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文物考古——中医药历史的见证

文物考古——中医药历史的见证

周志彬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人们对历史的认识有两个来源,一是历史文献典籍的记载,二是古人遗留下来的文物。因此,文物考古是历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给人们关于历史最直观的感受,对历史研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有形可见的实物,文物属于物质文化遗产的范畴,但是其中所蕴含的内容却远远超过其本身。

漫长的中医药发展历程,也给我们留下了难以计数的文物。自20世纪初以来,随着考古学的兴起,一批涉及医学内容的重要遗迹和文物被发现,如河南安阳殷墟甲骨文字;湖北云梦秦代竹简中的法医学内容;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医学佚书和不腐古尸;湖南长沙、湖北江陵、甘肃武威出土的汉代医书简牍;河北满城刘胜墓出土的医药用具;敦煌石窟唐代医卷、医学壁画;陕西西安南郊窖藏金银医药用具和药物;福建泉州海船出土的宋代进口香料药物;新安水域打捞的中国元代失事船上的瓷药盒、药研;山西芮县永乐宫元代医药壁画;江苏江阴出土的明代外科器械;上海打浦桥出土的明代太医墓及湿尸;陕西耀县药王山孙思邈遗址;湖北蕲春李时珍陵园等等,可谓琳琅满目、不胜枚举。中医药文物种类繁多、丰富多彩,包括中医古籍文献、中医医疗用具、中药炮制工具、建筑、遗迹等,如药瓶、药罐、砭石、针具、外科器械、制药器具、教学模型、串铃、古代中草药及植物标本、药书、药目、药店牌匾、广告招贴画等。据统计,现存与中医药有关的文物多达2万余件。中医药文物包含着丰富的古代文化信息,表明了我国传统医学文化的博大精深,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古代中医药的生动图景。对中医药文物考古的研究,将有助于我们对古代医学起源、古代动植物药的来源、古人的人体结构和生理病理特点、古代医疗卫生习俗等问题的认识和了解。

猜你喜欢

  • 咳嗽久治不愈,别乱用抗生素!

    大家好,很多病人呢,得了感冒,或者上呼吸道感染之后,急性的炎症,通过吃抗生素啊和积极治疗得到控制了,但是咳嗽呢可能还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甚至变成了慢性的支气管炎,过敏性哮喘等等。特别到了立秋以后呢,那么秋季的这个时令呢,它主要是以凉燥为主,

  • 中医说的春捂秋冻是什么意思

    大家好,我们常讲啊,春捂秋冻,就是春天要多穿点衣服,秋天要凉一点。其实呢,也不完全。过去咱们说呢,秋冻,指的是可以少穿一点,然后为了让身体逐渐适应秋冬的这个寒冷的季节,但是有些部位大家还是要保护好,因为秋天的节气,主要是以凉燥为主,那凉呢,

  • 想知道自己哪里虚,赶快自查一下!

    第一啊,我们就是说常见的是气虚,气虚是什么呢?气呢,是推动人体活动的一种物质,就像我们看到这个火车一样,蒸汽火车它的气少了,它活动就差了,跑不起来了。那人也一样,人的气少了,气虚了,那首先表现的就是乏力,不爱动弹,倦怠,干什么都没精神,想使

  • 头汗多,一吃饭满头大汗,怎么回事?

    我们一般来讲呢,稍微活动之后吃点饭浑身大汗,什么问题呢?往往气虚造成的。这个卫气有固涩汗孔的作用。所以当气虚的时候,固涩不了,稍微活动一下汗就出来了。像更年期那个出汗是潮热发热,上来的快,下去的快。那么还有的呢是晚上睡睡觉,枕头湿了就是盗汗

  • 湿气重不用怕,五味中药健脾祛湿

    那我们看一下第一个,陈皮。陈皮首先呢它有行气健脾和胃的功效,同时呢稍微有点利湿的作用,它和半夏合起来还能够去痰。然后茯苓,茯苓这个药呢健脾,利湿兼固。但是呢在这里面呢利湿的作用更强一点,健脾的作用也有。同时呢还有一定安神的作用。白术,补气健