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针灸也能治细菌性感染

针灸也能治细菌性感染

我在临床中常遇到病人问:我们用别的方法治疗某病很久了,一直疗效不好,用针灸能治吗?其实,他所问的疾病,如果及时施以针灸治疗,不但会缩短治疗时间,还不会给身体带来任何毒副作用。我们有理由说,针灸对疾病的调护与治疗作用,还远远没有被人们所认识和应用。

一位患者脐周感染肿痛已经两周了,红肿区域如碗口大小,肿得连肚脐都看不见了,触之痛感更甚,温度明显高于其他部位,伴全身发热。住在某医院给予当时最好的抗生素治疗了近一周,仍没有减轻的迹象,且身体不能直立,只能躬身以缓解腹肌的紧张减轻疼痛。后托朋友问我针灸能治否?我说可以。分析判断病人情况后,我从其下肢取了两个穴位,扎上针后患者电麻感异常强烈,放射至大腿根部及足趾尖。同时,我又用手轻揉患处肿痛部位约半小时,病人疼痛大减,取针后已经敢直起上身,视其脐周肿痛部位,肿胀面积明显缩小,当晚睡眠亦好转。治疗四次后,仅脐部剩一硬核,其他部位均已正常。经医院外科手术剖开后取出黄豆大小的黑色颗粒状异物,而后痊愈。

患者刘某系柔道队队员,大腿长一疖肿,约6×6厘米大小,红肿热痛,该队员以前身上常起疖肿,按照以往经验,至少得十天左右才能治愈。但当时正值四年一度的亚运会比赛,如不及时治愈会影响比赛成绩。于是我决定给他做针灸治疗,他当时也很惊讶,以为针灸不可能将细菌性疾病治好,但为了不影响比赛,他勉强同意了。结果第一次针灸后即感觉红肿及疼痛明显减轻,几天后便痊愈了。

看到上述病案,也许有人会对此大惑不解:针灸能把细菌杀死?不可能吧?!

对,针灸当然不能直接杀死细菌。针灸对于细菌性疾病的治疗作用,并不是对细菌本身的作用,而是通过对于人体内环境的改善,破坏细菌的生存条件,细菌的生存条件一旦受到破坏,其生存与繁殖便会受到抑制,由此产生的疾病也自然会得以治愈了。再看上述病案,为什么一直输抗生素而达不到治疗效果呢?临床上,我们常遇到这种现象,大家习惯于把这个结果归咎于细菌的耐药性等原因,这当然可以成为一方面理由,但我们知道,细菌感染的部位,肿胀明显,血液循环通畅程度很差,而我们临床上应用的任何抗生素都必须通过血液循环到达病灶,而这种状态,使抗生素很难到达病灶。因此,很多的感染性疾病输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患病部位的微循环差不能不说是重要因素之一。

另外,健康时气血畅通,人体具备的各种特异性或非特异性的抗菌因素都会对细菌起到抑制或直接、间接杀伤作用。当患病部分的血液循环受阻后,这些因素自然也就减弱甚至消失了。我们仔细分析此类疾病会发现:几乎任何细菌过度繁殖的部位,基本上都是人体自身首先出现了问题,导致患病部位存在血液循环不佳。可以说,人体内微循环的障碍是细菌生存繁殖的一个必要前提。而针灸则可以有效地改善这种状态,使细菌赖以生存的环境受到破坏,使人体中对细菌有抑制或杀伤作用的各种因素能够到达患处。这样,疾病自然会被治愈。

猜你喜欢

  • 眩晕案——阎艳丽运用经方治验(1)

    王兵 中国中医科学院编者按:阎艳丽为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教授,河北省第二批中医药学术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出身中医世家,从事中医教学、临床、科研40余年,临床善以经方化裁治疗百病,其学生总结其运用经方治验五则,本版今起陆续介绍。陈某某,女,成年

  • 高热危象中医诊疗技术

    各种原因使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称为发热。中医学认为,凡六淫邪毒、疫疠之气入侵肌腠,正邪相争,或内伤七情,饮食劳倦而致人体脏腑功能紊乱,阴阳失调,表现以发热为主要症状,体温升高在39℃以上者,称为高热。临床可分为外感高热与内伤高热,以外感高

  • 活用经方治脑囊虫病

    苗小玲 河南中医学院经方研究所脑囊虫病是由寄生虫(猪绦虫为主)所传染的一种顽固性脑组织及大脑中枢严重损伤的颅脑内疾病,病人痛苦大,后遗症多。根据临床特征可分为脑实质型、脑室型、脑膜型及混合型。河南中医学院王付教授多年临床用纯中药治疗本病,取

  • 甘补脾胃当首分阴阳

    王金亮 侯红霞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喻嘉言云:“脾胃者土也,土虽喜燥,然太燥则草木枯槁,土虽喜润,然太湿则草木湿烂,以补滋润之剂,使燥湿相宜,随证加减耳。”补脾胃者,当使燥湿相宜,医者选方用药,当以甘味为主。《内经》指出:“五味入胃,甘先入脾

  • 健脾祛湿解毒治脓疱性细菌疹

    马建国 山东曲阜第二人民医院蒋某,女,51岁。2010年12月3日初诊。述其2010年3月以来,在无明显诱因情况下,双手掌指、足底开始起粟粒至高梁粒大小水疱,密集或散在分布,不久即变成黄绿色脓疱,有痒热感,反复而发9个月。其间曾去几家医院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