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婴幼儿感冒有哪些简易治法?

婴幼儿感冒有哪些简易治法?

婴儿是指l 岁以内的小儿,幼儿是指3岁以内的小儿。婴幼儿感冒以后服药困难,是大多数家长感到头痛的问题.下面介绍几种简易方法,不打针、不吃药,就可达到治疗目的。

(1)填脐疗法:即将药物放在肚脐内,借以发挥药效的方法。对于风热型感冒,可用葱白30克、连翘15克,共同捣烂,装人纱布包填放肚脐上,等到将要出汗时,给孩子饮小量温白开水,以促其发汗。对风寒型感冒,用葱白30克,生姜2克,胡椒1克。将3味共同捣烂,装进纱布包,填放肚脐上,加饮温白开水小半杯,以帮助其驱寒,促其发汗。感冒愈后取下。

(2)握掌疗法:即使药物握于掌心,借以吸收药物的方法。① 除寒握掌法:适宜幼儿受风寒之感冒。药用薄荷、防风各15克,生姜9克(咽痛的不用)。先将薄荷、防风捣粉,再将生姜捣泥调匀,加少量白开水拌稠,装在两个10厘米左右长条小纱布包内,放于患儿两掌心,外用长纱布缠好固定,约20分钟放开。如不出汗,可配合喝些生姜汤(生姜3片,白糖1勺)小半杯,同时盖好衣被,脚下放暖水袋(外用毛巾包好),以促其发汗。② 退热握掌法:适于幼儿感冒、轻微发热或咳嗽等。药用薄荷、连翘各9克,橘红6克。共同捣烂,开水冲泡半潮调匀,分装两个纱布包,握法同上。

(3)擦法:适于小儿感冒发热,或着凉汗闭不出.药用大葱白150克,薄荷叶6克,黄酒200克炖热,将大葱白放在干净的石臼里,对温开水2大勺,捣烂取汁倒入干净杯中,加入薄、荷叶,将炖好的热黄酒冲入搅匀,然后,用柔软绸布或消毒纱布蘸此药液,轻擦鼻翼(即鼻棱两旁)、两额太阳穴、第七颈椎(与肩略平)、前胸后背、两肘弯、两腿弯、两手心和尾椎骨两旁。每处搓擦20-40下,擦时要轻,力量要均匀合适。

(4)灌肠法:适于小儿普通感冒或流感的治疗,也可用于流感的预防。药用银花、大青叶、板蓝根各1份,黄荃2份。将单味药分别水煎后混合沉淀,取澄清液,浓缩成50%的煎液,加入适量防腐剂备用。l 岁以内婴儿每次灌注15毫升,l--3岁幼儿每次灌注30毫升,保留1小时,每日2次,3日为一疗程,或病愈为止。注意推药速度要慢,推药后嘱患儿侧卧30分钟,以利药液保留,更好地发挥药效。

(5)敷贴法:适用于小儿风热感冒,取鲜地龙10条放入碗内,撒上白糖适量,片刻后地龙因体液外渗而死,再入面粉适量和成膏,制成直径为3厘米的药饼两枚,分贴囱门和神阙穴处,每次贴4-6小时,每日2次,连贴2-3日。

猜你喜欢

  • 胆道蛔虫症需要与上腹部其他急腹症相鉴别

    胆道蛔虫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以30岁以下的青少年较多。胆道蛔虫需要与上腹部其他急腹症进行鉴别,如胃痉挛、急性胃炎、胰腺炎、胆石症、胆道蛔虫和胆石症并存,有时很难识别。因此,当诊断不明确时,西医镇痛解痉,掩盖症状,延误诊断;中药因煎药费时,呕

  • 养神补心安眠类对药

    现代名医施金墨先生从医60多年,博览医籍。他在古今中外都在寻找。他学习严谨,医理透彻,临床经验丰富,疗效显著,尤其是善用对药。现总结施老治疗失眠的经验,介绍如下:辨证施治分九法。施老将临床上看到的失眠分为四种情况:睡眠不能;睡眠时间短,醒来

  • 肝胆同治,重点是疏肝

    胆石症是一种由胆汁沉积、胆道感染、胆道蛔虫病或胆固醇代谢紊乱引起的疾病。它是消化道的常见病和常见病。其发病率逐年上升,中国胆石症的自然人口发病率约为7.8%。据报道,胆结石与胆癌的发生有很强的相关性。随着胆结石数量的增加,胆结石的风险也在增

  • 复元活血汤

    组成 柴胡10克,瓜蒌根12克,当归9克,红花6克,甘草6克,穿山甲(炮)10克,大黄(酒浸)3克,桃仁(酒浸,去皮尖,研如泥)10克。功效 活血祛瘀,通络散结。主治 跌仆损伤,瘀血留于胁下,痛不可忍者,亦可用治肋间神经痛、肋软骨炎等

  • 论中医之肾

    肾脏之识众所周知,中医学的脏腑并非一个单纯的解剖学概念,而是一个器官和功能的集合群,相关概念也因而呈现虚实相兼、过于抽象,且只有放在传统文化的语境下才能准确理解。在脏腑学说中,肾具有四个功能:一是藏精,主生殖、生长、发育;二是主水;三是主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