 瞑眩与自愈

    张英栋 山西省晋中市第三人民医院瞑眩,语出《尚书·说命》,曰“药不瞑眩,厥疾弗瘳”。瞑眩反应即疾病貌似加重的好转反应。瞑眩是一种疾病治疗或者自愈过程中的动象。动者属阳,相对于静止不动、处于相持状态的人体疾病状态来说,这是由阴转阳的佳兆。对于

  • 疱疹性口炎中医诊疗技术

    疱疹性口炎是以口腔内出现单个或成簇小疱疹为主要临床特征的口腔炎症。多见于1~3岁小儿,尤其在得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传染病后易感染该病,在卫生条件差的家庭和托儿所中易传播,无明显的季节性。本病中医学称之为“口疮”。病损仅在口唇两侧者,称“燕口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