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要防大病先治小病

要防大病先治小病

郑小瑛,1929年出生,福建永定人。1952年在中央音乐学院学习作曲,并向苏联专家学习合唱指挥。曾在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任教,后调中央歌剧院任乐队首席指挥,先后指挥过中外大型歌剧《阿依古丽》、《护花神》、《夕鹤》、《茶花女》、《第一百个新娘》及音乐会管弦乐作品。

开朗、率真,是郑小瑛给人们留下的第一印象。在很多人眼中,郑小瑛是健康、快乐的化身,但却很少有人知道,郑小瑛也曾有过与死神擦肩而过的经历。那是在1997年的10月下旬,郑小瑛为了照顾遭遇车祸的妹妹,在她的病床前守了整整5天。妹妹刚刚脱离了危险,姐姐郑小瑛的身体就出现了便秘、便血的症状,直到这个时候她仍然认为是痔疮犯了。然而,体检的结果却是郑小瑛患上了直肠癌!

早在1991年和1995年,郑小瑛曾经两次发作过带状疱疹,现在想来应该是一个信号,说明她的免疫功能已经低下。可是为了演出,郑小瑛还是照样忙碌着,没有去管它。也许正是这些小毛病让郑小瑛的身体出现了大问题。面对癌症的诊断,郑小瑛的心情异常低落,她最担心的还是自己能否再登上心爱的舞台。最后,是医生的话,让她有了战胜疾病的信心。

医生的鼓励、顽强的意志、豁达的态度,支撑着郑小瑛已近70岁的高龄,与癌魔做着不屈的斗争。也许是音乐的魔力,也许是郑小瑛的意志感动了上天,手术进行得非常顺利,医生告诉她,如果恢复得好,两个月以后,她就可以重新登上心爱的舞台、拿起心爱的指挥棒了。为了能尽快康复以便参加演出,郑小瑛在积极配合医生治疗的同时,也在进行着各种方式的锻炼。

为了能尽快康复,郑小瑛每天在走廊里反复练习,每天从100米、200米,到后来能够步行差不多1000米,再开始爬楼,爬一层、两层,直到五层。在与癌魔进行的较量中,郑小瑛也总结出了自己的健康箴言——防大病要从治小病开始。有病就要去治,不要把小毛病积累成大毛病,不要盲目的自信。

手术两个月后,人们还是看到郑小瑛又穿上了她那标志性的黑色长袍,站在了舞台上,她那富有艺术感染力的指挥风格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郑小瑛说,与癌症斗争的经历让她认识到,只有健康的身体,才能让自己的生命在音乐中飞扬的时间更长一点。

猜你喜欢

  • 膀胱咳验案一则

    冯某,女,43岁,2010年10月13日初诊。患者主诉平素怕冷,遇寒则咳,咳则遗尿,已达五六年之久,秋冬季节加重。数年来,屡次求医,中、西药物服用颇多,然疗效欠佳,因友人介绍,故来就诊。刻诊见舌淡胖,苔白微腻,脉沉迟无力,右尺尤甚。脉症合参

  • 小儿心力衰竭诊疗技术

    充血性心力衰竭或称心功能不全,由于心脏泵功能减退,致静脉瘀血,动脉血液灌注不足,心脏不能充分排出足够的血量满足机体代谢和发育的需要而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多为心肌病变或结构异常使心脏负荷加重而引起,如不及时治疗,往往导致死亡。小儿各年龄期均可发

  • 明辨虚实治寒热

    魏文浩 魏斋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县中医医院“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载于《素问·至真要大论》。“寒之而热者”,指用苦寒泄热法治热证,病不愈反见热者,是指肾阴(真阴)不足之虚热,而非有余之实热;“取之阴”即治宜滋其肾阴(肾之真水

  • 血府逐瘀汤治夜间烦热

    杜昕 河北省中医院 袁红霞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黄文政教授,从事中医内科临床50年,尤擅长内科杂病。今总结其治疗一夜间烦热案如下。患者于某,年逾花甲。夜间烦热,不能成寐2月余。因丈夫新丧,昼夜悲闷,心

  • 瞑眩与自愈

    张英栋 山西省晋中市第三人民医院瞑眩,语出《尚书·说命》,曰“药不瞑眩,厥疾弗瘳”。瞑眩反应即疾病貌似加重的好转反应。瞑眩是一种疾病治疗或者自愈过程中的动象。动者属阳,相对于静止不动、处于相持状态的人体疾病状态来说,这是由阴转阳的佳兆。对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